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關于法律起源一般規律的表述,正確的是
A.由無強制性規范的調整發展為有強制性規范的調整
B.由個別調整逐漸發展為規范性調整
C.由原始社會的習慣發展為習慣法再發展為判例法
D.由公法為主發展為公法和私法并重
1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有法律責任就必定會受到法律制裁 B.違反道德的行為必定為違法行為
C.中國共產黨的監督屬于社會監督 D.法律原則具有可操作性較強、確定性程度較高的特點
13.下列選項中可以成立的是
A.西方的理性論認為自然法高于實在法 B.判決書等非規范性法律文件可以反復被適用
C.法律事件是指與人的意志無關的,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或消滅的事實
D.法律制定的科學性原則要求法律制定必須從最大多數人的最根本利益出發
14.關于法治的說法,正確的是
A.法治以尊重和保障人權為核心
B.法制比法治更強調實質意義上的法律至上、權利保障的內涵
C.古希臘的柏拉圖認為“法治應當優于一人之治”
D.實行法治表明公民的一切權利都由法律加以保障
15.我國現行憲法明確規定的公民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權利的情況是
A.見義勇為 B.年老、疾病或喪失勞動能力 C.有特殊貢獻 D.現役軍人
16.我國現行憲法規定,行使憲法解釋權的機關是
A.全國人大 B.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C.全國人大常委會D.全國人大主席團
17.我國憲法修改必須由
A. 全國人大代表的二分之一以上的多數通過B. 全國人大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
C. 全國人大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 D. 全國人大全體代表的四分之三以上的多數通過
18.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法律性質是
A.國家政權機關組織 B.愛國統一戰線組織 C.群眾組織 D.社會團體組織
19.我國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的最高原則是
A.一切權利屬于人民 B.民主集中制 C.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D.政治協商
20.我國現階段的社會主義分配原則是
A. 按勞分配 B.按需分配 C.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D.以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形式并存
21.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特點
A. 民主和專政的統一 B.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C.存在著一個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D.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
2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核心內容是
A 民主集中制 B.國家的一切權利屬于人民 C.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D.廣泛的人民參與
23.邦聯是一種
A. 國家聯盟 B.聯盟國家 C.典型的國家形態 D.聯盟制的初級階段
24.我國現行憲法規定,民族鄉的人民代表大會可以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
A.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B.制定具有民族特點的政府規章
C.采取適合民族特點的具體措施 D.自行確定經濟社會發展政策
25.在我國,礦藏、水流的所有權屬于
A. 社會 B.集體 C.國家和集體 D.國家
26.在憲法中體現“議會至上”原則最典型的國家是
A. 英國 B.法國 C.美國 D.中國
27.中國的政權組織形式是
A. 民主集中制 B.人民民主專政 C.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 D.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28.根據我國現行憲法第 31 條的規定,有權決定在特別行政區實行的制度的機關是
A. 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C.中共中央政治局 D.國務院
29 下列各項中,不屬于特別行政區自治權范圍的是
A. 發行貨幣權 B.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 C.國防權 D.立法權
30.我國現行憲法規定,國家舉辦各種學校,國家普及義務教育的范圍是
A. 職業教育 B.高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初等教育
31.有權批準省、自治區、直轄市區域劃分的機構是
A.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中共中央書記處 C.國務院 D.民政部
32.具有中國公民資格的法定條件是
A. 出生在中國 B.具有中國國籍 C.年滿 18 周歲 D.沒有被依法剝奪政治權利
33.最早系統規定精神文明建設內容的是
A. 1787 年《美國憲法》B.1919 年《魏瑪憲法》
C.1982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D.1954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34.在中國,批準和廢除同外國締結的條約和重要協定的機關是
A. 外交部 B.國務院 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D.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35.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的法律性質是
A. 基層政權組織 B.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 C.基層人民團體 D.地方自治組織
36.我國現行憲法規定,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領導職位是
A.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B.國務院副總理 C.中央軍委副主席 D.最高人民檢查院副檢查長
37.西周時期的買賣契約稱為
A. 契券 B.券書 C.質劑 D.傅別
38.最早規定“重罪十條”的法典是
A. 北齊律 B.開皇律 C.晉律 D.北魏律
39.秦朝中央最高司法審判機關是
A. 刑部 B.大理寺 C.延尉 D.司寇
40.唐朝規定國家機關具體辦事細則的法律形式是
A. 律 B.令 C.格 D.式
41.中國封建社會最后一部法典是
A.《大清律例》B.《大清律集解附例》C.《大清新刑律》D.《大清律集解》
42.《法經》的篇目是
A. 六篇 B.七篇 C.九篇 D.十二篇
43.《大中刑律統類》編纂于
A.唐朝 B.宋朝 C.五代 D.元朝
44.唐律中有關賦稅征收和徭役攤派的內容規定在
A.職制律 B.徭律 C.戶婚律 D.田律
45.元朝管理全國佛教和受理憎侶訴訟的中央機關是
A.大宗正府 B.理藩院 C.宣政院 D.宗人府
46.《欽定憲法大綱》頒布于
A.1911 年 B.1908 年 C.1907 年 D.1906 年
47.“袁記約法”是指
A.“約法三章”B.《中華民國約法》C.《中華民國臨時約法》D.《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
48.南京國民政府訓政時期的立法最高指導機關是
A.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B.國民大會C.中央政治會議D.立法院
49.新民主主義政權制定的第一部憲法性文件是
A.《陜甘寧邊區施政綱領》B.《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
C.《陜甘寧邊區憲法原則》D.《全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50.太平天國初期頒布的綱領性法律文件是
A.《十款天條》B.《資政新篇》C.《太平刑律》D.《天朝田制度》
(責任編輯:考研秘籍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