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重力選礦》考試大綱 適用專業名稱:礦業工程-礦物加工工程 科目代碼 及名稱 考試大綱 57 重力 選礦 一、 考試目的與要求 測試考生對《重力選礦》課程基本內容的掌握情況。測試的主要內容包括:全面掌握重力選礦的基本理論、分析工程實際中原礦物理性質,及對其 數據進行分析,評定其可選性,能夠合理進行選礦方法的選擇,能夠掌握選礦實際生產資料數據的分析、能夠對重選工藝效果進行評定;跳汰選、重介 選等分選過程及其分選設備結構、性能及主要技術指標等內容。要求考生對重力選礦的基本分選原理、基本理論有比較全面的認識,對跳汰選、重介分 選等選礦方法的選擇、計算、曲線繪制、應用等全面掌握。要求考生能夠掌握相關基本概念、原理、設備、性能及主要技術指標、工藝流程等,具備對 重力選礦基本理論和方法的運用能力;準確記憶,理解基本理論,并能妥善運用到綜合分析題目。 二、 試卷結構(滿分 100 分) 內容比例: 緒論 約 10 分 重力選礦的基本理論 約 20 分 物料的可選性 約 20 分 重力選礦結果的統計規律 約 10 分 跳汰選礦 約 15 分 重介質選礦 約 20 分 細顆粒重力選礦 約 5 分 題型比例: 客觀題 約 40 分 1.概念題 約 20 分 2.填空題 約 20 分 主觀題 約 60 分 1.簡答題 約 25 分 2.論述題 約 15 分 3.綜合題 約 20 分 三、考試內容與要求 (一) 緒論 考試內容 重力選礦的概念、目的;介質的種類與作用;通過重選礦石可選性評定系數,判斷物料重選的難易程度。 考試要求 重力選礦的概念與目的;介質的種類與作用;重選礦石可選性評定系數。 (二)重力選礦的基本理論 考試內容 礦物及介質的工藝性質及其測定方法;物體在介質中的重力及運動阻力;球體在靜止介質中的自由沉降規律:非球形物體在介質中的運動規律; 等 沉現象與等沉比;物體的干擾沉降規律; 考試要求 掌握常見礦物及介質的工藝性質及其測定方法;掌握等沉現象、等沉顆粒和等沉比的概念;理解等沉比對選煤效果的影響;掌握等沉比計算及影響等 沉比的因素;理解顆粒在離心力場的運動特點與運動規律。 (三)物料的可選性 考試內容 煤炭粒度組成的研究方法;煤炭密度組成的試驗方法,浮沉試驗資料的整理與綜合,細粒煤浮沉試驗方法; 可選性曲線繪制及應用,可選性曲線間 的圖解關系; 煤炭可選性評定的方法與國家標準。 考試要求 理解煤炭粒度組成的研究方法,掌握原煤粒度特性曲線圖的繪制與應用;熟練掌握煤炭密度組成的試驗方法,浮沉試驗資料的整理與綜合,細粒煤浮 沉試驗方法;掌握可選性曲線的繪制與應用,利用可選性曲線確定兩產品與三產品理論分選指標的方法。煤炭可選性評定的方法與國家標準;了解礦石可 選性曲線、我國煤炭可選性狀況。 (四)重力選礦結果的統計規律 考試內容 重力選礦規程中礦粒在產物中按密度(按粒度)的分配規律,分配曲線的統計意義; 分配曲線的特性參數;分配曲線與原料的性質,設備性能及操作條件間的關系。 考試要求 掌握重力選礦過程中礦粒在產物中按密度(按粒度)的分配規律;理解分配曲線的統計意義;掌握分配曲線的特性參數及特性;理解分配曲線與原 料的性質,設備性能及操作條件間的關系、分配曲線在評定重選效率與預測實際分選結果中的應用。 (五)跳汰選礦 考試內容 跳汰選煤原理;無活塞跳汰機的結構、性能及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跳汰機的操作工藝。 考試要求 掌握跳汰選礦的基本概念、跳汰選礦原理,跳汰過程中垂直交變水流的運動特性;掌握篩側空氣室跳汰機與篩下空氣室跳汰機的結構特征及其性能的 分析;了解國內外典型跳汰機的結構、性能及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掌握跳汰機的操作工藝制度;理解跳汰工藝流程。 (六)重介質選礦 考試內容 重介質選煤的基本原理及重介選礦的發展狀況;重液、懸浮液的性質、選煤對分選介質及加重質的要求;重介分選機;重介旋流器;產品的脫介; 我 國重介質選煤的典型流程。 考試要求 理解并掌握重介質旋流器分類;掌握重介旋流器的工作原理,影響重介質旋流器工作因素與結構因素;理解重介旋流器與水介旋流器區別;掌握產 品脫介的主要設備及介質回收凈化流程;理解介質系統的平衡及重懸浮液中煤泥量的動平衡;掌握重懸浮液的回收與凈化的損失及低降介耗的相應措施。 (七)細顆粒重力選礦 考試內容 溜槽選礦、離心選礦、搖床選礦與液固流化床粗煤泥選礦的分選特性和設備。 考試要求 理解理解溜槽選礦、離心選礦、搖床選礦與液固流化床粗煤泥選礦的分選特性和設備。 參考書目: 《選礦學》 謝廣元主編 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 2013 年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