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電子科技大學 target=_blank>成都電子科技大學 2018 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 820計算機專業基礎 考試形式 筆試(閉卷) 考試時間 180分鐘 考試總分 150 分 本科目包括《數據結構》和《計算機操作系統》兩門課程,總分 150 分,兩門課程各占 75 分 《數據結構》 一、總體要求 《數據結構》是計算機程序設計的重要理論技術基礎,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核心課程。 要求: 1.理解數據結構的基本概念;掌握數據的邏輯結構、存儲結構及其差異,以及各種基本操作的實現。 2.掌握基本的數據處理原理和方法的基礎上,能夠分析算法的時間復雜度與空間復雜度。 3.能夠選擇合適的數據結構和算法策略進行問題求解,具備采用 C 或 C++或 JAVA 語言設計與實 現算法的能力。 二、內容 1. 數據結構及算法的相關概念和術 語(1)數據結構及算法的概念; (2)數據的邏輯結構和存儲結構; (3)算法的定義及特性; (4)算法時間復雜度和空間復雜度的分析方法。 2.線性表 (1)線性表的定義 (2)線性表的基本操作及在順序存儲及鏈式存儲上的實現; (3)各種變形鏈表(循環鏈表、雙向鏈表、帶頭結點的鏈表等)的表示和基本操作的實現; (4)遞歸過程的特點及實現方法; (5)棧和隊列的基本概念;棧和隊列的順序存儲結構、鏈式儲存結構及其存儲特點;(6)棧和 隊列的應用 (7)循環隊列的判滿、判空方法; (8)特殊矩陣的壓縮儲存; 3.廣義表的基本概念、存儲結構和基本操作 4.樹和二叉樹 (1)樹與森林的基本概念 (2)樹與森林的存儲結構及遍歷 (3)二叉樹的定義及 6 大性質 (4)二叉樹的順序儲存與鏈式儲存結構 (5)二叉樹的先序、中序、后序三種遍歷方式的關系以及實現;層序遍歷的實 現(6)線索二叉樹的基本概念與構造方法 (7)樹與二叉樹的應用:二叉排序樹;二叉平衡樹;哈夫曼樹與哈夫曼編碼 5.圖 (1)圖的基本概念和術語; (2)圖的存儲結構:鄰接矩陣、鄰接表、逆鄰接表; (3)遍歷算法:深度優先搜索算法和廣度優先搜索算法;(4) 應用:最小生成樹;最短路徑,拓撲排序和關鍵路徑。 6.查找 (1)查找的基本概念;靜態查找與動態查找; (2)順序查找、折半查找、索引查找 (3)哈希查找 哈希函數的基本構造方法,解決地址沖突的基本策略; (4)各種查找算法的時間復雜度和空間復雜度。 7.排序 (1)排序的基本概念 (2)插入排序 (3)簡單選擇排序 (4)希爾排序 (5)快速排序 (6)堆排序 (7)歸并排序 (8)基數排序 (9)排序算法的比較。 三、題型及分值比例 1. 填空題(10 分) 2. 單選題(20 分) 3. 簡答題(30 分) 4. 算法題(15 分) 其中算法題分為閱讀、修改和編寫算法三類: (1)閱讀算法:閱讀指定算法,回答使用的數據結構、算法實現的功能或執行的結果; (2)修改算法:閱讀指定算法,指出算法的錯誤并修正;指出算法的不足并改進;按給定功能填寫 算法空缺部分; (3)編寫算法:根據算法功能要求,選擇或者設計合適的數據結構,用程序設計語言編寫算法,實 現指定功能。 以上皆可分析給定或者設計的算法時空復雜度。 操作系統部分 一、總體要求 主要考察學生對操作系統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程度,重點考察操作系統的設計方法與實現技術, 同時能夠具備運用所學的操作系統原理、方法與技術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內容及比 例 1. 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 1) 批處理與多道程序設計 2) 分時系統與實時系統 3) 操作系統的基本類型與特征 4) 并發與并行的概念 5) 操作系統的層次結構與功能模塊 6) 程序的并發執行與順序執行 2. 進程管理 1) 進程: 進程控制塊、進程的幾種基本狀態與狀態轉換(進程的創建、進程的終止、進程 的阻塞與喚醒、進程的掛起與激活等) 2) 進程的同步與互斥:臨界資源、臨界區、進程同步與互斥問題、信號量機制以及 P、V 操作、管程機制。 3) 進程間通信:進程通信的類型(直接通信和間接通信方式)、消息傳遞系統中的幾個問題、 消息緩沖隊列通信機制。 4) 線程與進程的調度:線程與進程的基本概念,調度的類型、調度隊列模型、調度方式、進 程調度算法(先來先服務、短進程優先、時間片輪轉、基于優先級的調度算法等)。 5) 死鎖:死鎖的基本概念,死鎖定理、死鎖預防、死鎖避免與處理死鎖的基本方法、銀行家 算法。 6) 綜合應用:生產者消費者問題、讀者和寫者問題、哲學家進餐問題等。 3. 內存管理 1) 內存管理的需求:重定位、內存保護、內存共享 2) 程序的裝入和鏈接:靜態裝入和可重定位裝入、靜態鏈接、動態鏈接、運行時動態鏈接。 3) 分區存儲管理:分區方式(單一連續分區、固定分區、可變式分區)、分區分配算法 (首次適應算法、循環首次適應算法、最佳適應法、最壞適應法等)。 4) 段式管理與頁式管理:段、頁、碎片等基本概念、段式管理與頁式管理機制 5) 虛擬內存:局部性原理、虛擬內存概念、請求分段與請求分頁、段頁式管理、段頁式地 址結構與地址轉換、頁面置換算法(OPT、先進先出、LRU、Clock、改進型 Clock 置 換)、抖動 4. 設備管理 1) I/O 系統的:基本概念、I/O 控制方式(程序 I/0、中斷、DMA、通道)、相關數據結構、 緩沖管理(單緩沖、雙緩沖、循環緩沖、緩沖池) 2) 磁盤管理與磁盤調度算法:SSTF 算法,SCAN 算法,CSCAN 算法,N-STEP-SCAN 算法,FSCAN 算法 3) 設備分配、設備處理、虛擬設備,Spooling 系統 5. 文件系統 1) 基本概念:文件和文件系統、目錄、文件結構的物理結構和邏輯結構(順序文件、索引順序文 件、索引文件、HASH 文件)、文件共享(基于索引節點、基于符號鏈接實現文件共享) 2) 外存分配方法:連續分配、鏈接分配、索引分配 3) 目錄管理:單級目錄、二級目錄、多級目錄 4) 文件存儲空間的管理技術:位示圖、空閑鏈表、索引 三、題型及分值比例 1. 填空題(10 分) 2. 單選題(10 分) 3. 簡答題(20 分) 4. 應用題(35 分)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