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第 1 頁,共 11 頁 浙江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科目 考 試 大 綱 科目代碼、 名稱: 871 無機化學 適用專業: 070300 化學(一級學科)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答題紙一般由考點提供。 (三)試卷題型結構 選擇題:25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50 分 填空題:30 小題,每小題 1 分,共 30 分 完成并配平反應方程式:5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10 分 簡答題:共 5 小題,每小題 4 分,共 20 分 計算題:共 3 小題,共 30 分 推斷題:共 1 小題,共 10 分 二、考查目標(復習要求) 全日制攻讀無機化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無機化學》科目考試,要求考生系統掌 握無機化學中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包括物質結構(原子結構、元素周期律、分子結 構和晶體結構)、化學熱力學初步及化學平衡(電離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還原平衡和配 位平衡)以及化學反應速率等,并用這些理論來解釋無機化學中的實際問題,具有理論分析、 科學思維和化學計算的能力。掌握重要元素的單質及其化合物的結構、性質、制備及用途, 并用無機化學的相關理論進行解釋。 三、考查范圍或考試內容概要 第 2 章 物質的狀態 1.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式、氣體分壓定律、氣體擴散定律 2.晶體的特征、晶格和晶胞 第 3 章 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系 第 2 頁,共 11 頁 1.相對原子質量(原子量) 2.原子結構的玻爾理論 3.氫原子結構及核外電子運動的運動狀態(四個量子數、屏蔽效應、鉆穿效應) 4.基態原子電子組態及電子排布 5.元素周期系和元素周期性 第 4 章 化學鍵和分子結構 1.離子鍵理論 2.單鍵、雙鍵和叁鍵—σ 鍵和 π 鍵—價鍵理論(一) 3.價層電子互斥模型(VSEPR) 4.雜化軌道理論—價鍵理論(二) 5.分子軌道理論 6.分子晶體和原子晶體 7.金屬鍵理論 8.分子間力和氫鍵 第 5 章 氫和稀有氣體 1.氫的成鍵特征及氫化物 2.稀有氣體的化合物及其結構 第 6 章 化學熱力學初步 1.熱力學第一定律及相關概念 2.熱化學方程式及蓋斯定律 3.化學熱力學的四個重要狀態函數 4.化學熱力學的應用 第 7 章 化學反應速率 1.化學反應速率 2.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3.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4.碰撞理論和過渡態理論 5.催化劑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第 8 章 化學平衡 1.化學反應的可逆性和化學平衡 2.標準平衡常數與△rGm 0 的關系 3.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4.壓力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第 3 頁,共 11 頁 5.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6.平衡原理的應用 第 9 章 水溶液 1.溶液的濃度和溶解度 2.