歡迎訪問考研秘籍考研網!    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考博真題下載    考研真題下載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級搜索   

 您現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網 >> 文章中心 >> 專業課 >> 正文  2020年云南大學中國通史同等學力考研大綱

新聞資訊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單位網上接受咨詢和報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學生“就業之家”研究生專場招聘場面火爆
普通文章 廈大女研究生被殺案終審判決 兇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廣東八校網上試點考研報名將開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碩士北京招生單位報名點一覽
普通文章 洛陽高新區21名碩士研究生被聘為中層領導
普通文章 浙江省碩士研究生報名從下周一開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紖^網上報名時間安排表
普通文章 廣東:研究生入學考試2003年起重大調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國研招上??紖^報名點一覽表
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寧夏大學04年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大連鐵道學院04年碩士接收調劑生源基本原則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學建設工程學院04年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溫州師范學院(溫州大學籌)05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學04年考研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沈陽建筑工程學院04年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05年碩士調劑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調劑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學04年研究生招收統考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廣西大學04年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云南大學 《中國通史》
Ⅰ、考試內容及要求
對中國通史的了解是人文社科專業研究生必備的基本素養,按照教育部相關
規定和學校專業設置的要求,本院結合長期以來的教學實踐,制定本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
考生須掌握的重點內容如下:
1 古代史部分
(1)中國歷史的起源
中國境內的遠古人類;石器時代;早期的農耕文明;中華文明的曙光
(2)上古三代:夏、商、西周
尋覓中的夏;東亞雄邦:商;文明的奠基:西周“封建”;
(3)歷史大變動:春秋戰國
社會秩序的急劇變動;經濟的突飛猛進與社會組織的改變;“大一統”的前奏:
各國變法;諸子競起與“百家爭鳴”
(4)大一統帝國的創制:秦、漢
“大一統”帝制的確立;秦的暴政與秦朝的覆滅西漢:帝國的重建和穩固;漢
武帝時代;西漢的衰落和新朝的改革;東漢的盛衰;漢代的文化與科技
(5)帝國的分裂:三國、兩晉南北朝
三國鼎立;西晉與東晉;動蕩中的南北中國;亂世中的文化自覺
(6)帝國的繁榮與開放:隋唐
隋唐開國重建統一;盛唐的社會與文化;“安史之亂”前后的社會變遷
(7)帝制成熟與社會轉型:五代遼宋西夏金
過渡期的混亂與紛爭;民族政權的多元并立;社會經濟的深刻轉型;臻于巔
峰的文化成就
(8)大一統的再實現:元
再造統一的元朝政權;元朝統治政策的成與??;元朝的科技與文化
(9)君主極權的帝國體制:明
明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創設;明朝中后期的政局;一波三折的中外交流;
(10)夕陽西下的帝國統治:清(至 1840 年)
從入居中原到平定天下;“康乾盛世”的治道;末代王朝的由盛轉衰
2 近代史部分
(1) 西方資本主義的東侵與中國的應對
清政府的禁煙運動;鴉片戰爭 ; 戰后的中國社會
(2)太平天國起義的勃興
太平天國的興起和發展;太平天國的綱領和政策
(3) 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的敗亡
第二次鴉片戰爭; 咸同時期的朝局; 太平天國的后期斗爭及其失敗;太平天國
時期各地民眾的反清斗爭;
(4) 19 世紀中期的思想文化
思潮與學術;詩歌與散文;科技與譯書
(5)洋務運動和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清政府應付變局的抉擇;洋務運動的展
開;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
(6) 民族危機的加劇
中國的邊疆危機;中法戰爭 ;中日戰爭
(7)民族救亡運動的高漲戊戌變法與義和團運動
列強瓜分中國的危局;維新派救國的新取向 ;戊戌變法和政變;義和團反帝愛
國運動 ; 八國聯軍的入侵和《辛丑條約》的簽訂
(8) 19 世紀后期的思想文化
資產階級維新派的進化觀; “詩界革命” ;西方近代科技的引進
(9)辛亥革命與清政府的覆亡
20 世紀初年的中國社會狀況;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的興起;同盟會領導的革
命斗爭;立憲運動的開展和清朝統治危機的加深;辛亥革命的勝利與失敗
(10) 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
袁世凱的獨裁與復辟;帝國主義支持下的軍閥割據;中國的曙光
(11)20 世紀初年的科學與文化
資產階級新史學的興起;小說與戲曲; 教育與科學
