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span>2007年5月修訂)
為了發展我院研究生教育,提高我院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以下簡稱碩士生)的培養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和教育部有關文件規定,結合我院的具體情況,特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 培養目標
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的教育方針,堅持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培養路線,培養符合以下要求的高級專門人才: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行端正,誠實守信,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能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2、掌握本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系統的專門知識和現代實驗方法和技能,了解本學科的發展現狀和趨勢,較為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能夠熟練地閱讀本學科、專業的外文資料,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工作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
3、身心健康。
第二條學制和學習年限
全日制碩士生學制為兩年半。學習年限一般為兩年半,最長不超過三年半。提前完成培養計劃且成績優異者,經過規定的審批程序可以提前畢業。
第三條培養方式
1、采取課程學習和科學研究相結合的培養方式,貫徹課程學習與學位論文工作并重的原則,倡導理論聯系實際,注重研究生知識獲取能力、知識應用能力、科學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既注重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的傳授,又強調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的訓練。
2、碩士生培養實行指導教師負責制,提倡成立以導師為主的指導小組,借助個體教師的業務專長,發揮集體指導的作用,拓寬碩士生的知識面。
第四條培養方案
1、凡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學科、專業必須制定碩士生培養方案,培養方案由學科學位評定分委員會負責組織制訂,由學院組織審定。培養方案是實現本學科碩士生培養目標的具體實施方案,它是培養碩士生的基本教學文件,也是進行培養工作、教學管理和質量檢查的主要依據。鑒于我院處于研究生教育初期,培養方案每學年應修訂一次。
2、培養方案應根據國家建設的需要,把握學科發展的主流和趨勢,體現較高的學術起點,結合本學科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制定,并根據學科發展適時調整。
3、培養方案應本著科學、規范和拓寬的原則,盡可能按一級學科制定。培養方案應包括本學科的培養目標、學習年限、研究方向、課程設置與學分安排、課程教學大綱、學位論文的工作要求和其他內容(如教學實踐、科研實踐、文獻閱讀、學術活動等)的明確規定。
4、碩士生課程教學大綱由設置該課程的碩士授權學科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審定。
第五條培養計劃
1、針對碩士生個人的培養計劃必須根據本學科培養方案的要求制定。碩士生入學后三周內,導師應根據碩士生本人的具體情況,確定其研究方向并制定培養計劃。
2、培養計劃中應對碩士生的研究方向、課程學習(學位課和任選課)、文獻閱讀、教學實踐、學術活動、論文開題(第三學期內)和論文完成的時間等做出具體安排。
3、碩士生的培養計劃是導師指導碩士生學習的依據,也是對碩士生畢業和授予學位進行審核的依據。培養計劃一旦確定后,碩士生和導師均應嚴格遵守,在執行過程中,若因特殊原因需要修改,必須在授課學期開學后兩周內提出申請,經導師同意后報研究生部審批、備案。
4、培養計劃經導師簽字,報研究生部審核、備案。
第六條課程學習與學分
一、課程學習
碩士生入學后先進行課程學習。主要加強本專業的基礎理論學習,擴大和加深專業知識、提高實驗技能和初步接觸科研實踐。
碩士生課程的教學內容要及時更新,課程授課時數不應過多,每門課程最多3學分。注意提高培養碩士生的自學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認真安排教學實踐、科研實踐,適當安排研究生參加社會實踐或調研;開設高等實驗課,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
碩士課程分學位課和非學位課兩類,學位課包括按一級或二級學科設置的必修課程和選修課。
碩士生學位課程包括馬列主義理論課(自然辯證法、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第一外國語三門(基礎外語、聽力和口語、專業外語閱讀)、專業基礎課(數學課)二門、專業課兩門。學位課程總學分不低于19學分。限定選修課的學分不低于5學分,包括體育課、教學實踐、科研實踐、社會實踐、實驗課等。
