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高水平綜合素質的控制科學與工程領域的高級專門人才。取得本專業工學碩士學位的畢業生,能勝任本專業及相關學科領域的科學研究、大學教學、技術開發及工程管理等方面工作。具體要求如下:
1.進一步學習和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原理,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尊敬師長,團結同志,品德良好,服從國家需要,積極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2.在先進控制系統與技術、自動控制理論、工業控制、人工智能、模式識別、計算機應用、信息與信號處理、系統工程、網絡安全、系統設計與仿真、檢測技術等方面,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具有系統設計和技術開發的能力,具有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熟悉所從事研究方向的最新科技發展動態;至少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閱讀和翻譯專業文獻,能用外語撰寫科技論文,并具有較強的外語會話能力。
3.具有實事求是、科學嚴謹的工作作風及協作、奉獻、勇于探索的精神,在實際工作中勇于承擔責任,勇于解決科學技術難題。
4.積極參加體育鍛煉,身體健康。
二、研究方向
本學科的研究方向有如下方面:
1.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多傳感信息融合理論與應用、非線性控制系統的頻率分析與綜合理論、智能決策支持理論與應用、控制理論及應用、復雜系統的故障檢測與診斷、隨機控制與自適應控制、過程工業的綜合自動化(檢測、控制與管理)、多智能體理論與技術、先進機器人控制與智能機器、飛行器制導與控制。
2.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智能檢測與智能信息處理、虛擬儀器與軟測量技術、嵌入式系統與智能儀器儀表、無接觸圖像測量與模式識別、現場總線技術及應用、基于Internet遠程測控技術、基于DSP、FPGA、ASIC的EDA及SOC技術、智能控制理論及其應用、智能交通系統、虛擬現實與可視化仿真、過程控制與應用、飛行器控制與仿真、機器人控制與數控技術、圖像信息融合。
3.系統工程
復雜系統智能控制的理論與方法、計算機支持協同工作(CSCW)的理論與方法、現代控制理論及其在工程中的應用、并行與分布計算和并行控制、系統仿真與虛擬現實、機器人控制、網絡安全理論與技術、電力系統及制造系統調度理論與方法、先進制造中的關鍵系統集成理論與技術等。
4.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模式識別與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與智能信息處理、視頻圖像編碼與多媒體技術、數字視頻處理及其專用SOC設計、嵌入式圖像處理專用軟件系統與集成、智能控制理論與應用。
根據學科發展需要,將增加或修訂研究方向。
三、學習年限
全日制攻讀碩士學位的學習年限2.5~3年。
四、培養方式
1.導師應根據本方案的要求,在碩士生入學后1周內,制訂出碩士生的培養計劃。
2.在指導上采取導師負責與學術群體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方法。對碩士生的培養采取課程學習和論文工作并重的方式,兩者均不得少于一年。
3.工學碩士研究生在校至少修滿30學分,其中課程學習26學分,必修環節4學分(包括工程實踐2學分,學科前沿系列專題講座1學分,學術講座1學分)。除學位課所選至少18學分外,其它為選修課學分(在當年全校課程目錄中選課);
4.研究生學位課課程的考核方式為考試;選修課課程考核方式分考試與考查兩種,由導師和學生在入學后制定培養計劃時根據對課程的要求確定;
5.碩士研究生培養計劃中的選修課因故需要更改時,須在規定的時間內經導師同意后填寫改課單送交學院,改課時間為開學前兩周(改動本學期課程)和學期末后兩周(改動下學期課程),學位必修課不作更改。
6.碩士生的學習以授課與課堂討論形式進行。碩士生必須參加全校范圍的 “學術講座”及與學科相關的“學科前沿系列專題講座”。要求碩士生在全校范圍內選聽“學術講座”講座8次,完成后記1學分;至少選聽一個系列“學科前沿系列專題講座”,完成后記1學分。
7.完成實踐能力的鍛煉。
五、課程學習
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碩士研究生學位課程
課程類別
|
序號
|
課程名稱
|
學分
|
選課要求
|
公共
學位課
|
1
|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
1學分
|
必修
|
2
|
自然辯證法概論
|
2學分
|
3
|
第一外語(英語)
|
4學分
|
專業
學位課
|
4
|
數理統計
|
2學分
|
至少
11學分
|
5
|
隨機過程
|
2學分
|
6
|
線性系統理論
|
2學分
|
7
|
系統辨識
|
2學分
|
8
|
隨機系統的濾波與控制
|
3學分
|
9
|
數字信號處理
|
2學分
|
10
|
最優控制
|
2學分
|
11
|
現代測控技術與系統
|
2學分
|
12
|
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
|
2學分
|
13
|
系統優化與調度
|
2學分
|
實踐環節
|
1
|
學科前沿系列專題講座
|
1學分
|
必修
|
2
|
學術講座
|
1學分
|
3
|
工程實踐
|
2學分
|
六、學位論文
論文要求
1.碩士生在論文開始前要進行文獻閱讀和綜述、生產實際的調查研究,并至遲在第三學期末提出學位論文的書面選題報告,經導師同意和學術群體審定確認后,制訂論文工作計劃,開展研究工作。論文選題必須對國民經濟或在學術上有一定的意義。
2.論文必須由碩士生在導師指導或學術群體的幫助下獨立完成,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的精神進行評審和答辯。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