3 現代史部分
(1) 北洋軍閥統治的繼續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開始(1919 年 5 月—1923 年
12 月)
北洋政府統治下的中國;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 ;軍閥的混戰和政治爭斗;
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2)國民革命北洋軍閥的末路(1924 年 1 月—1927 年 7 月)
軍閥勢力的演變 國民革命高潮的掀起;北伐戰爭和工農運動的大發展 ; 國民
革命的失敗
(3) 中國國民黨在全國統治的確立 蘇維埃革命的開展(1927 年 8 月—1931 年
9 月)
國民政府“統一”全國 中國革命的低潮;蘇維埃革命的開始;國民黨軍閥的混戰;
中間政派的活動和主張;紅軍和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擴大
(4) 日本帝國主義的武裝侵略 由國內戰爭向抗日戰爭的過渡(1931 年 9 月
—1937 年 7 月)
九一八事變 全國抗日民主浪潮的興起; 國民黨獨裁統治的加強 抗日民主運動
繼續發展;蘇區革命的深入和嚴重挫折紅軍長征;華北事變 一二九運動;共產
黨政策的調整 國民黨對日政策的變化 西安事變 全國團結抗日局面的基本形成
(5) 抗日戰爭(1937 年 7 月—1945 年 8 月)
全國抗戰的開始 正面戰場的作戰和敵后抗日根據地的開辟;戰略相持階段前期
抗戰形勢的演變; 太平洋戰爭的爆發 抗戰中期的國民黨統治區和解放區; 抗
戰后期的政治斗爭抗日戰爭的勝利
(6) 國民黨在全國統治的崩潰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1945 年 9 月—1949 年
10 月)
國民黨堅持獨裁內戰 中國人民力爭和平民主;全面內戰爆發人民解放軍的戰略
防御 ;國民黨南京政權的覆滅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 哲學科學 文學
(7)舊中國的改造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1949 年 10 月—1956 年 9 月)
人民民主政權的鞏固; 國民經濟的恢復;有計劃經濟建設的開始 ;生產資料所
有制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
(8)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社會主義建設在曲折中前進 (1956 年 9
月—1966 年 5 月)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探索的開始 ;中國共產黨在經濟建設指導方針上的失誤
和糾正“左”傾錯誤中的曲折 ; 在調整政策戰勝困難中進一步探索中國社會主義
建設道路;調整國民經濟任務的完成 政治上“左”傾錯誤的再度發展
(9)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 (1966 年 5 月—1976 年 10 月)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發動 全國性的大動亂; “斗、批、改”運動林彪集團的
覆滅糾正“左”傾錯誤的努力和受挫 ;“批林批孔”“左”傾錯誤進一步發展“四五運
動”“四人幫”的覆滅
(10) 偉大的歷史轉折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開創 (1976 年 10 月
—1991 年 12 月)
在徘徊中前進 ;撥亂反正 實現國家發展戰略的根本轉變 ; 國家經濟體制改
革的全面展開 ;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提出與貫徹
(1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蓬勃開展 (1992 年 1 月—2002 年 11 月)
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階段的到來 ;改革開放步伐加快和各項事業的全面發
展 ; 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制定
(12)哲學科學文化
哲學 ;經濟學 ;政治學法學 ;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歷史學考古發現 ;文
學藝術;自然科學技術
Ⅱ、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本試卷由以下幾部分構成。
(一)名詞解釋,所占比例為 20%;(二)材料題或簡答題,所占比例為
30%;(三)論述題,所占比例為 50%。
Ⅲ、參考書目
王家范:《大學中國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年版。
鄭師渠:《中國近代史》,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年版。
王檜林:《中國現代史》(上、下冊),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年版。
Ⅳ、題型與示例
以下題型供考生參考,若無重大變化,正式考試的題型將采取此形式。
題例
一、名詞解釋
例:
問題與主義之爭
答:問題與主義之爭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過程中出現的第一次思想辯
論。1919 年 7 月,胡適在《每周評論》發表《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
主張應研究具體的社會問題,而不要高談主義。李大釗發表《再論問題與主義》
進行反駁,認為問題與主義不能分離,研究實際問題與宣傳主義必須結合,改造
社會必須“根本解決”,才能解決一個個具體問題,挑起了問題與主義之爭。雙方
爭論的焦點在于談什么主義,用什么主義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這一爭論的實質
是社會改良思想與社會革命思想的爭論。
二、簡答題
例:
簡析中日甲午戰爭的敗因
答:甲午戰爭中國慘敗的原因很多,但總體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作以探討:
