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2017 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 《遺傳學》考試大綱 注意:本大綱為參考性考試大綱,是考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內容。 遺傳學是研究遺傳與變異的一門課程,是生物學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理論課。因本門 課程與其它課程聯系密切,而且其理論較深、涉及面廣,實踐性強,發展又較快,已經成為 生物學中的帶頭學科。 第一部分 孟德爾定律 第一節 分離定律 一、 孟德爾實驗前的選材及實驗的全過程 二、 孟德爾的假設及驗證方法 三、 分離比實現的條件 四、 概括分離定律 第二節 自由組合定律 一、 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過程 二、 孟德爾對自由組合的解釋 三、 多對基因的自由組合 四、 對育種實踐的啟示 五、 自由組合的實質 第三節 遺傳學數據的統計處理 一、 加法法則和乘法法則內容及二個法則在遺傳學中的具體應用 二、 特定基因型、表現型出現的概率 三、 二項式展開 四、 卡平方檢驗的基本方法及適合度測定 第四節 孟德爾遺傳與人類疾病 一、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二、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三、 X 連鎖顯性遺傳 四、 X 連鎖隱性遺傳 五、遺傳病在系譜中的表現特點 第二部分 遺傳的染色體學說 第一節 染色體 一、 染色體的形態、結構、數目 二、 染色體組及組型(核型);研究染色體的時期 三、 染色體的超微結構 第二節 細胞分裂 一、 減數分裂的主要過程中,染色體所發生的各種變化 二、 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的遺傳學意義 第三節 染色體周史 動物(及人類)的配子發生;高等植物的配子發生;鏈孢霉的生活史; 2 受精過程的遺傳學意義 第四節 遺傳的染色體學說 第三部分 孟德爾遺傳的拓展 第一節 環境的影響和基因的表型效應 一、 環境與基因作用的關系 二、 性狀的多基因決定 三、 基因的多效性 四、 表現度和外顯率 五、 擬表型 第二節 顯隱性關系的相對性 第三節 致死基因 第四節復等位現象 第五節非等位基因間的相互作用 一、 互補基因 二、 修飾基因 三、 上位效應 第四部分 遺傳的分子基礎 第一節 DNA 作為遺傳物質的直接和間接證據 第二節 DNA 的分子結構與復制 第三節 基因的本質 一、 基因與 DNA 二、 生化突變型與一個基因一個酶假說 三、 人的先天代謝缺陷 四、 基因的精細結構 五、 基因的近代概念 第五部分 性別決定和伴性遺傳 第一節 性染色體決定的性別 一、 性染色體 二、 性別由性染色體差異決定 第二節 伴性遺傳 一、 果蠅的伴性遺傳 二、 高等植物的伴性遺傳 三、 雞的伴性遺傳 第三節 遺傳的染色體學說的直接證明 第四節 其它類型的性別決定 第五節 人類的性別畸形 第六節 基因與性別決定 第六部分 連鎖交換和連鎖分析 第一節 連鎖與互換 一、 連鎖與互換的現象 二、 基因重組的現象和重組值的測定方法 三、 兩點測驗法作圖 四、 三點測驗法作圖 五、 重組與交換的關系 3 六、 并發率和干涉 七、 孟德爾研究的 7 對相對性狀 第二節 真菌的遺傳學分析 一、 四分子及四分子分析 二、 著絲粒作圖 三、 鏈孢霉的連鎖分析及作圖 第三節 連鎖分析與人基因的診斷和定位 一、 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 二、 基因鏈鎖和基因診斷 三、 家系連鎖分析與基因定位 第四節 染色體遺傳機制在理論和實踐上的意義 第七部分 細菌和噬菌體的重組和連鎖 第一節 細菌的遺傳分析 第二節 噬菌體的遺傳分析 第八部分 數量性狀遺傳 第一節 多基因假說 第二節 數量性狀的研究方法:平均數;方差;標準誤;遺傳力的估算 第三節 近親繁殖和雜種優勢 第九部分 染色體畸變 第一節 染色體結構畸變 一、 染色體結構畸變的主要種類 二、 平衡致死系 三、 染色體結構畸變的產生機理及主要遺傳學效應 四、 染色體結構畸變在育種中的應用 第二節 染色體數目畸變 一、 染色體數目畸變的主要種類 二、 多倍體的誘發及多倍體的實踐應用 三、 非整倍體變異及形成機制 四、 各種數目畸變的減數分裂行為 五、 數目畸變的主要遺傳學效應 第十部分 基因突變 第一節 基因突變 一、 基因突變的表型特征 二、 突變發生的時期及突變的主要特性 三、 突變率 四、 自發突變的原因 第二節 突變的檢出 第三節 誘發突變 一、 幾種誘發突變的因素及產生的遺傳學效應 二、 誘變在育種中的應用 第四節 突變的分子基礎 一、 幾種誘變劑的誘變機理及誘變后的遺傳學效應 二、 基因突變與氨基酸順序 第十一部分 重組與修復 4 第一節 重組的分子基礎 一、 基因重組的可能機理 二、 基因轉變 三、 遺傳重組的分子基礎 第二節 轉座遺傳因子 一、 玉米的控制系統 二、 各類生物中的轉座因子 三、 轉座機理 第三節 DNA 損傷的修復 一、紫外線照射對 DNA 的損傷 二、光復活和暗復活 三、重組修復 四、DNA 損傷的修復途徑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