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中央民族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科目考試大綱 科目代碼:440 科目名稱:新聞與傳播專業基礎 I.考查目標 新聞與傳播專業基礎考試內容涵蓋中外新聞傳播史、新聞學理論、傳播學理論、廣告學概論、 廣播電視概論與新媒體概論等學科基礎課程。要求考生系統掌握新聞學基本概念與理論、傳 播學基本概念與理論,熟悉廣告學基本概念與理論、廣播電視與新媒體的相關知識,了解基 礎的傳播學研究方法,能夠運用所學知識、理論和方法分析、判斷和解決有關理論問題和實 際問題。 II.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一)必答題為90分,各部分內容所占分值為: 1.新聞學歷史、基本概論與理論約為30分。 2.傳播學歷史、基本概念與理論約為30分。 2.廣告學基本概念與理論約為10分。 3.新媒體傳播約為20分。 (二)選答題為60分,考生須在三道試題中選取二道作答。三道題分別考查新聞傳播學、廣 告學和新媒體傳播的內容??忌舳囝}做答,按成績低的2題計入總分。 四、試卷題型結構 (一)名詞解釋題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二)簡答題4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 (三)分析論述題3道題(三題中選做二題),每小題30分,共60分。 Ⅲ.考查范圍 第一部分:新聞史與新聞學基礎理論 【考查目標】 1. 了解中外新聞業的發展歷史。 2. 掌握新聞學的基本知識、概念與理論。 3. 能夠運用新聞學的基本概念與理論分析現實問題。 一、西方新聞業歷史 1.西方報紙發展的三個階段 2.世界主要通訊社 3.世界主要報紙 4.世界主要廣播電視機構 5.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 6. 1996年美國新電信法的影響 7.19世紀中葉開始的大眾化傳媒時代 8.2010年以來世界主要國家媒體發展的情況 二、中國新聞業歷史 1.古代的邸報 2. 19世紀上半葉西方報刊在中國的簡單情況 3. 解放前中國的主要民營商業報紙 4. 1949年前中國國民黨的主要傳媒 5. 1949年前中國共產黨的代表性傳媒 6. 1949年后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改革的基本情況 7.四級辦廣播電視 8.西新工程 9.中國傳媒媒體融合的情況 三、新聞學基本概念與理論 1.新聞的定義與新聞要素 2.新聞本源 3.新聞與信息 4.新聞與宣傳 5.新聞與輿論 6.新聞價值 7.新聞真實 8.新聞客觀性原則 9. 新聞框架與新聞選擇 10. 新聞媒體的社會功能 11. 新聞出版自由 12. 新聞職業道德與職業規范 13. 新聞專業主義 14. 中國新聞事業工作的基本原則 15. 新聞制度相關理論(威權主義理論、自由主義理論、社會責任理論) 第二部分:傳播學基本概念與理論 【考查目標】 1.準確識記傳播學理論及歷史的基本概念。 2.正確理解傳播學基礎理論的內涵。 3.能夠運用傳播理論分析現實的傳播問題與傳播實踐。 一、傳播學簡史與學派 1.傳播學形成的社會條件 2.傳播學發展歷史中的重要人物 3.傳播學的經驗學派 4.傳播學的批判學派 5.傳播學的技術學派 二、傳播學的研究對象 1.傳播的定義和特點 2.傳播與信息 三、人類傳播的符號與意義 1.符號 2傳播過程中的意義 3.象征性社會互動與傳播 4.編碼與解碼 四、人類傳播的過程與系統結構 1.傳播過程的構成要素 2.幾種主要的傳播過程模式 五、人類傳播類型 1.人內傳播 2.人際傳播 3.群體傳播 4.組織傳播 5.大眾傳播 六、傳播效果研究 1.傳播效果研究的歷史與發展 2.大眾傳播的宏觀社會效果 七、受眾理論 1.作為市場的受眾 2.作為權利主體的受眾 3.作為用戶的受眾 4.作為粉絲的受眾 5.受眾的“使用與滿足”理論 八、傳播學研究方法 1.質化研究與量化研究 2.抽樣調查法 3.內容分析法 4.實驗法 5.深度訪談法 第三部分:新媒體傳播的基礎知識 【考查目標】 1.準確識記新媒體傳播的基本原理。 2.正確理解新媒體傳播的特性與社會影響。 3.能夠運用新媒體傳播的知識分析現實的新媒體問題。 一、新媒體傳播的技術知識 1.Web1.0概念及指涉技術 2.Web2.0概念及指涉技術 3.Web3.0概念及指涉技術 4.新傳播技術的概念與含義(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移動終端等) 二、新媒體傳播原理 1.自組織傳播原理 2.六度分隔原理 3.長尾效應 三、新媒體傳播屬性 1.技術平臺屬性 2.信息渠道屬性 3.經營平臺屬性 4.虛擬社會屬性 四、新媒體與傳統媒體 1.媒介融合 2.數據新聞 3.公民新聞與自媒體 4.新媒體對傳統新聞生產流程的影響 5.當前的傳媒格局變革 6.傳統媒體的轉型出路 五、網絡傳播效果 1.網絡互動與網絡交往 2.網絡輿論的形成 3.網絡社區與虛擬社群 4.新媒體事件內涵與類型 5.網民素養 六、新媒體與社會 1.網絡社會與信息社會 2.網絡文化與亞文化 3.網絡表達的規制 4.新媒體與社會認同 5.新媒體與社會治理 第四部分:廣告學基本概念與理論 【考查目標】 1.準確識記廣告學的基本知識。 2.正確理解廣告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 3.能夠運用廣告學的基本理論分析廣告理論與實踐問題。 一、廣告環境與廣告市場 1.廣告傳播的宏觀環境 2.廣告傳播的市場環境 3.品牌戰略 4.產品營銷的周期與傳播環境 二、廣告與市場調研 1.廣告策略基礎 2.廣告調研的基本理論與手段 3.定量和定性研究 4.廣告效果測量 三、消費者研究 1.目標消費者 2.消費者洞察 3.消費者中心論 四、整合營銷傳播 1.整合營銷傳播的基本理論 2.4P到4C到4R 3.整合營銷傳播的步驟 4.營銷即傳播的意義 五、數字時代的廣告營銷傳播 1.網絡廣告的基本特征 2.精準營銷與口碑營銷 3.社會化營銷 4.搜索引擎營銷 5.移動營銷 六、公關與廣告營銷傳播 1.品牌公關的基本理論 2.品牌公關策略 3.媒介公關 4.危機公關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