非電解質稀溶液通性 第 10 章 電解質溶液 1.強電解質溶液理論 2.酸堿質子理論 3.弱酸、弱堿的解離平衡 4.同離子效應和緩沖溶液 5.鹽的水解 6.酸堿指示劑 7.沉淀溶解平衡 第 11 章 氧化還原反應 1.氧化還原反應及方程式的配平 2.原電池、電極電勢和電動勢 3.電極電勢和電動勢與吉布斯自由能的關系 4.電極電勢的應用 5.電勢圖及其應用 6.化學電源 第 12 章 鹵素 1.鹵素的通性 2.鹵素單質 3.氟氯溴碘的化合物 4.擬鹵素 5.含鹽酸及其鹽的氧化還原性 第 13 章 氧族元素 1.氧族元素的通性 2.氧、臭氧和過氧化氫的結構和性質 3.硫及其化合物的結構、性質及用途 4.硒和碲 5.無機酸強度的變化規律 第 4 頁,共 11 頁 第 14 章 氮族元素 1.元素的基本性質 2.氮和氮的化合物 3.磷及其化合物 4.砷、銻、鉍及其重要化合物 5.鹽類的熱分解規律 第 15 章 碳族元素 1.通性 2.碳、碳的氧化物、含鹽酸及其鹽 3.硅及其氫化物 4.無機化合物的水解性 第 16 章 硼族元素 1.通性 2.單質及其化合物 3.惰性電子對效應和各周期表中的斜線關系 第 17 章 堿金屬和堿土金屬 1.堿金屬和堿土金屬的通性 2.堿金屬和堿土金屬的單質 3.堿金屬和堿土金屬的化合物 4.離子晶體鹽類溶解性 第 18 章 銅、鋅副族元素 1.銅族元素的通性、重要化合物的結構和性質 2.鋅族元素的通性、重要化合物的結構和性質 3.IB 與 IA、IIB 與 IIA 元素性質的對比 第 19 章 配位化合物 1.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2.配合物的化學鍵理論 3.配合物的穩定常數及配位平衡的移動 第 20 章 過渡金屬(I) 1.第一過渡系元素的基本性質 2.二氧化鈦和鈦的重要化合物 3.釩的重要化合物 4.鉻(III)、鉻(VI)的重要化合物 第 5 頁,共 11 頁 5.鉬和鎢的重要化合物 6.錳(II)、錳(IV)、錳(VI)和錳(VII)的化合物 7.無機物的顯色規律及其影響因素 第 21 章 過渡金屬(II) 1.鐵系元素的基本性質 2.鐵、鈷、鎳的重要化合物 3.鉑和鈀的重要化合物 4.過渡元素的的通性 5.含有金屬—金屬鍵的過渡金屬化合物 第 22 章 鑭系和錒系元素 1.鑭系和錒系元素的電子層結構和通性 2.鑭系收縮及其影響 參考教材或主要參考書: 1. 無機化學(上、下冊,第三版),武漢大學、吉林大學等校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 2. 無機化學基本原理,蔡少華、龔孟濂、史華紅 編著,中山大學出版社,2001 年版 3. 元素無機化學,蔡少華、黃坤耀、張玉容 編著,中山大學出版社,2003 年版 第 6 頁,共 11 頁 四、樣卷 提示: 提示 1、考試答題時一律寫在答題紙上,否則漏批責任自負; 提示 2、可允許使用計算器; 提示 3、考試時間為 3 小時,本卷滿分 150 分。 一、選擇題(共 25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50 分) 1. 如果體系經過一系列變化,最后又變回初始狀態,則體系的 A. Q = 0, W = 0, △U = 0, △H = 0 B. Q = W, △U = 0, △H = 0 C. Q = -W, △U = Q + W, △H = 0 D. Q ≠ W, △U = Q + W, △H = 0 2. 下列物質中,不屬于其共軛酸堿的是 A. NH4 + , NH3 B. H2O, OH- C. NH3, NH2 - D. HF, H2F+ 3. 下列分子和離子中,鍵能最大的是 A. N2 B. O2 + C. NO D. O2 - 4. 下列各配離子中,具有順磁性的是 A. [Ni(CN)4]2- B. [NiCl4]2- C. [PtCl4]2- D. [PtCl6]2- 5. 晶體場穩定化能最大的是 A. [Fe(H2O)6]2+ B. [Fe(H2O)6]3+ C. [Fe(CN)6]3- D. [Fe(CN)6]4- 6. 