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考研秘籍考研網!    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考博真題下載    考研真題下載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級搜索   

 您現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網 >> 文章中心 >> 法律碩士 >> 正文  2004年39所招收法碩院校大盤點

新聞資訊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單位網上接受咨詢和報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學生“就業之家”研究生專場招聘場面火爆
普通文章 廈大女研究生被殺案終審判決 兇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廣東八校網上試點考研報名將開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碩士北京招生單位報名點一覽
普通文章 洛陽高新區21名碩士研究生被聘為中層領導
普通文章 浙江省碩士研究生報名從下周一開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紖^網上報名時間安排表
普通文章 廣東:研究生入學考試2003年起重大調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國研招上海考區報名點一覽表
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寧夏大學04年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大連鐵道學院04年碩士接收調劑生源基本原則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學建設工程學院04年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溫州師范學院(溫州大學籌)05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學04年考研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沈陽建筑工程學院04年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05年碩士調劑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調劑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學04年研究生招收統考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廣西大學04年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北京大學
簡介:北京大學法學院在中國法學教育中歷史最為悠久。早在1898年,京師大學堂從一開始就設有法律學課程。1952年實行院系調整,北京大學法律學系并入北京政法學院。1954年,北京大學法律學系得以重建。

1999年5月26日法律學系更名為北京大學法學院。建院后,取消了國內通行的學科教研室建制,組成了四大學科群,即民商經濟法(含民法、商法、經濟法、民訴法、知識產權法、環境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等)、法理憲政法史(含法理、憲法、行政法、立法學、法律史等)、刑事法(含刑法、刑事訴訟法、犯罪學、刑事偵查學等)和國際法(含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等),旨在順應科技整合的世界潮流,集中融合各學科學術研究力量,強化組織的學術研究功能,利于開展大型科研項目以及對外交流。

法學院院現設有法律圖書館、《中外法學》編輯部、比較法和法律社會學研究所、國際法研究所、經濟法研究所、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研究所、刑事法理論研究所、國際經濟法研究所、民商法研究所、環境與資源法研究所、犯罪問題研究中心、港澳臺法律研究中心、科技法研究中心、司法研究中心、稅法研究中心、中日法律研究與交流中心、金融法研究中心、立法學研究中心、公法研究中心、法制信息中心、婦女法律研究與服務中心、中國犯罪學會、司法鑒定室。

2000年法學院在職教職人員112人,其中教授35人(博士生導師26人),副教授34人,講師14人,教輔、黨政管理人員29人,在站博士后4人,2000年引進人才3人(教授博導2人,教授1人)。

2000年在校學歷教育各類學生1821人,其中本科生866人(含留學生81人),碩士生720人,博士生235人。2000年招收本科生170人(含留學生18人),碩士生232人(含留學生2人),博士生84人。2000年結業本科生213人(含留學生15人),203人獲學士學位;畢業碩士研究生163人并獲碩士學位;畢業博士生12人并獲博士學位。現有各類繼續教育學生1300多人。

學科建設:

目前法學專業教學主體架構仍為法學專業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個層次。與此相應,除對符合條件的本科畢業生授予法學學士學位外,有權授予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國際法學、法律碩士共10個專業的碩士學位;有權對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經濟法學、環境法與資源保護法學、國際法學7個專業授予博士學位。法理學、國際法學是全國重點學科。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建設,經濟法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的學術梯隊趨于合理,導師力量雄厚,科研成果突出,正在迅速發展。

北京大學2002年法律碩士報名錄取情況

1、招收人數:擬招180人,后北大深圳校區又招75人,總計255人;
2、報考人數:2684人;
3、復試分數線:355分,有290多人參加復試
4、復試課程:民法、刑法、法理學。差額復試,復試成績占總成績的30%,復試不及格一律淘汰。
5、公費人數:無公費,前20名有獎學金;
6、自費學費:14000/年,一次或三次交清。
7、住宿:提供住宿,地點在萬柳公寓。
8、授課方式:分為全日制和在職不脫產來分班。
9、調劑:不接受調劑。
10、外語語種:英語、俄語、日語

北京大學2003年法律碩士報名錄取情況

1、招收人數:280人;
2、報考人數:2409人;
3、復試分數線:330分,外語和政治55,業務課90;
4、復試課程:民法、刑法、法理學。差額復試,復試成績占總成績的30%,復試不及格一律淘汰。
5、公費人數:無公費,前20名有獎學金;
6、自費學費:14000/年,一次或三次交清。
7、住宿:提供住宿。
8、授課方式:只有全日制。
9、調劑:不接受調劑。
10、外語語種:英語、俄語、日語

