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一、培養目標
為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信息與通信工程領域的科學研究、工程技術專門人才和高等學校師資力量。具體要求如下:
1.進一步學習、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理,逐步樹立無產階級世界觀,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德良好,服從國家分配,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服務。
2.在信號理論、通信系統方面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系統的專門知識和必要的實驗技能,熟悉所從事研究方向的科學技術的發展動向,掌握一門外國語,能熟練地進行專業閱讀并能撰寫論文摘要,具體從事本學科領域內科學研究,及教學工作的能力或獨立從事實際工作的專門技術水平,具有實事求是,嚴謹的科學作風。
3.身體健康。
二、研究方向
本專業目前有下列研究方向:
1.時頻信號分析與自適應信號處理
2.圖像分析、處理與識別
3.語音信號分析、處理與識別
4.音頻、視頻信號數據壓縮技術
5.移動通信及無線接入系統
6.寬帶及超寬帶技術
7.天線與電波傳播
8.陣列信號處理
9.科學可視化與虛擬現實技術
10.光纖通信、衛星通信及寬帶傳輸技術
將根據信息工程的需要,科學技術的發展增設其他研究方向。
三、學習年限
本專業學習年限一般為二年半至三年。
四、培養方式
1.導師應根據本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則,從每個碩士生的具體情況出發,在碩士生入學后1周內,制訂出碩士生的培養計劃。
2.對碩士生的培養采取課程學習和論文工作并重的方式,兩者工作時間均不得少于一年。
3.整個培養過程應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方針,使碩士生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生產實踐知識和實驗技能。
4.在指導上采取導師負責和課題組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方法。
5.碩士生的學習應加強自學,教師的作用在于啟發他們深入思考與正確判斷,培養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6.加強政治思想工作和道德品質的教育,碩士生應認真參加政治理論和時事政策的學習,積極參加公益活動。
7.碩士生不安排體育課,但應安排適當的體育鍛煉時間。
五、課程學習
本專業的性質屬于信息科學部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其基礎理論課和專業課,側重于信息的獲取、處理與傳輸。
碩士生課程分學位課和選修課兩類。本專業的學位課為:
1.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1學分(必修)
2.自然辯證法概論2學分(必修)
3.第一外國語(英語)4學分(必修)
4.數理統計2學分
5.隨機過程2學分
6.線性空間與矩陣分析3學分
7.數字信號處理(II)3學分
8.數字圖象處理3學分
9.信息論與編碼3學分
10.信號檢測與估值3學分
11.天線與無線電波傳播3學分
各選修課的學分為2~3學分,可在全校范圍內任選課程。
碩士生必須根據培養計劃通過考試或考查完成26學分的課程學習,以及4學分的必修環節。其中講座環節2學分,實踐環節2學分。“學科講座”要求碩士生在全校范圍內選聽講座8次,完成后記1學分。每個碩士生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至少選聽一個系列專題講座,完成后記1學分。(每個系列專題講座由5個以上講座組成)
碩士生期間超修的研究生課程且滿足本學科博士生培養方案者,博士生期間承認其學分。
六、學位論文工作
論文工作是碩士生培養工作的重要環節。
1.碩士生在論文開始前要進行文獻閱讀和綜述,生產實際的調查研究,并最遲在第三學期末提出學位論文的選題報告,經導師同意和系或課題組審定確認后,制訂論文工作計劃,開展研究工作。
論文選題必須結合國民經濟的需求或學科發展的需要。
2.論文必須由碩士生在導師指導、課題組的幫助下獨立完成,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的精神進行評審和答辯。
七、專業生產實踐
碩士生對本專業(特別對本研究方向)的生產實際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必須規定一段時間對本專業的生產實踐進行學習和調查研究??己撕细窈笥?/span>2學分。
八、治學態度和工作作風
在整個培養過程中,包括課程學習、論文準備、生產和教學實踐,特別是在論文工作中,都要注意培養碩士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誠實、嚴謹的工作作風和謙虛、誠摯的合作精神。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