下列物質中,還原性最強的是 A. HF B. PH3 C. NH3 D. H2S 7. 下列硫化物中,可溶于 Na2S 溶液的是 A. HgS B. CuS C. SnS D. Ag2S 8. 相同條件下, ? 4 ClO 、 ? 4 BrO 、 ? 4 IO 氧化性能力大小的順序是 A. ? 4 ClO > ? 4 BrO > ? 4 IO B. ? 4 ClO > ? 4 IO > ? 4 BrO C. ? 4 ClO < ? 4 BrO > ? 4 IO D. ? 4 ClO < ? 4 BrO < ? 4 IO 9. 下列各組量子數中,那一組的電子所處的能級最低? A. n = 3,l = 2,m = 0,ms = 1/2. B. n = 4,l = 2,m = -2,ms = 1/2 C. n = 4,l = 0,m = 0,ms = -1/2 D. n = 3,l = 1,m = -1,ms = -1/2 10. 某元素位于周期表中 36 號元素之前,失去 3 個電子后,角量子數為 2 的軌 道上還有 3 個電子,該元素是 A. Cr B. Zn C. As D. Fe 第 7 頁,共 11 頁 11. 升高溫度反應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A. 活化分子的百分數增加 B. 活化能增加 C. 體系能量增加 D. 分子運動速度加快 12. 在 25 ℃和 101.3 kPa 壓力下發生下列反應 (1)2H2(g) + O2 (g)—→2H2O(g);(2)CaCO3(s)—→CaO(s) + CO2(g). 其熵變分別為△S1 和△S2,則下列情況何者正確? A. △S1 ?0,△S2 ?0 B. △S1 ?0,△S2 ?0 C. △S1 ?0,△S2 ?0 D. △S1 ?0,△S2 ?0 13. 在反應 CO2(g) + C(s) 2CO(g)在 298K,101.3 kPa 壓力下的 △rH0 m =171.5kJ·mol-1 ,下列那種方法能使平衡向右移動 A. 降低壓力,降低溫度 B. 降低壓力,升高溫度 C. 升高壓力,升高溫度 D. 升高壓力,降低溫度 14. 向盛有 Br- 、I- 混合液及 CCl4(l)的試管中逐滴加入氯水,在 CCl4 層中可觀察 到的現象為 A. 先出現紫色,隨后變黃色 B. 先出現黃色,隨后出現紫色 C. 先出現紫色,隨后出現黃色,再變成無色 D. 先出現紫色,隨后變無色,最后出現黃色 15. 某化合物 A 的水合晶體 A·3H2O(s)的脫水過程為 ① A·3H2O(s) A·2H2O(s)+ H2O(g) K1 0 ② A·2H2O(s) A·H2O(s)+ H2O(g) K2 0 ③ A·H2O(s) A(s)+ H2O(g) K3 0 為了使 A·2H2O(s)保持穩定,(既不發生風化,也不發生潮解),則 容器中 H2O 的蒸汽壓與平衡常數的關系應滿足 A. K2 0 〉p (H2O) / p0 〉K3 0 B. p(H2O) / p0 〉K2 0 C. p(H2O) / p0 〉K1 0 D. K1 0 〉p(H2O) / p0 〉K2 0 16.下列氫氧化物既能溶于氫氧化鈉又能溶于濃氨水的是 A.Co(OH)2 B.Fe(OH)3 C.Cr(OH)3 D.Al(OH)3 17.下列哪組溶液中的離子不能共存 A.NH4 + 、Cl- 、Na+ 、NO3 - B.Fe2+ 、K+ 、Cl- 、SO4 2- C.Na+ 、SO3 2- 、H+ 、MnO4 - D.Al3+ 、Cl- 、K+ 、NH4 + 第 8 頁,共 11 頁 18.鑭系收縮的后果之一是使下列哪組元素的性質更相似 A.Mn 和 Tc B.Ru、Rh、Pd C.Sc 和 La D.Zr 和 Hf 19. 下列化合物屬于缺電子化合物的是 A. BCl3 B. H[BF4] C.Na2B4O7?8H2O D.Na[Al(OH)4] 20.[Pt(Cl)4]2- 與 C2H4 反應生成[Pt(C2H4)(Cl)3]- ,請問 Pt 與 C2H4 之間的化學鍵屬 于 A.σ 配鍵 B.π 配鍵 C.π—σ* 配鍵 D.