清華大學

簡介:清華大學歷經百年。自成立以來培養了大量品學兼優的高級專業人才,為中國政治、經濟、法律、文化、科技和社會各方面的發展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清華早期(1909——1929)派出的歷屆放洋生中,有29名攻讀法學,其中有17名讀法律,12名讀國際法,占全部放洋生的2.2%,他們回國后在中國近現代法律和外交事務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著名法學家錢端升教授、燕樹棠教授、王化成教授、著名法官梅汝璈、著名檢察官向哲睿等都是這個時期畢業于清華而后出國留學的。

二三十年代的主要法學教員有趙鳳喈、陳之邁、王化成、程樹德、燕樹棠等。當時還有曾先后執教于美國哈佛、芝加哥大學的國際法學權威萊特(Dr. Quineey Wright )博士教授國際法課程。這個時期培養了王鐵崖等著名法學大師。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法科研究所仍然為中國培養了端木正等優秀的法學人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清華大學法律學系并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成為一所以工科為主的大學,整個法學院被合并到其他院校。

1995年9月8日,清華大學正式恢復建立法律學系,系主任為著名法學家王叔文教授。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法律學系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到了相當的規模和水平。1999年4月25日清華大學建校88年周年之際,清華大學法學院正式復建。院長為著名法學家王保樹教授。如今清華大學法學院真的人才濟濟。

清華2002年法律碩士報名錄取情況

1.招收人數:擬招 30人,后來又擴招了10多個,總共不到50。

2.報考人數:不詳

3.復試分數線:國家線

4.復試課程:科目外語和專業課(口試和筆試)。

5.公費人數:無

6.自費學費:學費共36000,可分兩次交

7.授課方式:三年

8.調劑:不接受調劑

9.招收語種:英語

清華2003年法律碩士報名錄取情況

1.招收人數:擬招 100人。

2.報考人數:1600左右

3.復試分數線:差額復試復試分數線313分,外語政治52分,專業課84分。

4.復試課程:科目外語和專業課(口試和筆試)。

5.公費人數:無

6.自費學費:學費共36000,可分兩次交

7.授課方式:三年

8.調劑:不接受調劑

9.招收語種:英語

中國人民大學

簡介:中國人民大學是一所著名的國家重點大學.其法學院至今已有半個世紀的歷史,著名法學家曾憲義教授任院長。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下轄法律系和法學研究所。法學院設有10個院屬研究機構,設有現代化的圖書館和國家“211”工程重點項目——法制信息港,以及全國高等學校中規模最大的物證技術學實驗室,還有2個院屬教學實踐基地----地石律師事務所和物證技術鑒定中心,并設有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全國性核心學術期刊《法學家》雜志社。

法學院于1998年提前一年實施國家教育部新修訂的本科專業目錄,按一個法學專業招生;設有第二學士學位專業(知識產權法)。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修訂的專業目錄,共有9個專業學位點,法學院設有碩士學位學科點9個,博士學位學科點7個,并擁有國家級重點學科2個,即刑法學和民商法學(全國法學類國家級重點學科共6個,人大法學院占三分之一),擁有經國務院決定設立的中國第一個開辦的法學博士后流動站(含全部博士學位學科點)。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在全國法學教育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并已躋身世界著名法學院行列。

名師: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發展, 法學院匯集了一大批著名法學家,學院現有在編教授24名,副教授42名。在編教授中,中青年教授18名,其中40歲以下的青年教授有8名。在全國評選的十名40歲以下的“杰出青年法學家”中,人大法學院占3名——王利明、趙秉志、公丕祥(當時是法學院在讀博士研究生,現任南京師范大學校長)。此外,法學院有博士生導師24名,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2名(高銘暄、曾憲義),有40多名教師在國際、國內學術團體中擔任主要領導職務。

中國人民大學2002年法律碩士報名錄取情況

1、招收人數:招收錄取人數是287人

2、報考人數:報名人數為3039多名

3、復試分數線:人大復試分數線是345分,最終錄取線是349分,(單科不及格的不予錄取)

4、復試課程:復試采取的差額復試,包括外語和專業課

5、公費人數:公費生有25名

6、自費學費:自費36000/2年,要與學校簽訂協議

7、住宿:不解決住宿,由學生自己負責,每月有大約250元的補助;

8、授課方式:分為脫產兩年和非脫產三年兩種

9、調劑:不接受調劑。

中國人民大學2003年法律碩士報名錄取情況

1、招收人數:招收人數300人

2、報考人數:報名人數為3478人

3、復試分數線:復試分數線是330分(外語政治不低于55分,專業課不低于90分)

4、復試課程:復試采取的差額復試,包括外語和專業課

5、公費人數:公費生有25名

6、自費學費:自費36000/2年,要與學校簽訂協議

7、授課方式:分為脫產兩年和非脫產三年兩種

8、調劑:不接受調劑。

中國政法大學

簡介:中國政法大學是一所培養政法專門人才的全國知名高等學府。中國政法大學的前身是北京政法學院,該院是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和輔仁大學的法律系、政治系社會民政專業于11月24日合并而成的。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地處燕京八大景之一--"薊門煙樹"西南側

