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昆明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法學綜合二》考試大綱 第一部分 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立法學部分,約占 40%。 法理學部分,約占 60%。 四、試卷題型結構 試卷題型結構為: 概念辨析題 約 30 分 簡答題 約 30 分 材料分析題 約 30 分 論述題 約 60 分 合計 150 分 第二部分 考察的知識及范圍 立法學 緒論 立法學概述 掌握立法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范圍;了解立法學的產生和形 成;了解立法學在法學體系中的地位及學習和研究立法學的意義。 第一編 立法理論 第一章 立法的概念、本質和作用 掌握立法的概念、特點和分類;掌握立法的本質與法的形成; 掌握立法的職能與作用。 第二章 立法的歷史發展 掌握立法的產生的條件;了解不同歷史類型國家立法的發展; 掌握從古代立法到近現代立法發展的若干規律 。 第三章 立法原則和立法的指導思想 掌握法律原則與立法原則的關系、立法原則與立法指導思想的 聯系與區別、立法原則的作用;掌握我國立法的指導思想;掌握我國 的法定立法原則。 第四章 立法與利益 掌握法與利益的一般關系;掌握立法中的利益選擇和協調;了 解利益群體的概念及其影響立法的主要方式,了解利益群體對立法的 游說活動的弊端及其規制。 第五章 立法民主化與公眾參與立法 了解立法的民主化及其理論;了解我國立法民主化基本概況; 了解我國公民參與立法的形式;了解公布法律草案征求意見。 第二編 立法制度 第六章 立法主體 掌握立法主體的概念、分類;掌握我國的立法主體;掌握立法 機關的功能;掌握我國的立法機關。 第七章 立法體制 掌握立法體制的含義;掌握立法體制與立法體系、立法權歸屬、 立法事項之間的關系;掌握決定立法體制的因素;了解立法體制的分 類;掌握授權立法;掌握我國現行的立法體制。 第八章 立法效力 掌握法律效力和立法效力的概念;掌握法的效力位階和立法效 力的裁決;掌握立法中的法的溯及力。 第九章 立法程序 掌握立法程序的概念、種類和階段;掌握提出法律案、審議法 律案、表決法律案、公布法律;了解制定行政法規和規章的程序;了 解制定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程序。 第三編 立法過程 第十章 立法預測、立法規劃與立法決策 了解立法預測、立法規劃、立法決策。 第十一章 立法協調 掌握立法協調的含義及其必要性;掌握立法過程中的立法協 調;掌握立法聽證制度。 第十二章 立法的解釋與修正 掌握立法解釋的含義、分類,掌握立法解釋的意義,了解我國 的立法解釋狀況;掌握法的修改與補充的含義、特征,掌握法的修改 與補充其意義,掌握法的修改與補充的權限、程序和方式;掌握法的 廢止的概念,掌握法的廢止的意義,掌握法的廢止的權限、程序和方 式;掌握規范性文件系統化的方式——清理、匯編和編纂。 第十三章 立法監督 掌握立法監督的概念、特征和意義,了解立法監督的模式;掌 握我國的立法監督體制;掌握我國立法監督制度的不足及其完善。 第四編 立法技術 第十四章 立法與法律淵源、法律體系和法律規范 掌握立法的內部協調;掌握法律規范的邏輯結構,掌握法律規 范的邏輯結構在立法中的表達方式;掌握立法與法律規范的分類;掌 握立法中的專門化規范。 第十五章 規范性文件的結構與形式 掌握規范性文件的結構與形式的三個方面,了解規范性文件的 結構類型;了解規范性文件的名稱;掌握規范性文件的整體結構和形 式要件。 第十六章 立法語言 掌握立法語言的概念、地位與作用;了解立法語言的風格;掌 握立法語言的使用規則。 法理學 第一編 法學導論 第一章 法學 掌握法學的研究對象;了解法學的歷史;掌握法學與相鄰學科 的關系;掌握法學的研究方法;掌握法學教育與法律人才素質的養成。 第二章 法理學概述 掌握法理學的對象與性質;了解中國法理學的歷史沿革、體系 及其未來;掌握學習法理學的意義和方法。 