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實驗類課程大綱 課程名稱:模擬電子技術課程實驗 一、課程概況 所屬專業: 電子信息工程 開課單位: 物電學院 課程類型: 專業實驗課程 課程代碼: 0842170 開課學期: 3 學分: 0.5 學時: 16 核心課程: 是 擬使用教材: 喻其山.電工電子類基礎實驗教程.安徽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4 年 10 月 國內(外)現有教材: [1] 沈建國,劉中元. 電子線路基礎實驗 .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 2008 [2] 唐小華,尚建榮. 電工電子線路實驗教程. 科學出版社. 2012 學習參考資料: [1] 康華光. 電子技術基礎(模擬?數字)[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張政才. 電子線路實驗課初探[J]. 科技信息,2010(31) 二、課程描述(300 字以內) 實踐教學是課程教學的重要一環。通過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對本課程理論知識的理 解,加強動手能力培養,增強工程意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為后續課程和今后走向工作崗位打好基礎。本實驗課程分驗證性實驗、研究性實 驗、綜合設計性實驗三個教學層次。通過這種“分層次、漸近式的實驗教學模式” 訓練,學生分析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大大提高。在教學具體內容上分認知模塊、 基本放大電路模塊、運算放大器模塊、信號發生及處理模塊和功率放大電路模塊, 進行制作和實驗。制作和實驗安排在每個理論知識點之后,學生應能在教師指導 下獨立完成調試、故障排除和測試。 三、課程目標 電子技術實驗可以分為以下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驗證性實驗,它主要是 以電子元器件特性、參數和基本單元電路為主,根據實驗目的、實驗電路、儀器 設備和較詳細的實驗步驟,來驗證電子技術的有關理論,從而進一步鞏固所學基 本知識和基本理論。第二個層次是綜合性和提高性實驗,它主要是根據給定的實 驗電路,由學生自行選擇測試儀器,擬定實驗步驟,完成規定的電路性能指標測 試任務。第三個層次是設計性實驗,學生根據給定的實驗題目、內容和要求,自 行設計實驗電路,選擇合適的元器件并組裝實驗電路,擬定出調整、測試方案, 最后使電路達到設計要求,這個層次的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 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培養社會所需要的有一定理論知識、實踐動手能力強、具有工程意識和一定 創造性的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為目標。 四、教學要求 本課程由單管共射放大電路等 8 組實驗構成,分為驗證、綜合、設計性等類 型,授課教師將對學生進行實驗安全輔導,并按照不同類型實驗要求,做好實驗 準備工作,指導學生做好實驗方案設計、實驗報告撰寫等工作。 學生應熟悉實驗室管理相關規章制度,遵守實驗操作要求,規范使用實驗儀 器設備。積極做好實驗準備工作,預習實驗指導書中實驗原理、做好實驗設計等; 實驗過程中認真觀察、記錄,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實驗結束后認真完成完成實 驗報告撰寫(報告格式見附件)。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為實現課程教學目標,本門課程考核采用實驗報告撰寫、平時考核與實驗操 作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平時考核用于考察學生參與課程教學的行為表現、實驗操作情況,占課程總 成績的 30%; 實驗報告撰寫用于檢驗學生對于實驗原理與操作流程的熟悉程度,占課程總 成績的 30%; 實驗操作考核為學生根據實驗設計、流程安排與實驗結果進行評分,占課程 總成績的 40%。 六、課程內容 實驗一:常用實驗儀器的使用 (授課時間:第二學期第三周) 教學目標:學習電子電路實驗中常用的電子儀器——示波器、函數信號發生器、 直流穩壓電源、交流毫伏表、頻率計等的主要技術指標、性能及正確 使用方法。 主要內容:初步掌握用雙蹤示波器觀察正弦信號波形和讀取波形參數的方法。 學時:2 學時 教學方法:演示法/講授/現場指導 實驗類型:驗證性實驗 實驗二:晶體管共射極單管放大器 (授課時間:第二學期第四周) 教學目標:1. 學會放大器靜態工作點的調試方法,分析靜態工作點對放大器性 能的影響。 2. 熟悉常用電子儀器及模擬電路實驗設備的使用。 主要內容:學會測量放大電路電壓放大倍數、輸入電阻、輸出電阻及最大不失真 輸出電壓的方法。 學時:2 學時 教學方法:演示法/講授/現場指導 實驗類型:驗證性實驗 實驗三:射極跟隨器 (授課時間:第五周) 教學目標: 進一步學習放大器各項參數測試方法 主要內容:掌握射極跟隨器的特性及測試方法 學時:2 學時 教學方法:演示法/講授/現場指導 實驗類型:驗證性實驗 實驗四:低頻功率放大器 (授課時間:第七周) 教學目標:進一步理解 OTL 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主要內容:學會 OTL 電路的調試及主要性能指標的測試方法 學時:2 學時 教學方法:演示法/講授/現場指導 實驗類型:驗證性實驗 實驗五:差分放大電路(Ⅰ) ——長尾式差分放大電路 授課時間:(第八周) 教學目標:加深對基本結構差分放大電路性能和特點的理解 主要內容:學習差分放大器主要性能指標的測試方法 學時:2 學時 教學方法:演示法/講授/現場指導 實驗類型:驗證性實驗 實驗六:差分放大電路(Ⅱ) ——恒流源式差分放大電路 授課時間:(第九周) 教學目標:加深對恒流源式差分放大電路性能和特點的理解 主要內容:熟悉差分放大器主要性能指標的測試方法和恒流源式差分放大器電路 的結構特點。 學時:2 學時 教學方法:演示法/講授/現場指導 實驗類型:驗證性實驗 實驗七:負反饋放大器 授課時間:(第三學期第十一周) 教學目標:加深理解放大電路中引入負反饋的方法;理解負反饋對電路性能的影 響。 主要內容:測量基本放大電路和負反饋放大電路的動態參數,如:電壓放大倍數、 輸入、輸出電阻和通頻帶等。 學時:2 學時 教學方法:演示法/講授/現場指導 實驗類型:驗證性實驗 實驗八:模擬運算電路 授課時間:(第三學期第十三周) 教學目標:熟悉基本運算電路的結構特點和功能,了解運算放大器在實際應用時 應考慮得一些問題。 主要內容:測量和觀察比例、加法和減法等模擬運算電路的輸出波形。 學時:2 學時 教學方法:演示法/講授/現場指導 實驗類型:驗證性實驗 實驗九*:電壓比較器 授課時間:(第六學期結束) 教學目標:根據給定的實驗電路,由學生自行選擇測試儀器,擬定實驗步驟,完 成規定的電路性能指標測試任務。 主要內容:測量和掌握過零比較器、滯回比較器和窗口比較器的傳輸特性。 學時:4 學時 教學方法:現場指導 實驗類型:綜合性實驗 實驗十*:波形發生器 授課時間:(第三學期結束) 教學目標:學生根據給定的實驗題目、內容和要求,自行設計實驗電路,選擇合 適的元器件并組裝實驗電路,擬定出調整、測試方案,最后使電路達 到設計要求。 主要內容:用集成運放構成波形發生電路,測量其主要參數。 學時:16 學時 教學方法:現場指導 實驗類型:設計性實驗 七、課程內容說明 標“*”的課程實驗的學時,另外計算,不計在課程實驗的總學時內。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