專業設置:

本科教育設有五個專業:法學專業、政治學專業、行政管理專業、工商管理專業、英語專業

研究生院擁有5個專業的博士學位授予權: 中國法律史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國際法學13個專業的碩士學位授予權: 邏輯學、政治經濟學、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國際法學、政治學理論、法律碩士。

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是我國法學學科建設與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目前,研究生院有博士學位授予點5個,即法律史、訴訟法學、民商法學、經濟法學、國際法學;碩士學位授予點13個,覆蓋的專業有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國際法學、政治學理論、邏輯學、政治經濟學、法律碩士等。其中法律史、訴訟法學為國家重點學科,民商法學、國際法學、刑法學、政治學理論為部級重點學科。研究生院師資力量雄厚,有博士生導師26名,碩士生導師130余名,開設課程200多門。研究生院的教授和指導教師除指導研究生外,還廣泛地參與國家重點研究項目和立法活動,為我國的法治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除了著名的法學泰斗江平教授。還有不勝枚舉的優秀教授。

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法律碩士報名錄取情況

1.招收人數:擬招收公費50名、自費80名。公費擴招10名,最后共招160名。

2.報考人數:1437名。

3.復試分數線:公費線372,自費線352。

4.復試課程:等額復試,科目為英語口語和刑法學、民法學口試。

5.公費人數:擬招公費50名,擴招為60名

6.學費: 9000元/年(自籌),12000元/年(委培)開學時一次或分三次繳清。

7.住宿:解決住宿。

8.授課方式:全日制

9.調劑:不接受調劑

10.招收語種:英語、俄語、日語。

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法律碩士報名錄取情況

1.招收人數:擬招收公費60名(含免試生2人) 、自費90名。

2.報考人數:2073名。

3.復試分數線:復試分數線332,外語政治不低于53分,專業課不低于85分。

4.復試課程:差額復試,法律碩士專業每套論文試卷中法學理論、憲法學各一道,由考生任選其一。(由于北京非典的緣故)

5.學費: 2003年委培、自籌的學費可能調整到12000元/年。

6.住宿:解決住宿。

7.授課方式:全日制三年

8.調劑:不接受調劑

9.招收語種:英語、俄語、日語。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簡介: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直屬的綜合性高等學校。1998年2月24日經教育部批準,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和中國人民警官大學合并成為新的中國人民公安大學。2000年,原北京交通人民警察學校劃歸我校。目前,學校分為木樨地、團河、沙河三個校區。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前身是華北公安干部培訓班,創辦于1948年7月,經歷華北公安干部學校、中央公安干部學校、中央人民公安學院、中央政法干部學校等時期。彭真同志、羅瑞卿同志兼任過校長。1984年1月改建為全日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鄧小平同志親筆為學校題寫了校名。50多年來,她為全國公安、政法戰線培養了數萬名的各級領導骨干和專門人才。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保衛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公安高級專門人才、科研人才和公安院校師資。學校遵循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略思想,貫徹公安教育為保衛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和“從嚴治警、從嚴治?!钡姆结槪瑢嵭芯瘎栈芾??!爸艺\、求實、勤奮、嚴謹、開拓”是學校的校風。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已同世界上許多國家的警察院校或組織開展了友好交往和學術交流。隨著我國進一步對外開放,學校對外交往和學術交流活動還將不斷擴大。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法律系建立于1984年,設法學一個專業。其前身是原中央人民公安學院法律一室和法律二室,是當時學校教學主干部門。法律系現有教職工5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7人,講師20人,助教3人。下設7個教研室:刑法學教研室、國家法國際法教研室、行政法學教研室、法理法史教研室、訴訟法學教研室、民法學經濟法學教研室、法學概論教研室。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簡介: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是一所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直接領導的、以培養國內外人文社會科學博士、碩士研究生為主要任務的高等學府。我院創建于1978年?!拔母铩苯Y束后不久,我國的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思想、文化領域都需要強有力的理論支持和精神動力,時代呼喚人文社會科學的繁榮和發展。黨和國家把大力發展包括人文社會科學在內的教育和科技列為社會廣義現代化建設的戰略重點。為了盡快扭轉“十年動亂”后人文社會科學科研隊伍青黃不接的嚴峻局面和各條戰線對高層次人文社會科學人才的需求,經鄧小平等中央領導同志批準,成立了我國第一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生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是國家級法學研究機構,座落于北京故宮東北角,景山東麓,是1919年“五四”新文化運動舊址的一部分。 法學研究所的主要使命:一是從事職業法律學術研究;二是參與黨和國家的有關決策研究;三是開展高級法學教育,培養法學碩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員,接納海內外進修學者和專家,以及為國家公務員、法官、檢察官、律師、法學教研工作者提供高級培訓;四是促進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

