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電子技術考研大綱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模擬部分 50%,數字部分 50% 四、試卷題型結構為: 綜合分析和設計。 電子技術 一、模擬部分 考試內容 1.常用半導體器件工作原理、特性和主要參數。 2.集成運算放大器組成的基 本運算電路(比例、加減、積分、微分) 。 3.三極管基本放大電路的組態、 靜態工作點、小信號模型等效電路、動態技術參數(電壓放大倍數、放大電路輸 入、輸出電阻等)及輸出波形失真問題。4.放大電路頻率響應的有關概念、參 數。5.模擬集成電路的概念、電流源;差分放大電路靜態和動態參數(差模電 壓放大倍數、共模電壓放大倍數及共模抑制比等),集成運放的電壓傳輸特性和 主要參數。6.反饋的基本概念、反饋放大電路的組態類型、深度負反饋條件下 放大電路的分析方法。7.乙類和甲乙類功率放大電路的特點、雙電源互補對稱 功放輸出功率等參數估算。8.典型有源濾波器的組成和特點。9. 正弦波振蕩電 路振蕩平衡條件。10.非正弦波振蕩電路組成、性能特點,遲滯電壓比較器特 點。 11.直流穩壓電源特性和整流、濾波電路主要參數、集成穩壓器應用。 考試要求 1.理解普通二極管、穩壓管二極管、晶體管和場效應管的工作原理,掌握它們 的特性和主要參數。 2.掌握由集成運放組成的基本運算電路的分析方法。 3.理解晶體管和場效應管基本放大電路的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特點;掌握放 大電路的靜態工作點和動態參數的分析方法、失真類型及消除方法。 4.掌握放大電路頻率響應的有關概念、理解單管放大電路頻率相應的分析方法, 了解多級放大電路的頻率響應。 5.理解差分放大電路的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靜態和動態參數的分析方法。理 解模擬乘法器在運算電路中的應用。 6.掌握反饋的基本概念和反饋類型的判斷方法;掌握深度負反饋條件下放大電 路的分析方法;理解負反饋對放大電路的影響。了解負反饋反饋電路產生自己振 蕩的原因、穩定判據和消除自激振蕩的方法。 7.了解功率放大電路的類型及特點;乙類和甲乙類雙電源互補對稱功放輸出功 率及效率的估算。 8.了解典型有源濾波器的組成和特點;了解有源濾波器的分析方法。 9.掌握正弦波振蕩電路的組成和振蕩原理;掌握 RC 橋式正弦波振蕩電路的組 成和工作原理;了解 LC 正弦波振蕩電路和石英晶體正弦波振蕩電路的組成、工 作原理和性能特點。 10.掌握典型電壓比較器的電路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點;理解非正弦波振 蕩器的組成、工作原理、波形分析和主要參數。 11.掌握單相整流電路、電容濾波電路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集成穩壓器的 應用。 二、數字部分 考試內容 1. 邏輯代數基本定理定律、邏輯函數化簡;2. TTL、CMOS 邏輯門電路功能、 主要參數、門電路接口和帶負載問題;3. 組合邏輯電路的分析和設計,編碼器、 譯碼器、加法器、數據選擇器和數值比較器等常用組合電路的邏輯功能及應用; 4. D、JK 觸収器的邏輯功能、時序圖及應用;5. 時序邏輯電路的分析和設計、 計數器和寄存器等常用時序電路邏輯的功能及應用;6.存儲器和可編程邏輯器件 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主要參數;7.單穩態觸収器、施密特觸収器、多諧振蕩器、 555 定時器的工作原理、特點、主要參數及應用;8. 數模與模數轉換器的電路 組成、工作原理、特點、主要參數及應用。 考試要求 1.掌握邏輯代數的基本定理和定律;邏輯函數的代數化簡法、卡諾圖化簡法。 2.理解輸入和輸出高低電平、噪聲容限、扇出系數、TTL 電平、COMS 電平、 OC 門、OD 門、三態門、傳輸門等概念;掌握典型 TTL、CMOS 門電路的主要 參數和使用方法。 3.掌握組合電路的特點、分析方法和設計方法;掌握編碼器、譯碼器、加法器、 數據選擇器和數值比較器等常用組合電路的邏輯功能及使用方法。 4.掌握 D、JK 觸収器的邏輯功能及其描述方法、觸収器時序圖。 5.掌握時序電路的特點、描述方法和分析方法;掌握計數器、寄存器等常用時 序電路的工作原理、邏輯功能及使用方法,掌握同步時序電路的設計方法。 6.理解 ROM、RAM 的電路結構、工作原理和擴展存儲容量的方法;了解可編 程邏輯器件的基本特征、電路結構及編程原理。 7.理解施密特觸収器、單穩態觸収器和多諧振蕩器的特點、主要參數; 掌握 555 定時器的工作原理及應用。 8.理解常見的 D/A 和 A/D 轉換器的電路組成、工作原理、特點及應用。了解 D/A、A/D 轉換器的功能及主要參數。 ? 參閱: 《電子技術基礎》第六版 康華光 高等教育出版社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