為了拓寬碩士生的知識面和學科交叉性,任選課的選修應根據本學科、專業培養的要求,在導師的指導下選定,鼓勵碩士生適當選擇跨學科、專業的課程作為選修課。
研究生部根據各學科、專業的培養方案制定課程教學工作計劃,并由研究生部和各系部共同組織實施。
二、任課教師
碩士生課程任課教師一般應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系部在選擇時應向優秀的教學經驗豐富的高學歷、高職稱教師傾斜。碩士生課程任課教師由相關系部選定,報研究生部備案。碩士生課程任課教師應相對穩定。
三、學分
碩士生課程實行學分制,所選課程經考核成績按百分制在6O分(含60分)以上方能取得相應學分。各學科、專業門類最低額定標準學分為33學分。各學院或學科、專業可確定不低于額定標準的學分,學分的基本組成如下:
1、學位課(至少19學分)
1)自然辯證法2學分,科學社會主義1學分;
2)第一外國語4學分,其中基礎外語3學分,專業外語閱讀1學分
3)專業基礎和專業課不少于12學分。
2、非學位課(至少修滿額定的最少學分)
為提高碩士生的學習主動性和保證所學課程質量,每學期選課一般不超過 15學分。未經導師批準和未在研究生部辦理選課手續的課程不能取得學分,且不予記載成績。
任選課在開學后兩周內經導師批準可以調整。學位課和限定選修課在培養計劃中一旦確定后一般不得改動,若因特殊原因需要改動,必須在授課學期開學后兩周內提出申請,經導師批準后報研究生部審批、備案。
碩士生所選課程必須參加考核,無故缺考者以“0”分記入成績檔案。對于碩士生理論課程考試不及格者,實行補考制度。
跨學科、專業入學的碩士生,入學前為非本學科、專業或相近學科、專業畢業的因課程學習或論文工作需要選修本科生的課程,可以列入培養計劃,但其學分一律不計入額定學分。
第七條實踐環節
1、教學實踐、科研實踐和社會實踐
教學實踐的目的是為了使碩士生對大學教學工作有直接的初步體會,并鍛煉其表達能力。教學實踐的形式一般為:輔導本科生一個班32學時的課程及習題課;指導實驗或生產實習等。教學實踐為2學分。教學實踐為必修。
科研實踐可以是專題研究或專題實驗,可結合教師的科研進行,專題研究與專題實驗不能分別取得學分??蒲袑嵺`為2學分,科研實踐為選修。
鑒于學科與企事業單位的密切聯系性,各學科可選擇一些對口企事業單位作為碩士生社會實踐的場所,社會實踐為2學分,社會實踐為選修。凡入學前有一年實際工作經驗者,可不選做社會實踐。社會實踐可以采取多種形式,主要形式有參與公司企業或研究所的課題、項目;社會調查等。
教學實踐、科研實踐或社會實踐由學科、專業根據需要予以安排,一般應安排在第三學期末之前完成。
每位碩士生完成教學實踐、科研實踐或社會實踐后,從研究生部培養辦公室領取教學實踐、科研實踐或社會實踐成績評定表,由導師寫出評語(包括在實踐中的態度、工作量、完成質量及工作能力等),給出成績,系部提出審核意見、蓋章后交回研究生部培養科備案,考核合格者,記入學分,不通過者須重新進行。
2、實驗課
碩士生至少修一門3學分的實驗課,但同類實驗課,只記一門課的學分。
3、學術交流
為了使碩士生能夠在濃厚的學術氛圍中開闊眼界,擴展思路,鼓勵碩士生參加院內外各種學術交流活動,在導師經費許可的情況下盡可能讓碩士生多參加學術交流活動。
第八條學位論文與答辯
學位論文工作的目的是使碩士生在科學研究方面受到較全面的基本訓練,培養從事科學研究或獨立擔負技術工作的能力。論文準備工作應盡早進行,一般于第三學期開始。碩士生在導師指導下,通過查閱文獻資料、收集資料和調查研究后確定論文題目,并于第三學期末最遲第四學期開學前兩周內提出開題報告。碩士生在導師安排的正式會議上就課題的研究范圍、意義和價值、擬解決的問題、研究方案和研究進度做出說明,并進行可行性論證,經認可通過后才能進行課題研究。開題報告通過后,經導師簽字,將正式書面報告交到研究生部培養科備案。
學位論文應結合導師的科研任務進行,選題應當具有實際意義或理論意義,鼓勵選擇直接面向工程或具有探索性的應用課題。學位論文必須在導師指導下由碩士生獨立完成,論文作者對研究的課題應有新的見解,學位論文應反映作者掌握本學科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擔負技術工作的能力。碩士生導師對論文要嚴格把關,對不符合要求的論文,不能推薦碩士學位論文答辯。
碩士生取得各學科培養方案要求的最低額定學分,且學位課加權平均不低于 75分,通過論文答辯才能申請碩士學位。碩士學位論文的具體要求、評閱、答辯以及碩士學位授予等按《西安郵電學院碩士學位授予暫行實施細則》執行。
第九條管理
1、學院按國家教育委員會《研究生學籍管理》文件(教學[1995]4號)之二十二條規定,對一學期有兩門學位課程考試不及格或一門學位課程考試不及格經補考后仍不及格的碩士生做退學處理。對有一門學位課程考試不及格的碩士生,學院將向其出示退學警告,并追蹤檢查其以后的學習情況。凡被出示退學警告的碩士生,在以后的學習中,每學期末須向研究生部培養科遞交學習情況自我檢查,其碩士學位論文的評閱人由研究生部指定,其碩士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由研究生部聘請的專家組成。
2、碩士生的學位課考試試題及試卷、開題報告和學位論文等應歸入碩士生的業務檔案。上述材料經審查合格者,其學位論文方可提交院學位委員會討論。
3、碩士生的培養必須重視德育和綜合素質教育。通過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教育、社會實踐以及教書育人等各種活動,提高研究生思想覺悟、道德修養和綜合素質。
4、碩士生導師和任課教師都應將教書育人貫穿于培養的全過程,同時接受學院對其自身教學和培養質量的評定。
第十條 本規定經院學位委員會評議、院長辦公會審定。
第十一條 本規定審定之日起開始執行,由研究生部負責解釋。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