法學研究所于1956年籌建,1958年10月設立,時屬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1978年改屬中國社會科學院?,F有11個研究室和10個研究中心,5個由國務院授權的法學博士學科點和9個法學碩士學科點,2份國家級法學期刊,還擁有法學系、圖書館和人權資料中心、雜志社、律師事務所等。至2003年9月,除聘任的海內外名譽教授、客座教授、特邀研究員外,受聘在崗的員工共132人。其中,終身研究員(教授)4名,研究員45名,副研究員31名;博士生導師32名,碩士生導師43名。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簡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原國際經濟法系)成立于1984年。法學專業(原國際經濟法專業)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之一。是全國最早設置國際經濟法專業的院校之一。經國務院學位辦批準,有法學本科學士學位、法學碩士學位(含國際法學專業、民商法學專業)、法律碩士學位(法律碩士專業)、法學博士學位的授予權。現有教師36名,其中7名教授,16名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為沈達明教授、沈四寶教授、高西慶教授、焦津洪教授、王軍教授。碩士生的導師15人,包括王軍、焦津洪、陸志芳、金渝林、王曉川、冀宗儒、孫利、黃勇等教授和副教授。現任院長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法學學科評議組成員、博士生導師沈四寶教授。法學院現有本科生240人,碩士研究生360人(包括8名外國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29人(包括4名外國博士研究生)。

法學院的宗旨是,培養學生的既會熟練運用外語、懂外貿知識、又要掌握法律專業知識的復合型法律專門人才。法學院開設的國際商法、比較公司與投資法、貨物買賣法、證券法等課程主要采取案例教學法(包括英文原文案例),注重理論聯系實際。

法學院培養人才的口號是:在這里你將成為:國際人才、律師英才、經貿俊才。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2法律碩士報名錄取情況

1.招收人數:擬招 90人(5人公費),實招90人(5人公費)。

2.報考人數:1609人

3.復試分數線:356分

4.復試課程:復試內容比較簡單,先閱讀一段有關法律方面的英語文章,說明大意。還有幾個專業問題。

5.公費人數:5人

6.自費學費:每年學費12000,一年交一次

7.住宿:住宿一年750元左右。

8.授課方式:學制三年,可以不脫產。

9.調劑:不接受調劑。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3法律碩士報名錄取情況

1.招收人數:擬招 100人(5人公費)。

2.報考人數:1200人

3.復試分數線:總分325分,外語52分,專業課78分

4.復試課程:法理和刑法主觀題(通信方式),同等學力加試英語。

5.公費人數:5人

6.自費學費:每年學費12000,一年交一次

7.住宿:住宿一年750元左右。

8.授課方式:學制三年,可以不脫產。

9.調劑:不接受調劑。

南開大學
簡介:南開大學法學系始建于1980年,經過二十年的發展,已具有一定的規模。法學系現有教師21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13名,講師5名。

法學系現設法學本科專業,碩士研究生招收民商法和比較法學兩個專業和方向。根據社會需要和“厚基礎、寬口徑、淡化專業”的教改方針要求,法學系大力推進培養“法學通才”的教學改革,強化公共基礎課和專業主干課的教學與實踐。培養目標是,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工作,并能在律師事務所、公證機構、企事業單位從事法律服務工作的高級應用人才和在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從事法學教學、科研工作的高級人才。

法學系注重學生讀、寫、議、用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通過舉辦“模擬法庭”和到司法機關、律師事務所實習等方式,強化實踐能力的培養。

法學系注重國內和國際學術交流,聘請國內著名專家學者來講學。同日本、美國、加拿大、丹麥、德國等國家的多所大學建立了學術交流關系,通過聘請客座教授和兼職教授,互派教師進行學術訪問或進修,舉辦國際學術會議等形式廣泛進行國際學術交流。

南開大學2002年法律碩士報名錄取情況

1.招收人數: 錄取58人

2.報考人數:800人左右,上線58人

3.錄取分數線:最后最低分數345單科60

4.復試課程:差額復試

5.公費人數:5人,每月200元補助,

6.自費學費: 9000元(每年)

7.住宿: 全部解決住宿

8.授課方式:學制三年

9.調劑:不接受調劑

南開大學2003年法律碩士報名錄取情況

1.招收人數: 70人

2.報考人數:961人

3.錄取分數線:總分320,英語、政治不低于50分,專業課不低于90分

4.復試課程:差額復試

5.公費人數:6人

6.自費學費: 無數據

7.住宿: 全部解決住宿

8.授課方式:學制三年

9.調劑:不接受調劑


山西大學
簡介:山西大學法學院始建于1906年,初名法科法律學門,屬山西大學堂早期的文、法、工三科之一。1931年,山西大學堂正式命名為山西大學,所設文、法、工三科改為三個學院,法律學門正式定名法律系,為山西大學規模最大、畢業生人數最多的院(系),建國初全國高等院校調整時被并入北京一些重點院校。1980年,山西大學法律系經教育部正式批準恢復建立,是當時全國綜合大學中創建同類院(系)最早的單位之一。1996年8月,根據高教體制改革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在法律系的基礎上,成立了山西大學法學院。

