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昆明理工大學2020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
《細胞生物學》考試大綱
第一部分 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滿分為150分)
1、基礎知識 約60%
2、綜合能力 約40%
四、試卷的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 約 20%
簡答題 約 40%
問答題 約 40%
第二部分 考察的知識及范圍
1. 細胞生物學發展歷史
1.1. 了解細胞的發現,細胞學說的創立及其內容要點和意義
1.2. 了解細胞學經典發展時期:原生質理論的提出,細胞分裂和細胞器的發現,細胞學的建立
1.3. 了解實驗細胞學時期:細胞遺傳學、細胞生理學、細胞化學
1.4. 了解細胞生物學的形成和當前與今后的發展方向--分子細胞生物學
2. 細胞的基本結構與化學組成
2.1. 細胞的形態結構
了解形狀、大小和種類的多樣性
理解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掌握動物細胞的一般結構模式
掌握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主要結構差別
2.2. 細胞的化學組成及其意義
了解元素:主要元素、元素分類
掌握有機小分子:小分子糖類、氨基酸、核苷酸、脂質
掌握大分子:核酸、蛋白質、大分子多糖
掌握水、無機鹽和離子
2.3. 掌握細胞的共性,細胞形態結構和化學組成與功能的相關性
附:了解關于病毒與細胞的區別
3. 細胞生物學研究技術和基本原理
3.1. 觀察細胞形態結構的技術方法和儀器
3.1.1.光學顯微技術
了解普通復式光學顯微鏡:掌握分辨率及計算公式,像差與復合透鏡
了解觀察樣品的一般制備:固定、切片、染色
了解熒光顯微鏡與觀察樣品的熒光染色
了解暗視野顯微鏡:聚光器,分辨率
了解相差顯微鏡:用途、特有裝置(光欄、相版),原理
了解干涉顯微鏡:用途、特有裝置 干涉器
了解激光共聚焦掃描顯微鏡及其原理、用途
了解計算機等技術在光學顯微技術中的應用
3.1.2.電子顯微鏡技術
了解透射電鏡:基本構造,成像原理,分辨率;超高壓電鏡
了解透射電鏡觀察樣品制備:超薄切片技術,負染色和暗視場制片術冰凍劈裂一復型技術和金屬投影技術
了解掃描電鏡和隧道電鏡及其原理和用途
3.2. 細胞化學組成及其定位和動態分析技術
理解細胞和細胞器的分離:如勻漿和差速離心技術等
理解基本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技術
理解細胞化學、免疫熒光細胞化學、細胞光度和流式細胞分離技術
了解電鏡細胞化學和電鏡免疫細胞化學技術
了解顯微放射自顯影、分子原位雜交
3.3. 了解細胞培養、細胞工程、顯微操作、活體染色等技術方法
4. 細胞器的結構與功能
4.1. 內膜系統的概念及其組成成員
4.2. 內質網
4.2.1.掌握內質網的形態結構特征和類別(粗面內質網和光面內質網)
4.2.2.理解掌握粗面內質網的主要功能
掌握按信號肽假說參與分泌蛋白和溶酶體酶等蛋白合成.
