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第 1 頁,共 4 頁 浙江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復試科目 考 試 大 綱 科目代碼、名稱: 604 高等教育學 適用專業: 040100 教育學(一級學科)-06 高等教育學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 (三)試卷題型結構(考試的內容比例及題型) 簡答題:4 小題,每小題 15 分,共 60 分 論述題: 2 小題,每小題 30 分,共 60 分 案例分析題:二選一作答,每題 30 分,共 30 分 二、考查目標(復習要求) 全日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復試科目《高等教育學》要求考生系統掌握高等教 育方面的基本理論,并能運用高等教育理論分析高等教育實踐問題。 三、考查范圍或考試內容概要 第二章 高等教育與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 1.高等教育與社會發展 2.高等教育與人的發展 3、高等學校主要社會職能 第三章 教育方針、教育目的和高校學校培養目標 1.高等教育學校培養目標 第四章 高等學校教育制度 1.高等學校的招生和就業制度 第五章 高等教育結構 1.高等教育的結構與功能 2. 我國高等教育結構的現狀及改革趨勢 第六章 高等學校的學生與教師 1. 大學生 2. 大學教師 第七章 高等學校的德育 1.高等學校德育的原則 第 2 頁,共 4 頁 2.高等學校德育的方法 第十一章 高等學校的教學過程與教學原則 1. 高等學校教學過程 2. 高等學校教學原則 第十二章 高等學校的教學內容 1. 學分制與學年制 2. 高校教學內容和方法 第十四章 高校學業成績評定 1. 檢查學生學業成績的方式方法 2. 學業成績評定 3. 成績檢查與評定后的質量分析與處理 第十五章 研究生教育 1. 研究生教育制度與機構 2. 學位制 參考教材或主要參考書: 1.《新編高等教育學》,潘懋元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年版。 四、樣卷 一、簡答題(共 4 小題,每小題 15 分,共 60 分) 1、高校德育主要方法都哪些? 2、高校主要的教學原則都哪些? 3、簡述大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 4、高校的職能都包括哪些? 二、論述題(共 2 小題,每小題 30 分,共 60 分) 1.高等教育大眾化對大學辦學的影響? 2.試論經濟發展與大學就業的關系,及對高等教育教學的影響? 三、案例分析題(二選一回答,計 30 分) 1.“你希望從老師身上學到什么東西?"結合高等教育理論分析。 近日,浙江大學學生會在網站上公布了教師和學生調查問卷的統計結果,在學生調查問 卷統計結果顯示,在“你希望從老師身上學到什么東西”的答案選項中,選擇“思考解決問 題的能力”占了6 0.8 5%;機能學院大二的一位男生認為,大學教師是擔當傳遞人類智 慧、知識發展的角色,但是在社會發展多元化的今天,知識、技術都在頻繁地更新換代,在 這種前提下教師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而不僅僅是知識。除此之外,他還提到教師 第 3 頁,共 4 頁 應該具備寬容、博大的胸懷,積極進取的精神面貌,教師本身具備的人格魅力和人文精神對 學生的感召力也是不容忽視的。 在“你認為老師應該怎樣吸引學生?”的答案選項中,選擇“揚灑個性,兼顧應試"的占 61.8%,在“你喜歡的上課氣氛是怎樣的”一題中,選擇“自由發言的輕松形式"占68%有 余。外語學院的兩位大三的女生也是這次評選活動的直接參與者。她們說,淵博的學識是優 秀教師的首選條件之一,其次是高度的責任感、注重與學生的平等交流等。相比之下,她們似 乎更在意教師扎實的學術功底,用她們自己的話來說:“只要能真正教給我們有用的東西,其它 的我們都不太在乎,畢竟人都有自己的個性?!?br/>2.不同時代不同國家女子生育狀況的比較。結合高等教育理論進行分析。 (資料節選自薛涌:《以婦女教育控制人口》,南方周末2006.08—03) 美國在1950年代嬰兒潮的高峰,一個婦女平均生3.5個孩子左右,到1970年代,這個 數字跌到了1.7左右,和中國推行計劃生育政策后的出生率大致相當,但人家并沒有計劃生育 政策。為什么呢?一大原因,在于1970年代是女權運動的高峰。年輕婦女不僅意識到了自己 的權利,掌握了避孕技術,而且獲得了大量上學和工作的機會。一系列統計數字表明,學歷越 高的婦女生孩子越少。比如,1994年美國平均每個婦女所生的孩子已經回升到兩個以上(這和 移民的生育行為有關,但仍低于2.1的人IZl替代水平),但有大學文憑的白人婦女,平均只生1.7 個。有大學文憑的黑人婦女則生得更少。 在中國周邊受儒家文化影響的社會,出生率就更低。以2000到2005年平均每個婦女一 生所生的孩子計,澳門為O.84,是世界最低;香港為O.94,為世界第二低;韓國為1.23,排 世界第七;日本為1.33,排在第21;新加坡為1.35,為世界第24。這些地區,全無計劃生育 政策。相反,政府想方設法鼓勵大家生育。但是,人家的生育率比中國計劃生育政策所創造 的低生育率還低得多,乃至促發了嚴重的社會危機。原因很簡單,婦女受教育的機會增高,+ 男女平等的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社會高度城市化,養育孩子的費用提高,同時經濟發展創 造了大量就業機會,越來越多的婦女選擇了自己的事業和經濟機會,放棄了生兒育女的傳統 職責。 戰后各國的人口與經濟發展,出生率會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婦女的教育程度的提高而降低 到我們目前人口的水準。這一規律幾乎放之四海而皆準,還沒有一個主要的國家和地區例外。 第 4 頁,共 4 頁 在中國也將不會例外。特別是韓國,在1 955到1 960年,每個婦女平均生6個孩予以上,比同 期中國的水平還高,但現在下降到了1.23,比我們計劃生育后的生育率低得多。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