專業設置

(1)本科專業:法學(從1999年前設有法學、經濟法學、國際經濟法學三個本科專業,現合并為一個法學專業

(2)雙學士學位專業:法學。1997年開始從在校非法律專業學生中招收攻讀雙學士學位學生,在校生300人。

(3)碩士研究生專業:經濟法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民商法學專業碩士點、法律碩士專業學位點。

師資

法學院現有專職教師4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同時,由法律實物部門和全國法學著名專家、學者組成的兼職教授隊伍有40人。法學院40歲以下的教師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達到95%,其中具有博士學位和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教師4人,擔任中國法學理事和全國法學專業研究會理事10人,被聘為地方人大和政府的立法顧問、咨詢委員以及公、檢、法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國有大型企業法律顧問15人。
 
山西大學2003年法律碩士報名錄取情況

1.招收人數:擬招50人

2.報考人數:無數據

3.招收語種:英語

4.復試課程:英語口語和專業課。

5.公費人數:無公費
吉林大學

簡介:吉林大學法學院是1988年在原吉林大學法律系(1948年建系)的基礎上創建的?,F設有三系二所一社,即法學系、經濟法學系、國際法學系、法學研究所、吉大律師事務所和《法制與社會發展》雜志社。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奮斗和五十年的發展與建設,吉林大學法學院已成為中國著名的法學院之一。

吉林大學法學院現有教職工98人,其中教授16名、副教授26名。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教學、科研和管理經驗豐富,律師實務亦頗有影響。這里薈萃了一批學識淵博、治學嚴謹的法學專家、學者,他們在全國和省市許多社會團體中兼任著重要的職務。學院現有刑法學、法學理論兩個博士點,有法理學、法律史、憲法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經濟法學、國際法學、訴訟法學以及法律碩士專業學位(試點)等九個碩士點?,F在校全日制本科生830人,碩士研究生329人,博士研究生38人,函授本科和??茖W生1450人,外國留學生28人。

法學院十分重視同國外學術界的交流,建院以來,曾先后邀請美、日、英、法、俄等50多名外國專家、學者、律師和法官來院講學。同時,還先后派出留學生和訪問學者60多人到美國、日本、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比利時、澳大利亞、加拿大、韓國、南斯拉夫以及香港、臺灣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攻讀博士和碩士學位,進修或講學。

吉林大學2002年法律碩士招生錄取情況

1.招收人數:招100人。實際錄取95人,有5人為去年保留學籍。

2.報考人數:無數據

3.錄取分數線:國家線

4.復試課程:等額面試。

5.公費人數:無

6.自費學費:學費是9000/年

7.住宿: 提供宿舍

8.調劑:不接受調劑

吉林大學2003年法律碩士招生錄取情況

1.招收人數:招115人。

2.報考人數:無數據

3.錄取分數線:復試分數線315分,單科50(外語、政治)

4.復試課程:差額復試。

5.公費人數:無

6.自費學費:2003年收費情況不清楚

7.住宿: 提供宿舍

8.調劑:不接受調劑


遼寧大學

簡介:遼寧大學法學院的前身法律系建立于1981年,當年就進行招生,與國內教育部所屬重點大學的法學院系的建立與恢復幾乎同步。作為當時省內唯一一所招收法律專業本科生的教學基地,集中了遼寧省內高水平的法學教育和科研人才。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歷程,法學院形成了一支專業齊全、結構較為合理、教學與科研水平在省內具有很強優勢的教師隊伍。法學院現有在崗教師39名,其中,正教授5人、副教授18人、高級職稱教師占教師總人數的60%。有兼職教授10人、外籍客座教授4人。按教育部頒布的法學專業課程設置要求,其中14門主干課的主講教師均為副教授職稱以上,其中60%有碩士學位,30%有博士學位。除本科外,還設有訴訟法專業、經濟法專業、憲法行政法專業等三個法學碩士點,此外還是全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28個試點單位之一.


遼寧大學2002年法律碩士報名錄取情況

1.招收人數:擬招60人,最后錄取60人。10人左右破格錄取,單科總分皆不夠亦可,須一志愿,破格費9000/人。

2.報考人數:不詳。

3.錄取分數線:國家線,上國家線20人左右。

4.復試課程: 60人參加復試,走形式。

5.公費人數:10,須應屆。

6.自費學費: 27000/3年。

7.住宿:住宿800/年,4人/間。

8.授課方式:全日制,脫產。

9.調劑:調劑40人左右。幾乎皆自人大,北大,外經貿,政法調劑過來。

遼寧大學2003年法律碩士報名錄取情況

1.招收人數:擬招80人。

2.報考人數:不詳。

3.錄取分數線:國家線

4.復試課程: 外語和專業課

5.公費人數:10人左右(應屆)。

6.自費學費: 3年一共27000元。

7.住宿:住宿800/年,4人/間。

8.授課方式:全日制,脫產。

9.招收語種:英語


黑龍江大學

簡介:黑龍江大學法學院的前身法律系,創建于1980年,1981年招生。原設有法學、經濟法、國際經濟法三個專業,現調整為法學、治安學兩個專業。設有民商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法學理論三個碩士點,1995年開始舉辦研究生課程進修班。1998年12月,經國務院學位辦批準,法學院獲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法學院設有8個專業教研室及法制發展研究所、黑龍江省法學資料信息中心、黑龍江省法學院律師事務所、刑偵法醫實驗室和微機室。