第三章 馬克思主義法學的產生與發展 了解馬克思主義法學的形成與發展、列寧對馬克思主義法學的 繼承與發展、馬克思主義法學中國化的進程。 第二編 法的本體 第四章 法的概念 掌握“法”概念的語義分析;掌握法的本質、法的基本特征與 法的作用。 第五章 法的淵源、分類和效力 掌握法的淵源的含義、類別;掌握當代中國法的淵源;掌握法 的分類;掌握法的效力。 第六章 法的要素 掌握法的要素的含義及其分類;掌握法律概念、法律規則與法 律原則。 第七章 法律體系 掌握法律體系的概念、特點、法律體系與相關概念之異同;掌 握法律部門及其劃分;掌握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 第八章 權利和義務 了解歷史上的權利觀和義務觀;掌握權利和義務的概念、 權 利和義務的分類、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第九章 法律行為 掌握法律行為的界定及其基本特征;掌握法律行為的結構;掌 握法律行為的分類。 第十章 法律關系 掌握法律關系的概念和分類;掌握法律關系的主體和客體;掌 握法律關系的形成、變更與消滅。 第十一章 法律責任 掌握法律責任的定義和本質;掌握法律責任的構成和分類;掌 握法律責任的認定與歸結;掌握法律責任的承擔。 第十二章 法律程序 掌握法律程序的內涵;掌握正當法律程序的構成要件及其價 值。 第三編 法的起源和發展 第十三章 法的歷史 掌握法的起源的一般規律、法與原始習慣的區別;掌握法的歷 史類型的概念及其更替規律;了解奴隸制法律制度、封建制法律制 度、資本主義法律制度、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法律制度的特點;掌握 法系的概念、兩大法系的異同。 第十四章 法律演進 掌握法律演進與法律發展的內涵、法律演進的類型;掌握法律 演進的基本規律;掌握法律發展的三種途徑——法律繼承、法律移植 與法制改革。 第十五章 全球化與法律發展 了解全球化的內涵以及各種全球化理論;掌握全球化下的法律 發展趨勢。 第四編 法的運行 第十六章 法的制定 掌握立法的概念、特征、立法體制、立法過程和立法程序、立 法的原則。 第十七章 法的實施 掌握守法的含義、特征,掌握守法的根據和理由,掌握守法的 條件;掌握執法的概念、特征、類別與原則;掌握司法的概念、特征、 我國的司法體系與司法原則。 第十八章 法律職業 掌握法律職業的概念、特征;了解法律職業的形成;掌握法律 職業技能與倫理;了解法律職業制度。 第十九章 法律方法 掌握法律方法的內涵與內容;掌握法律推理的概念,掌握形式 推理與辯證推理;掌握法律解釋的含義與我國法律解釋權限的劃分, 法律解釋的方法,我國法律解釋的原則;了解法律論證。 第五編 法的價值 第二十章 法的價值概述 掌握法的價值的概念、法的價值體系;掌握法的價值的沖突與 整合。 第二十一章 法的基本價值 掌握秩序的含義以及法對秩序的維護作用;掌握自由的含義以 及法對自由的確認和保障;掌握效率的含義、效率與公平的關系以及 法對效率的促進作用;掌握正義的內涵以及法對正義的實現作用。 第二十二章 法與人權 掌握人權的含義、價值;了解中國社會主義人權綱領;掌握法 對人權的保護。 第六編 法與社會 第二十三章 法與政治 掌握法與政治的基本關系;掌握法與國家的基本關系;掌握執 政黨的政策與法律的關系;掌握民主與法治的關系。 第二十四章 法與經濟 掌握法與生產方式的一般關系;掌握法與市場經濟的關系;掌 握法在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中的作用;了解法與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關 系。 第二十五章 法與文化 掌握法與文化的一般原理;掌握法與道德的聯系與區別;掌握 宗教與法的關系,了解我國法律對宗教信仰自由的保護;掌握法律文 化的概念,掌握法律文化的構成、作用。 第二十六章 法治與社會建設 掌握法治的概念;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