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有機化學(理科)湖南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 1.有機化合物的分類和命名 熟練掌握系統命名法的命名原則——最低系列原則和次序規則,了解習慣命名法和 常用的俗名。 系統命名法要熟練掌握脂肪烴、脂環烴、芳烴的母體名稱,主要官能團及各種基團的 名稱及其編號次序,多官能團化合物命名時母體名稱的選擇和基團編號次序,立體化學的名 稱重點掌握順/反、Z/E 及 R/S 標記法。 習慣命名法要理解正、異、新、伯、仲、叔、季的涵義。 2.有機化合物的結構及分子中原子間的相互影響 有機化合物的結構既是有機化合物的分類和系統命名的基礎,也是有機化合物的物理性 質和化學性質的內因。理解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理論是學好有機化學的關鍵。具體要求如下: (1)碳原子成鍵時的雜化狀態(sp 3 、sp 2 、sp、)及碳原子各種雜化軌道在成鍵時對鍵 長、鍵角、鍵能和鍵的極性的影響,以及對與這些碳原子相連的氫原子或官能團的影響。 (2)? 鍵和? 鍵的特征和區別,用軌道表示法定性說明定域鍵和離域鍵(共軛? 鍵)。 (3)主要官能團(C=C,-C? C-,-X,-OH,-O-,CHO,C=O,-COOH,-NO2,-NH2, -SO3H)的特性以及它們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的規律。 (4)電子效應——誘導效應、共軛效應、超共軛效應,對化合物性質的影響,說明取 代羧酸的酸性強弱,α -氫原子活潑性、1,3-丁二烯的親電加成以及一元取代苯的定位規則, 有機中間體的穩定性。 (5)同分異構現象——構造異構及構型異構,舉例說明碳架異構、官能團異構、位置 異構、互變異構、順反異構、對映異構,能用 Fischer 投影式表示含 1 個和 2 個手性碳原子 的對映異構體。 (6)通過乙烷、丁烷及環己烷的構象分析,理解開鏈分子的交叉式和重迭式構象,環 己烷的船式和構式構象,能用透視式和 Newman 投影式表示不同的構象。 (7)小環化合物的不穩定性和角張力。 (8)芳香性。 3.有機化合物的物理性質及某些典型變化規律 有機化合物的物理性質對化合物的鑒定、鑒別、分離、提純及生產工藝均有重要意義, 因此應掌握物理性質的典型變化規律及其應用。 一般物理性質包括物態、熔點、比重、溶解度、比旋光度。能用分子間力和氫鍵說明某 些有機化合物的沸點、熔點和溶解度的變化規律及其在實際中的應用。 4.有機化合物的重要化學反應及其規律 有機化合物的重要化學反應及其規律,化學反應的重要條件,影響因素及應用范圍等是 本課程的核心內容,具體要求掌握以下內容: (1)取代反應:飽和碳原子的自由基鹵代及其規律(自由基型反應歷程),芳環上的 親電(鹵代、硝化、磺化、Friedel-Crafts 反應一烴化、酰化)及其規律(芳香族親電取代反 應歷程)、芳環上的親核取代反應,飽和碳原子上親核取代(水解、醇解、氨解、氰解)及 其規律(飽和碳原子上親核取代反應歷程),酯化及水解反應。鄰基參與作用。 (2)消除反應:鹵烷的去鹵化氫,醇的脫水及 Saytzeff 規則,羥基羧酸的脫水反應, Hofmann 消除反應,熱消除反應。 (3)加成反應:碳碳重鍵的親電加成及 Markovnikov 規則(碳碳重鍵的親電加成反應 歷程),自由基加成反應,1,3-丁二烯的 1,2-及 1,4-加成反應,羰基的親核加成以及規律(羰 基親核加成反應歷程)。 (4)氧化及還原反應:烷烴、烯烴、炔烴及芳烴母體和側鏈的氧化、烯烴的氧化、臭 氧化、醇和醛的氧化,不飽含烴、芳烴、醛、酮、酯、硝基化合物的加氫或還原反應、Cannizzaro 反應。 (6)縮合反應:羥醛縮合、Claisen 縮合,Mannich 反應,Michael 加成,Wittig 反應, Darzen 反應,Reformatsky 反應, Perkin 反應。 (7)重氮化反應及重氮基的取代、偶合反應。 (8)Grignard 反應在有機合成上的重要應用。 (9)β -二羰基化合物在有機合成上的應用。 (10)重排反應,碳正離子重排,碳負離子重排,Beckmann 重排,Hofmann 重排,片 吶醇重排, Baeyer-Villiger 重排, Favorskii 重排, 聯苯胺重排,Claisen 重排等。 (11)協同反應基礎;Diels-Alder 反應,電環化反應,? 遷移反應。 (12)了解雜環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及蛋白質的基本概念及性質。 5.有機化合物結構推測 確定一個化合物的結構, 可以用化學方法, 例如測定有無某些官能團; 降解成簡單化 合物; 轉變成衍生物; 用一個明確無疑的路線加以合成等來實現。物理學與化學的結合,產 生了一些現代物理測試方法,運用這些方法, 可以用少量樣品, 正確地測定有機化合物的結 構。需掌握有機化合物結構的常規測定如 IR、UV、NMR、MS 等波譜法。 6.有機化學實驗 掌握有機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學會正確選擇有機化合物的合成、分離提純的 方法;能夠制備一些比較簡單的有機化合物,需掌握的基本操作包括:(1)玻璃儀器的洗滌 和干燥;(2)磨口儀器的使用及維護;(3)常用儀器的選擇及安裝;(4)回流、蒸餾、分餾; (5)分液滴斗和滴液漏斗的使用;(6)重結晶和各種過濾方法;(7)液體物質和固體物質 的干燥;(8)加熱和冷卻;(9)熔點測定。 在整個課程中要著重培養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和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