法學院現有在校研究生22人,本科生884人,成人本、??粕?00人。法學院現有教師55人,其中有教授8人,副教授26人,講師12人,助教9人。其中有全國性法學專業學會理事6人,國家級優秀中青年專家1人,政府津貼獲得者5人,形成了一支實力較強的教學科研隊伍。近10年來,法學院教師其撰寫出版專著、編著100余部,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600余篇,承擔國家和省級科研項目20余項,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20項。法學院法理學、民商法學為校級重點學科,孫育瑋教授、藍承烈教授分別為法理學、民商法學重點學科學科帶頭人。楊忠文教授為憲法與行政法學碩士點學科帶頭人。法學專業自1988年被確定為黑龍江省重點專業和省文科教學改革試點單位以來,法學院多次進行招生分配、教學體系、教學方法的改革與探索,在師資隊伍、學科建設、教學水平和科研成果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優勢,在全省法律院系中處于領先地位,現已為國家培養碩士研究生73人,本科生1260人,成人本、??粕?000多人,為我省法制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黑龍江大學2003年法律碩士報名錄取情況

1.招收人數:擬招50人

2.報考人數:無數據

3.招收語種:英語

4.復試課程:英語口語和專業課。

5.公費人數:無公費


復旦大學
簡介:復旦大學法學院初創于1929年,1994年重建(含法律學系、國際政治系、社會學系、人口學研究所),2000年11月重組為單一學科的法學院?,F有法制史、國際法學、憲法學、行政法學、民商法學理論等5個專業碩士點,并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具備了法學碩士專業學位(簡稱JM)授予權。學院先后設立了比較法研究中心、民商法研究中心、中國法律文化研究中心、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等學術研究機構,形成了比較全面的法學教學研究體系。

近年來,學院在諸多領域中取得了富于價值的研究成果,多部論著獲得了哲學社會科學著作優秀獎,部分著作被指定為法學教材。法學院教師還廣泛從事應用性研究,為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政治決策、法制建設的發展規劃做出了貢獻。

學院與哈佛、耶魯等著名大學的法學院保持著積極的合作關系,通過定期互派訪問學者、舉行研討會等形式進行國際學術交流活動。

學院的畢業生除繼續攻讀碩士學位和出國留學以外,主要在律師事務所、政法機關、咨詢公司從事法律工作?!?

注意事項:

1.報名時需持本科畢業證書,或同等學歷證明;單位介紹信;本人照片;及報名費若干。

2.復旦大學法律碩士專業:應屆生只能報考自費;往屆生一律填報委托培養。應屆生人事檔案調入學校,外地生員戶籍調入學校;往屆生員一律不調取人事檔案及戶籍。


復旦大學2002年法律碩士招生錄取情況

1.招收人數:計劃招150人
2.報考人數:1310人報考
3.復試分數:復試的分數349分
4.復試課程:差額復試
5.外語語種:英語
6.自費和委培學費:10000元/年
7.住宿:提供公寓,研究生2人一室1600元/年。
8.授課方式:全日制
9.調劑:無


復旦大學2003年法律碩士招生錄取情況

1.招收人數:計劃招150人
2.報考人數:2079人報考
3.復試分數:復試的分數329分,外語和政治55分,專業課83分
4.復試課程:法學概論,一般為口試;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刑法總論、民法總論(差額復試)
5.外語語種:英語
6.自費和委培學費:12000元/年
7.住宿:提供公寓
8.授課方式:全日制
9.調劑:無


浙江大學

簡介:1945年,原國立浙江大學創立法學院法律系,由著名國際法學家李浩培教授擔任院長。當時聘請許多海內外著名法學家任教或講學,社會法派代表、著名的美國法學學家龐德教授曾在原浙江大學法學院授課。1952年,原國立浙江大學法學院在院系調整時停辦。1980年浙江大學法學院,由榮獲首屆全國“十大青年法學家”稱號的胡建淼教授擔任院長兼法律系主任。1996年起,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博士孫笑俠教授擔任法律系主任。原浙江大學在1994年開始招收國際法專業本科生,并于次年設立國際經濟法系,由留學法國歸來的法學博士盧建平教授擔任系主任。2000年7月,著名憲法學家與法理學家李龍教授出任浙江大學法學院院長。

