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2018年東北農業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考研大綱 科目代碼:820 科目名稱:土地資源學 一、考試要求 主要考察學生對土地資源學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和理解?;靖拍畎?br/>括土地、土地資源、土地類型、土地分級、土地分類、土地資源調查、土地資源評價等 相關概念(詳見考試內容);熟悉土地資源各組成要素的特點及其與土地資源的關系; 掌握土地資源調查相關的評價原則、指標體系及評價方法;掌握土地資源相關評價的評 價原則、分類、指標及評價方法;掌握我國土地資源退化特點、退化類型,并掌握土地 資源退化主要治理措施和方向;熟悉并了解我國土地資源分區的原則、方法,并熟悉我 國各土地資源分區的命名原則及東北區特點。并考察學生是否具備運用基本理論和基本 方法,分析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內容 1.土地及土地資源的概念 1)掌握土地,土地資源概念;熟悉土地的屬性及基本功能;掌握土地資源學研究內容、 理論和方法。 2)了解土地資源學的發展歷史及現狀。 3)掌握土地資源的發展前景及研究重點。 2.土地資源的自然構成要素 1)了解氣候要素的基本概念;熟悉與土地利用關系密切的熱量指標;掌握氣候與土地 資源的關系。 2)了解土地資源的地質地貌的組成要素;熟悉地貌類型與土地資源的關系。 3)了解生物與土地資源的關系;掌握土壤的基本功能。 3.土地類型及其劃分 1)掌握土地類型,土地分級,土地分類,土地類型空間結構,土地數量結構,土地類 型演替的概念。 2)掌握土地類型中“相對均一的土地單元”的含義;明確土地類型與土地資源類型的關 系;了解土地類型劃分的目的。 3)掌握土地分級的原則;掌握國內外土地分級系統;掌握土地分類的原則;熟悉土地 分類方法;明確土地分級與土地分類的關系。 4.土地類型的形成與地域分異 1)了解土地構成因素的作用。 2)了解土地類型的形成機制。 3)掌握土地類型的地域分異規律,如大尺度的分異規律;掌握地域分異的表現形式, 如地帶性和非地帶行規律等。 5.土地類型的結構與演替 1)了解土地類型空間結構類型;掌握土地類型空間結構的定量表達方法。 2)掌握土地數據類型的定量表達方法。 3)熟悉土地理性演替的類別及原因;了解土地類型結構與演替研究的意義。 6.土地利用分類 1)熟悉土地利用分類的意義;熟悉土地利用分類的原則。 2)掌握中國現有的土地利用分類體系;掌握2007年《土地利用現狀分類》與原有分類 的銜接性。 7.土地資源調查的程序 1)掌握土地資源調查的概念;土地資源調查各階段的主要工作。 8.土地資源條件調查 1)掌握土地資源條件調查的概念;熟悉土地資源位置要素、氣候要素、地形與地貌要 素、水資源要素、土壤要素各調查要素的。 9.土地利用現狀與變更調查 1)掌握土地利用現狀調查的目的、基本內容、主要工作成果。 2)掌握土地利用現狀調查的工作程序。 3)掌握土地變更調查的任務、內容、工作流程。 10.土地動態監測與預警 1)熟悉土地動態監測概念;了解土地動態監測的內容;土地動態監測結果在持續土地利 用評價中的應用。 11.土地資源調查中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 1)掌握遙感技術在土地資源調查中的應用。 2)掌握地理信息系統在土地資源調查中的應用。 3)掌握全球定位系統在土地資源調查中的應用。 4)掌握3S集成在土地資源調查中的應用。 12.土地資源評價的含義及其意義 1)掌握土地資源評價的定義;找掌握土地資源評價的意義、依據和原則。 2)掌握土地資源評價的類型。 3)掌握土地評價單元劃分的方法。 4)掌握常用的土地資源評價的因素和因子。 5)掌握土地資源評價的方法,例如數值法、歸類法。 6)了解土地資源評價的程序。 13.美國土地潛力分類 1)掌握潛力、限制性的概念。 2)掌握美國土地潛力評價系統的分級 3)掌握美國土地潛力評價系統的優缺點。 14.土地適宜性評價 1)熟悉土地適宜性評價的概念。 2)掌握土地適宜性評價的分級。 3)掌握FAO土地適宜性評價的特點。 15.土地承載力評價 1)了解土地資源人口承載力的含義及其研究意義。 2)熟悉土地人口承載力研究的思路。 3)掌握土地資源人口承載力估算的方法流程。 16.土地利用系統分析 1)掌握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系統、土地利用系統分析的概念。 2)掌握土地利用系統分析的一般過程。 17.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 1)土地可持續利用的含義及土地可持續利用的原則。 18.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 1)掌握土地資源節約、集約的內涵及土地資源集約利用的分類。 19.土地利用與生態安全 1)了解土地生態系統、土地生態安全概念。 2)掌握土地生態安全評價原則及評價方法。 20.土地退化與保護 1)熟悉土地退化的概念及土地退化類型。 2)掌握土地退化類型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21.農用地利用與保護 1)熟悉農用地概念及特點。 2)掌握農用地和利用與保護的意義及措施。 3)掌握耕地概念及特點;明確并掌握耕地合理利用與保護措施。 22.中國土地資源形成的地理環境 23.中國土地資源的特點 1)掌握中國土地資源的數量和質量。 2)熟悉中國土地資源的時空特征。 3)掌握中國耕地資源和林地資源的分布特點及存在問題。 24.中國土地資源分區 1)掌握土地資源分區的原則及命名。 2)掌握中國土地資源各區的名稱。 3)東北區的存在的土地問題及解決對策。 三、考試形式 1.考試形式為閉卷、筆試; 2 考試時間為3小時,滿分 150 分。 四、試卷結構 1.概念解析(名詞解釋或填空):40分 2.理論解析(選擇或簡答題):60分 3.綜合分析(論述或應用分析):50分 五、參考書目 《土地資源學》.王秋兵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第二版。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