σ—π* 配鍵 21.KMnO4 呈紫色,產生的原因是 A.d-d 光譜 B.荷移光譜 C.f-f 光譜 D.拉曼光譜 22.下列哪種羰基化合物符合 18e 規則 A.Co(CO)4 B.V(CO)6 C.Mn(CO)5 D.Mn2(CO)10 23.Pb(II)化合物很穩定,而 Pb(IV)化合物的穩定性極差,易被還原為 Pb(II) 化合物,這種性質與 Pb 的下列哪種因素特別有關 A.Pb 是重原子; B.Pb 的電子層多; C.Pb 的 6S2 惰性電子對效應; D.Pb(IV)的半徑小。 24. 欲使錳礦(MnO2)轉變為 KMnO4, 應選擇的試劑是 A. KClO3(s) + KCl(s); B. 濃 HNO3; C. Cl2; D. O2 25. 用 Cr2O3 為原料制備鉻酸鹽應選用的試劑是 A. 濃硝酸 B. KOH(s) +KClO3(s) C. Cl2 D. H2O2 二、填空題(共 30 個空,每空 1 分,共 30 分) 26. 硫酸亞硝酸根五氨合鈷(III)的化學式是 ; 27. 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單質 ; 熔點最高的金屬元素是 . 28. 已知反應 (1)Fe2O3(s)+ 3CO(g)= 2Fe(s)+3CO2(g);(2)3Fe2O3 (s)+ CO(g)= 2Fe3O4(s)+CO2(g);(3)Fe3O4(s)+ CO(g)=3FeO(s) + CO2(g). 則反應 FeO(s)+CO(g)= Fe(s)+CO2(g)的恒壓反應熱計算 公式是 29. XeF4 分子幾何構型為 。 30. 相同物質的量濃度和相同體積的 CaCl2,KCl,C6H12O6 (葡萄糖)和 H2C2O4 (Ka1?10-4 ) 溶液,其凝固點由低到高的順序是 。 31. 離子極化的結果使化合物的鍵型相應地由離子鍵向 鍵過渡,通常會使 第 9 頁,共 11 頁 化合物的熔、沸點 。 32. 若反應①N2(g)+O2(g)=2NO(g);② N2(g)+3H2(g)=2NH3(g); 在下列兩種情況下,它們各自是什么過程(指恒壓、恒容)? A.在密閉的容器中進行:反應② ; B.在開口的容器中進行:反應① ; 33. 在相同條件下,HBr (g)和 PH3(g) 相比, 的擴散速度快; 34. 一封閉體系在某過程中向環境吸收了 30kJ 的熱量,對環境做了了 50kJ 的功, 則體系在該過程中的熱力學能變化為 ; 35. 二元弱酸的酸根濃度近似等于 ; 36. 對合成氨反應 N2(g) + 3H2(g) 2NH3(g)達到平衡時,在恒溫恒壓下通入氬 氣,將使平衡 移動(正向、逆向、不); 37. 假定 NO2 + SO2 NO + SO3 是基元反應,則該反應的級數為 ; 38. 已知 )/( 23 ?? FeFe ? ? = 0.77 V, )/( 2 ? BrBr ? ? = 1.1 V, )/( 2 ? ClCl ? ? = 1.36 V, 則此三電對組合時,自發進行趨勢最大的反應方程式是 ; 39. 非金屬元素的含氧酸中,非羥基氧原子越多,其酸性 ; 40. H3PO2 是 元酸; 41. 比較大小和高低(用 〉或〈 表示) 堿 性:Ca(OH)2 Zn(OH)2; 離子性:KCl CuCl; 熔 點:FeCl3 FeCl2; 水溶性:AgF AgI; 水解性:Sn2+ Sn4+ ; 42. 我國研制的“長征二號”火箭的主要原料是偏二甲肼,已知它是一種分子結構 不對稱的極性化合物,分子相對質量為 60,其中,C 40%,H 13.33%,其余是 N?;鸺痫w時,可以看到一級火箭冒出紅棕色氣體,這是為了保證貯箱的安全, 由保險門自動開啟排出部分高壓的氧化劑變化而來的。偏二甲肼的結構簡式 為 ,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43. 實驗室存放下列物質的方法分別是:白磷 ;金屬鈉 ; 44. 在面心立方金屬銅晶體中,每個晶胞所含銅原子數為 .; 45. O2 + , N2, NO, CN- 中互為等電子體的是 ; 46. 配置 FeCl2 溶液要用鹽酸而不是蒸餾水的原因 。 