浙江大學法學院法律系主任由法學院副院長孫笑俠教授兼任,院領導錢水苗副教授兼任常務副系主任。阮方民教授、陳信勇教授、吳勇敏副教授與方立新副教授擔任副主任。全系現有教職工56人,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20名,博士8名。

法律碩士研究生14門必修課程:司法倫理、法理學、憲法學、民法學、商法學、民事訴訟法學、刑法學、刑事訴訟法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經濟法學、國際法學、國際經濟法學、國際私法學、中國法制史。另外,還開設有9門選修課程。

法律系經常邀請外國法學家與學者作長期或者短期訪問講學及研討法律課題。曾經來院進行學術交流或者講學的外國專家與學者主要來自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新西蘭、荷蘭、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法律系還選派了卓有學術成就的中青年教授前往美國、英國、德國、日本、法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香港、澳門、臺灣等國家與地區的著名法學院、法學研究所進行學術訪問、進行短期講學或專題學術交流。

浙江大學2002年法律碩士招生錄取情況

1.招收人數:計劃招60人,

2.報考人數:900人左右

3.錄取分數線:總分353/外語60/8(聽力)

4.復試課程:本專業綜合知識(面試)

5.公費人數:只有委培和自費

6.自費學費:10000/年,應屆生有300多/月的補助

7.住宿: 住宿條件較好

8.授課方式:全日制,3年制

9.調劑:無調劑

10.招收語種:英語俄語日語德語法語

浙江大學2003年法律碩士招生錄取情況

1.招收人數:計劃招60人,

2.報考人數:無具體數據

3.錄取分數線:總分325/外語55/專業課82

4.復試課程:本專業綜合知識(面試)

5.公費人數:只有委培和自費

6.自費學費:10000/年,應屆生有300多/月的補助

7.住宿: 住宿條件較好

8.授課方式:全日制,3年制

9.調劑:無調劑

10.招收語種:英語俄語日語德語法語

南京師范大學
簡介:南京師范大學是一所發展中的百年老校,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百所高校之一,是江蘇省屬重點高校,其前身可溯源至清末兩江總督張之洞1902年創辦的三江師范學堂,后經兩江師范學堂,演化成孕育中國高等師范教育成熟辦學體制的南北高師之“南高師”。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在原南京大學、金陵大學部分院系的基礎上,建立南京師范學院。1984年1月改辦成南京師范大學。2000年3月,南京動力高等??茖W校并入。學校目前有“隨園校區”、“仙林校區”、“紫金校區”三個校區,占地總面積約為2000100平方米(3100余畝),建筑面積為840000平方米,事業發展的空間得到擴展,尤其是仙林校區的建設已被列為國家“211工程”建設一期項目的標志性成果。

  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法律碩士招生情況

1、招收人數:50人;

2、外語語種: 英語


南京大學
簡介:南京大學法學院是國內具有一定影響的法學院之一,前身是著名的中央大學法學院。法學院現有法律、經濟法、國際經濟法三個本科專業,另設有國際經濟法、經濟法兩個雙學位專業和一個律師實務副修專業。設有6個碩士點:法理學、法律史學、憲法與行政法學、經濟法學、國際法學、法律碩士專業學位。

法學院現有在編教師45人,其中正教授10人,副教授14人,講師10人, 助教11人。獲得博士和碩士學位教師占全部教師90%以上。

南京大學2002年法律碩士報名錄取情況

1.招收人數:原定招生70人,實際招生85人

2.報考人數:351人

3.錄取分數線:345分

4.復試課程:外語和專業課

5.公費人數:前6名應屆生享受公費待遇

6.自費學費:8500元/年

7.住宿:提供住宿

8.授課方式:全日制授課

9.調劑:無調劑

10.招收語種:英語

南京大學2003年法律碩士報名錄取情況

1.招收人數:原定招生80人

2.報考人數:1461人

3.錄取分數線:總分330分,外語、政治50分,專業課80分

4.復試課程:外語和專業課

5.公費人數:具體數字不詳

6.自費學費:估計在10000元/年

7.住宿:提供住宿

8.授課方式:全日制授課

9.調劑:無調劑

10.招收語種:英語


煙臺大學

簡介:煙臺大學創建于1984年,位于山東省煙臺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東臨黃海,西依青山,風光秀麗,是國內為數不多的海濱大學之一。

建校初期,煙臺大學得到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在教學、管理、科研骨干等方面的直接支援,起點高,發展快,目前已成為一所具有一定規模,學科門類比較齊全,初具辦學特色的山東省重點綜合性大學。

學校以全日制本科教育為主,逐步發展研究生教育。1995年通過國家教委組織的本科教學合格評價。1998年增列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全日制在校生16353人,生源分布全國25個省區。有教職工1659人,其中教學、科研和技術實驗人員958人,專職教師799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兼職院士8人,教授76人,副教授205人;博士和在讀博士79人,出站博士后8人。