其一、交戰雙方體制的不同。日本經過明治維新后已步入現代社會,民族意識增
強使國民與政府統一;而當時的中國仍然屬于中世紀社會,封建君主專制使政府
與民眾各行其是,西方列強的入侵更使政府危機四伏,不具備與一個現代國家作
戰的能力。其二、兩國對這場戰爭的態度不同。日本在宣戰前就已制定了周密的
作戰計劃,如侵入朝鮮牽制清軍,派出精銳的聯合艦隊奪取黃海和渤海的制海權,
海陸軍協同作戰等;而清政府由于權責不明,指揮不能統一,直到作戰前尚拿不
出明確和得力的作戰方針,主帥李鴻章在幾經權衡后,采取了消極抵抗的戰略方
針,卻得到慈禧太后的支持;開赴前線作戰的部隊又僅限于北洋水師和淮軍,而
沒有動用舉國之力,從此點看清政府有輕敵之嫌。其三、清政府和北洋水師領導
層的腐敗,導致軍費的嚴重不足。北洋水師建成后,幾乎未添置一艘先進的炮艦,
彈藥問題更是嚴重,在軍艦的航速和速射炮、魚雷等的配置方面落后于日軍,海
軍衙門甚至挪用海軍經費為西太后修建頤和園;水師的領導層也普遍存在依靠裙
帶關系和貪污吃空現象。其四、李鴻章外交的局限性,尤其是“以夷制夷”的老策
略,不懂現代國際政治的實質,貽誤備戰,倉促應戰的結果只能是海陸戰均一敗
涂地。其五、從國際環境上看,西方列強的支持與慫恿,助長日本侵華的氣焰。
像英、德、法、美都不同程度地支持日本的侵華行徑。如豐島海戰中英國的妥協。
這就使清政府處于孤立無援的境地,戰爭的失敗不可避免。
五、論述題
例:
結合史事,談談近代中國社會的中西之爭及影響。
答:近代中國社會的中西之爭實際上就是如何對待中學與西學的問題。中學
與西學屬于兩個不同的學術文化體系,它們有著各自完整的信仰、觀念、規范和
價值判斷。就學術文化體系而言,中學本身不可能延伸出西學的內容,西學也不
可能延伸出中學的內容。但近代以降,隨著西方憑籍“炮艦政策”敲開中國的國門
之后,西學以其不可阻擋之勢強烈沖擊著以“中學”立國的清帝國。中西問題成為
貫穿近代中國思想領域的一條主線,滲透中國社會的各個層面并產生深遠的影響。
主要表現如下:
(一)、洋務派與頑固派的交鋒
經過兩次鴉片戰爭與西方的交手,清朝統治集團中,一些頭腦比較清醒的當
權者,如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奕等開始意識到中國武器裝備和科學技術
方面大大落后于西方的事實,隨將魏源“師夷長技”的思想主張付諸實踐,在中央
和地方掀起洋務運動,率先在器物層面向西方學習,主張采西學,制洋器,以“中
學為體,西學為用”為指導思想,在外交、軍事和工業生產方式方面進行變革。
與洋務派論爭的是固守“祖宗成法”和“圣人古訓”的頑固勢力,他們墨守成規,固
步自封,拒絕和排斥新思想、新事物,認為中國的封建制度已經盡善盡美,不需
要任何變革。雙方的爭論集中體現在同文館之爭、海防塞防之爭和鐵路之爭上。
天文算學館的設立;新疆、臺灣行省的設立,近代軍工企業、海軍的創立,外交
使節的派駐、清末鐵路修建高峰等一系列事件說明這場論爭還是洋務派占了上風,
但頑固派也從中制造了不少麻煩,使洋務運動受到相當的影響。
(二)、維新派與守舊派的交鋒
甲午戰后,列強加緊侵華并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民族資產階級上層的政治代表
為了挽救民族危機,開展變法維新運動。維新派根據西方進化論、和天賦人權的
觀點,提出變法自強、興民權,實行君主立憲,廢八股,倡西學、改革教育制度
等主張。頑固派則與洋務派相結合形成守舊勢力,竭力維護“祖宗之法”和封建君
主專制制度,斥責一切不合“圣人之道”的言論和行動為異端、邪說,同維新派展
開論戰。這是新生的資產階級第一次向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的挑戰,通過此,西
學廣泛傳播開來,使眾多知識分子敢于放眼看世界,思想得到解放并追求新思想,
有力地推動維新變法運動的不斷高漲。
(三)、新文化派與東方文化派的交鋒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后,建立起來的中華民國政權為軍閥所把持,帝國主義
和封建勢力進一步勾結,政治上向革命勢力反撲,不斷導演復辟帝制丑劇,思想
上掀起尊孔復古逆流。激進的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在文化思想領域發動
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與科學的大旗,提倡法國式的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反對君
主專制和軍閥獨裁,反對舊禮教、舊道德;提倡自然科學和看待科學事物的科學
觀點,反對迷信、盲從和武斷,反對八股、舊教條。還積極倡導表達思想的形式、
語言和文學的改革。但由于新文化派激烈的反傳統主義,不能辯證地對待中西文
化,對中學采取全盤否定的態度,以至于絕對化和簡單化等思想方法,從而引發
中西文化問題的論爭。論爭的另一方被稱為東方文化派,他們從文化的傳承性和
民族性出發,主張維護儒家的文化傳統,倡導中國文化的復興。論爭雙方的認識
各有其長,又各有其缺陷,新文化派沒有創造出新文化,而是陷入了全盤西化的
路子上;東方文化派則只能在想象和對過去的依戀中,企圖重建文化形態的精神
家園,或寄希望于新舊、中西的調和。
上述三次比較大的中西之爭,可以說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縮影,也是近代
先進的中國人探求救國道路,向西方學習的幾個層次,即器物層面、制度層面再
到精神文化層面,每一次論爭都極大地解放了思想,加速了中國由傳統向現代社
會過渡的步伐,對當今的現代化建設仍具有借鑒意義。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詢QQ 3455265070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考研咨詢 QQ 3455265070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郵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稱:昆山創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考研秘籍網 版權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日本免费人成网ww555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