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廈門大學是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于1921年創辦的,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校址位于美麗的海濱城市廈門島南端,依山傍海,風光秀麗,整潔優美的校園堪稱全國一流。目前是我國五個經濟特區和眾多僑鄉中惟一的教育部直屬綜合性大學,也是國家跨世紀重點建設一批高水平的大學之一。建校之初,陳嘉庚先生親自定立校訓:自強不息,止于至善。迄今已先后為國家培養8萬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部分已成為蜚聲中外的專家、學者,部分已成為各領域的杰出人物,絕大多數成為我國各條戰線的骨干,其中在廈大學習、工作過的兩院院士達50多人。 1952年經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后,廈門大學成為文理綜合性大學,1962年被確定為國家重點大學。2001年7月,廈門大學"211工程"建設項目順利通過國家驗收。
廈門大學擁有經濟學院、法學院、藝術教育學院、化學化工學院、生命科學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物理與機電工程學院、海洋與環境學院、管理學院、醫學院、人文學院、外文學院、海外教育學院、網絡教育學院、成人教育學院、職業技術學院等,成為一所包括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工程與技術科學、管理科學、藝術教育科學、醫學科學等學科門類相當齊全的綜合性大學,其中包括33個系、53個本科專業;學校有7個學科獲得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59個專業可招收培養博士研究生、108個專業可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
學?,F有教職工3200多人,其中教學科研人員1300余人?,F有中科院院士7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9人,博士生導師184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13人。中青年教師中有9人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5人被列入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12人被列入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培養計劃。教育部在學校的化學等7個學科設立"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崗位,福建省在學校的會計等4個學科設立"閩江學者"特聘教授崗位。
廈門大學現有在校學生達16000多人,其中本專科生12300余人,碩士生2880人,博士生676人,外國留學生335人,港、澳、臺學生128人。另有海外函授生6000多人,成人教育學生6000多人,網絡教育學生500多人。廈門大學人文社會學科實力雄厚,具有傳統優勢與特色。改革開放以來,各學科緊緊圍繞當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展開研究,充分發揮了學校作為"人才庫"、"智力源"的作用。"九五"期間,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276項,已建立了4個教育部國家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根據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統計,1998年廈門大學發表論文數居全國高校第六;1999年獲國家社科基金優秀成果獎6項,列全國高校第三名。廈大的臺灣研究、南洋研究、海洋研究、特區研究等也頗具特色,堪稱獨樹一幟。
法學院是廈門大學的主要學院之一。1926年6月廈門大學設立法科,下設法律學、政治學、經濟學三系。1930年2月學校改科為院,法科改為法學院。1934年6月法學院與商學院合并為法商學院。1937年底法商學院中的法科停辦。1940年秋原福建大學法學院劃歸廈大,與廈大商學院的經濟系合并,組成廈門大學法學院。1950年9月文學院、法學院合并稱文法學院。1952年學校撤銷學院建制。直到1984年12月廈門大學與福建省聯合辦學成立政法學院。1998年9月政法學院更名為法學院。至1999年4月廈門大學法學院成為具有管理實體性質的學院。學院下設法律系、政治學與行政學系。廈門大學法學院具有良好的辦學條件,匯集了一批中青年優秀教師,形成了一支實力雄厚,后勁充足的學術隊伍。法學院大樓占地10, 000多平方米,基建面積約8300平方米,擁有辦公樓、教學樓、模擬法庭和信息資源網絡室、電教室、刑偵實驗室;學校還專設廈門大學圖書館法學分館。現任院長為廖益新教授。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