第 10 頁,共 11 頁 三、完成化學方程式(或離子方程式)(共 5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10 分) 47、以標準硫代硫酸鈉溶液測定溶液中的 I2 含量 ; 48、鉍酸鈉與 MnSO4 在稀硫酸介質中反應; 49、氧化鈷(III)被濃鹽酸溶解; 50、碘放入足量 NaOH 溶液中; 51. 硫化銅與稀硝酸共熱。 四、簡答題(共 4 小題,共 20 分) 52(4 分). 已知室溫下 H3PO4 的 Ka1 = 7.5×10-3 ,Ka2 = 6.2×10-8 ,Ka3 =2.2×10-13 , H2O 的 Kw = 1×10-14 。試解釋 NaH2PO4 溶液呈酸性,而 Na2HPO4 溶液呈堿性。 53.(4 分)什么是緩沖溶液?列舉 2 例說明你所知道的緩沖溶液體系。 54.(8 分)寫出下列物質的名稱和結構式 P4O10; H4P2O7; CrO5; B2H6 55.(4 分)Au 不溶于濃硝酸,但可溶于王水,請給出 Au 溶于王水的反應式, 并解釋王水能氧化 Au 的主要原因。 五、計算題(共 3 小題,共 30 分) 56.(12 分)298 K、標準壓力時,金剛石和石墨的熱力學數據如下: 石墨 金剛石 Sm 0 /J?K?mol-1 5.7 2.4 △cHm 0 / kJ?mol-1 (燃燒熱) -393.4 -395.3 (1) 在標準狀況下,石墨轉化為金剛石的△rGm 0 ; (6 分) (2) 判斷在常溫常壓下哪一種晶型穩定;(2 分) (3) 能否用升高溫度的方法使石墨轉化為金剛石?為什么?(4 分) 57.(10 分)在 298 K 時,將濃度均為 0.3 mol·dm-3 CdSO4、NiSO4 和 MnSO4 等 體積混合使總體積為 1 dm3 , 將 101 kPa、24.53 dm3 H2S 氣體通入到混合溶液中 形成飽和溶液(假定溶液體積不變)。 ① 欲使 Cd2+ 沉淀完畢而 Ni2+ 、Mn2+ 不沉淀,溶液的 H+ 濃度應控制在何范圍? ② 欲使 Cd2+ 、Ni2+ 沉淀完畢而 Mn2+ 不沉淀,溶液的 H+ 濃度應控制在何范圍? 已知:Ksp(CdS)≈10-29 ; Ksp(NiS)≈10-21 ; Ksp(MnS)≈10-15 ; H2S:Ka1≈10-7 ;Ka2≈10-15 58.(8 分)已知 ? ? (Fe3+ /Fe2+ ) = 0.77V, ? ? (Ag+ /Ag) = 0.799V;K 穩([Fe(CN)6]3- )≈10 42 , K 穩([Fe(CN)6]4- )≈10 35 ;Ksp,AgCl = 1×10-10 , ? ? (Ag + /Ag )= 0.799V。試通過計算說明 第 11 頁,共 11 頁 [Fe(CN)6]3- + Ag + Cl- ??? [Fe(CN)6]4- + AgCl 反應的自發性。 (假定除[Fe3+ ]、[Fe2+ ]和[Ag+ ]外,其它離子的濃度均為 1 mol/dm-3 ) 六、推斷題(10 分) 59. 化合物 A 是一種黑色固體,不溶于水、稀 HAc 及稀 NaOH 溶液中,而易溶 于熱 HCl 溶液中,生成一種綠色的溶液 B;如果溶液 B 與銅絲一起煮沸,即逐 漸生成土黃色溶液 C;若用較大量水稀釋溶液 C,生成白色沉淀 D。D 可溶于氨 水中生成無色溶液 E;無色溶液 E 在空氣中迅速變成蘭色溶液 F;往 F 中加入 KCN 時,生成無色溶液 G;往 G 中加入鋅粉則生成紅色沉淀 H;H 不溶于稀酸 或稀堿中,但可溶于熱 HNO3 中生成蘭色溶液 I;往 I 中慢慢加入 NaOH 溶液則 生成沉淀 J;將 J 過濾、取出后,強熱又得到原化合物 A。寫出 A~J 的化學式。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
|
上一篇文章: 2017年浙江師范大學864廣播電視藝術綜合考研大綱
下一篇文章: 2017年浙江師范大學872分析化學考研大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