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西安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 《工程力學》考試大綱 科目代碼:804 科目名稱:工程力學 第一部分 課程目標與基本要求 一、課程目標 “工程力學”是機械類和土木水利類學科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本課程主要考查考生對工程力學基本概念的理解; 對物系平衡以及對工程設計中有關構件的強度、剛度、穩定性等問題有明確的認識,掌握材料力學的基本概念、基本 定律及必要的基礎理論知識,應具備綜合運用工程力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考生 二、基本要求 充分理解和掌握工程力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熟練運用平衡的概念和強度、剛度、穩定性的理 論對相關力學問題進行分析。重點掌握:剛體及剛體系統的靜力平衡和拉壓、扭轉、彎曲的基本問題;會求解拉壓和 彎曲的超靜定問題;應力狀態和強度理論;組合變形;壓桿穩定。 第二部分 課程內容與考核目標 緒論:課程的目的與任務,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基本假設,桿件的基本變形。 靜力學: 第一章 靜力學公理和物體的受力分析 1、深入理解并掌握剛體和力等概念; 2、深入理解并掌握靜力學公理; 3、熟練掌握物體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圖。 第二章 匯交力系 1、理解并掌握平面匯交力系合成的幾何法和平衡的幾何條件; 2、平面匯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和平衡的解析條件、平衡方程; 第三章 力偶理論 1、深入理解并掌握力對點之矩; 2、了解平面力偶理論; 3、平面力偶系合成和平衡條件。 第四章 平面一般力系 1、深入理解并掌握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內一點簡化、力系的主矢和主矩、力系簡化的各種結果、平面任意力系 的平衡條件和平衡方程; 2、熟練掌握物體系統的平衡求解; 3、理解并掌握考慮摩擦時物體的平衡問題. 第五章 空間一般力系 1、理解并掌握空間匯交力系的合成和平衡條件; 2、熟練掌握力對點的矩和力對軸的矩; 3、了解空間任意力系向一點簡化和空間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 4、了解平行力系的中心與重心。 材料力學 第六章 軸向拉伸與壓縮 1、熟悉內力和應力(橫截面及斜截面上)的計算; 2、掌握軸向拉伸與壓縮時的變形計算; 3、了解材料的力學性質,塑性材料與脆性材料力學性能的比較; 4、熟練應用超靜定概念和簡單拉壓超靜定計算; 5、理解應力集中的概念; 6、掌握工程剪切、擠壓問題的實用計算方法。 第七章 扭轉 1、熟悉外力偶矩的計算,桿件扭矩和扭矩圖。純剪切,切應力互等,剪切虎克定律; 2、掌握圓軸扭轉時橫截面切應力,薄壁桿件的自由扭轉;強度條件應用的計算; 3、理解圓軸扭轉的扭轉角,單位長度扭轉角,抗扭剛度,剛度條件應用的計算。 第八章 彎曲內力 1、熟悉內力(剪力、彎矩)的計算及其內力圖的繪制; 2、會疊加法作彎矩圖的合理運用。 第九章 彎曲應力 1、了解平面彎曲的充要條件; 2、了解矩形截面梁最大彎曲切應力位置、方向和大小。 3、掌握梁的正應力和剪應力的計算及其強度條件; 第十章 彎曲變形與簡單超靜定梁 1、熟悉小變形撓曲線微分方程及其積分; 2、會用疊加法求簡單結構在特定截面的撓度和轉角; 3、掌握梁的剛度校核; 4、熟悉簡單超靜定梁的解法與計算。 第十一章 應力狀態與強度理論 1、理解應力狀態,主方向、主截面、主應力和最大切應力的概念; 2、會平面應力狀態的應力分析; 3、理解三向應力狀態的基本概念,主應力和最大剪應力; 4、了解廣義胡克定律; 5、掌握四個常用強度理論的概念。 第十二章 組合變形 1、了解偏心拉、壓問題; 2、掌握拉伸(壓縮)與彎曲的組合的強度計算; 3、掌握扭轉與拉壓以及扭轉與彎曲的組合的強度計算。 第十三章 壓桿穩定 1、了解臨界載荷和臨界應力,細長壓桿臨界力的歐拉公式,歐拉公式的適用范圍; 2、掌握細長壓桿臨界力的計算; 3、熟悉壓桿穩定的實用計算; 4、壓桿穩定性的應用分析。 附錄 截面幾何性質: 1、了解靜矩和形心,平面組合圖形的靜矩和形心; 2、了解慣性矩,慣性積,移軸公式,組合截面的慣性矩和慣性積; 3、了解主慣性軸、主慣性矩、形心主慣性軸和形心主慣性矩的概念。 第三部分 有關說明與實施要求 1、考試目標的能力層次的表述 本課程對各考核點的能力要求一般分為三個層次用相關詞語描述: 較低要求——了解;一般要求——理解、熟悉、會;較高要求——掌握、應用。 2、命題考試的若干規定 (1)本課程的命題考試是根據本大綱規定的考試內容來確定的,根據本大綱規定的各種比例(每種比例規定可有 3 分 以內的浮動幅度,來組配試卷,適當掌握試題的內容、覆蓋面、能力層次和難易度)。 (2)題型及各部分考題所占分數大致如下: 簡答題(3~4 個小題,共 20 分):主要考察工程力學的基本方法和簡單計算,以簡單計算題為主 計算題(3~4 個大題,共 70~80 分):主要考察工程力學的計算能力,主要章節每章各一題。 綜合題(2~3 個大題,共 50~60 分):主要考察工程力學的綜合計算能力,應有一定的難度和覆蓋面。 (3)其難易度分為易、較易、較難、難四級,每份試卷中四種難易度,試題分數比例一般為 2:3:3:2。 (4)試卷中對不同能力層次要求的試題所占的比例大致是:“了解(知識”占 15%,“理解(熟悉、能、會)”占 40%, “掌握(應用)”占 45%。 (5)考試方式為閉卷筆試??荚嚂r間為 180 分鐘,試題主要測驗考生對本學科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 握的程度,以及運用所學理論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試題要有一定的區分度,難易程度要適當。一般應使本學科、 專業本科畢業的優秀考生能取得及格以上成績。 參考書目 1. 莫宵依主編《工程力學》(第二版),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 2. 范欽山主編,《工程力學 靜力學和材料力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單輝祖、謝傳鋒編,《工程力學 靜力學與材料力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