掌握蛋白質的修飾(包括N-連接糖基化、酰基化等)和正確折疊
4.2.3.掌握光面內質網的功能:膜脂類和甾類激素合成、胞質溶膠Ca2+水平調節、解毒和參與糖元合成與分解等
4.3. 高爾基體
4.3.1.掌握高爾基體的形態結構特點,結構分區,及各區的標志性酶
4.3.2.掌握高爾基體的功能
蛋白質的修飾和加工:O-連接糖基化與磷酸化和硫酸化;N-連接糖基化的改
4.4. 溶酶體
4.4.1.掌握溶酶體的形態結構及化學組成特點
4.4.2.掌握溶酶體的功能
溶酶體的基本功能-消化作用及溶酶體的亞類劃分
溶酶體在自噬中的作用
溶酶體的其他功能 ,
4.4.3. 了解溶酶體的發生
4.5. 微體
4.5.1.掌握微體的兩種類型及其共同的形態結構和酶特征
4.5.2.理解過氧物酶體的酶特點和功能-解毒作用,植物光呼吸中的乙醇酸
代謝
4.5.3.掌握乙醛酸循環體的酶特點和功能-參與種子萌發中的糖異生作用
4.5.4.了解關于微體的發生問題
4.6. 線粒體
4.6.1.掌握顯微形態特征和主要功能概要
4.6.2.掌握超微結構與功能定位及各部的結構和化學的組成特點
4.6.3.理解內膜進行能量轉化(氧化磷酸化)的分子和超分子結構基礎與轉化機制
4.7.葉綠體
4.7.1.掌握葉綠體的顯微形態特征和超微結構
4.7.1.1.顯微形態特征
4.7.1.2.超微結構:
類囊體(片層系統):基粒類囊體(附基粒概念)、基質類囊體、基質(內腔)
4.7.2.理解掌握葉綠體的主要功能-光合作用概要:
總反應;階段及亞階段劃分(光反應:原初反應→電子傳遞→ATP合成;暗反應:卡爾文循環);反應定位
4.7.3. 理解掌握類囊體膜進行光反應(光合磷酸化)的分子和超分子結構基礎和反應過程
4.8. 線粒體和葉綠體的半自主性
4.8.1.掌握半自主性的主要表現
4.8.2.理解細胞質合成的線粒體葉綠體蛋白之轉運機制。附:分子伴娘概念
4.8.3.了解線粒體和葉綠體的繁殖方式
4.9.了解廣義和狹義的細胞骨架概念
4.10.微絲
4.10.1.掌握微絲的形態結構及構成微絲的分子--肌動蛋白
4.10.2.掌握微絲的組裝和解聚、永久性微絲與暫時性微絲
4.10.3.掌握微絲結合蛋白
4.10.4.理解橫紋肌纖維(細胞)中的微絲系統與肌肉收縮機制
4.10.5.掌握非肌肉細胞中微絲的特點和功能:微絨毛中的支架作用、胞質流動和細胞移動中的作用、胞質分裂中的收縮環作用、細胞連接中的作用(附著帶、應力纖維)
4.10.6.掌握微絲的特異性破壞藥物和穩定藥物
4.11.微管
4.11.1掌握微管的形態結構和微管的種類及分布
4.11.2掌握微管蛋白和微管結合蛋白
4.11.3掌握微管的組裝、去組裝與微管組織中心,微管的“滑車”現象,永久性微管和暫時性微管
4.11.4理解微管的功能
4.11.5掌握微管的特異性藥物和微管組成的細胞器
4.12.中間纖維
4.12.1. 掌握中間纖維的一般形態和類型及類型的細胞特異性
4.12.2. 理解中間纖維蛋白分子的一般結構模式及中間纖維的組裝
4.12.3. 了解中間纖維結合蛋白
4.12.4. 理解中間纖維的功能:支架和連接作用;信號傳遞和基因表達等方面的可能作用。
4.13. 核糖體
4.13.1.掌握核糖體的形態結構、類別和構成分子及解離和重組裝等研究結果。
4.13.2.掌握核糖體的功能部位及其在蛋白質合成中的作用:mRNA結合部
位、P位、A位、肽酰基轉移酶部位、G因子部位、E位。
附:核酶概念
了解作用于核糖體的蛋白質合成的抑制劑
理解多聚核糖體在蛋白合成中的意義和核糖體循環
5. 細胞基質與功能
5.1. 細胞外基質
掌握概念和功能意義概要
5.1.1.理解掌握動物細胞的胞外基質
5.1.1.1.膠原纖維:類型及分子結構和纖維特征;合成、修飾、組裝和交聯;功能
5.1.1.2.彈性(彈力)蛋白纖維:結構特點、分布和功能
5.1.1.3.氨基聚糖:分子結構特點;種類;特性和功能意義;透明質酸的特殊功能意義
5.1.1.4.蛋白聚糖:分子結構特點;與透明質酸為軸的更大復合結構;功能意義(包括參與構成基底膜)
5.1.1.5.層粘連蛋白和纖粘連蛋白:結構特點、功能意義
5.1.1.6.胞間粘連分子:依賴于Ca2+的,不依賴于Ca2+的;功能意義
5.1.2.掌握植物細胞的胞外基質-細胞壁:成分、結構和功能概況
5.2. 細胞質基質的概念和功能
5.2.1.掌握關于細胞質基質的不同概念和結構問題
5.2.2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