煙臺大學法學院(前身為由北京大學法律系援建的法律系)成立于1999年10月,由法律系、法學研究所、英美法研究中心等組成,下設6個課程組,現有教師35名,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16名、講師6名、助教5名、博士7名、碩士25名。該院現擁有民商法學、刑法學、法學理論、國際法學4個碩士點和1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點。

2004年,煙臺大學法學院獲得法律碩士培養資格,成為山東省僅有的兩家擁有法律碩士專業學位點的單位之一。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是一種以培養能夠在全國立法、審判、檢察、司法等部門發揮重要作用的高層次復合型、應用型法律人才的專業學位教育。法律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將在郭明瑞、房紹坤等一大批資深法學教授的帶領下繼續走向前方。


山東大學

山東大學始建于1901年。新中國成立后,山東大學幾經調整和發展,成為國家教育部直屬全國綜合性大學。2000年,原山東大學與山東醫科大學、山東工業大學合并成立新的山東大學。新山東大學不僅以文史見長,理、工、醫科也頗享盛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山東大學注重應用學科的建設和發展,法學、經濟學首當其沖。

1983年11月,山東大學成立法律系。著名法史學家喬偉教授出任法律系主任。1994年,根據教育體制運行規律的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山東大學在院系調整中成立山東大學法學院,著名學者、人權研究專家、博士生導師徐顯明教授出任法學院院長。(現為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校長)2001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經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梁慧星研究員被山東大學聘任為法學院院長。

1995年,根據國家教育部專業調整要求,院法學、經濟法、國際經濟法三個本科專業合并調整為法學一個專業,該專業實行學分制,授予法學學士學位。自1995年始,法學院學科發展迅速,憲法與行政法、民商法、法理學、刑法學、國際法專業相繼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并于1999年試行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2000年法學院學科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山東大學取得理論法學專業博士學位授予權。

山東大學法學院設有法律學系、民商法系兩個教學機構,現有62名教師和教學輔助人員。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5人,他們中具有博士學位的15人,具有碩士學位的45人,他們中有海外訪問、進修經歷的15人,學生規模為1100余人,其中博士、碩士生500余人,本科生近600人,另有來自韓國、日本、蒙古、哈薩克斯坦、尼日利亞等十幾個國家的留學生52人,校外函授、自學考試、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員9萬余人。

山東大學2002年法律碩士報名錄取情況

1.招收人數:計劃招生人數最初的確是50人,最終錄取113人。

2.報考人數:大約在1400左右之間。

3.錄取分數線:復試分數線同國家線,參加復試人數為117人

4.復試課程:復試六個題目(民法、刑法、綜合課各兩道),復試成績和初試成績相加排名。

5.公費人數:沒有公費

6.自費學費: 8000元/年。

7.住宿:外地提供住宿,濟南生源不提供。

8.授課方式:全日制,脫產

9.調劑:不接受調劑。

10.招收語種:英語、俄語、日語

山東大學2003年法律碩士報名錄取情況

1.招收人數:計劃招生人數110人。

2.報考人數:大約在1400左右之間。

3.錄取分數線:復試分數線310分,英語和政治50分。專業課75分

4.復試課程:差額復試

5.公費人數:沒有公費,只招收自費和委培

6.自費學費: 9000元/年。

7.住宿:外地提供住宿,濟南生源不提供。

8.授課方式:全日制,脫產

9.調劑:不接受調劑。

10.招收語種:英語、俄語、日語


廈門大學

 簡介:廈門大學是中國五個經濟特區中目前唯一的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法學院為廈門大學的主要學院之一。1926年6月廈門大學設立法科,下設法律學、政治學、經濟學三系。 1930年2月學校改科為院,法科改為法學院。1934年6月法學院與商學院合并為法商學院。1937年底法商學院中的法科停辦。1940年秋原福建大學法學院劃歸廈大,與廈大商學院的經濟系合并,組成廈門大學法學院。1950年9月文學院、法學院合并稱為法學院。1952年學校撤銷學院建制。直到1984年12月廈門大學與福建省聯合辦學成立政法學院。

法學院院長:廖益新教授。1999年,廈門大學實行院系調整,廈門大學法律系隸屬于法學院?,F任系主任:柳經緯教授,副主任:徐崇利教授、丁麗瑛副教授。

名師:廈門大學法律系擁有一支年輕的師資隊伍?,F有專任教師50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學位、碩士學位的39人。教師在全國性學術團體中擔任理事以上學術職務的17人。設有法理學、憲法與行政法、民商法、刑法、經濟法、訴訟法、國際法教研室。研究機構有:國際經濟法研究所(負責人:曾華群教授)、海洋法研究中心(負責人:傅昆成教授)、民商法研究所(負責人:柳經緯教授)、羅馬法研究所(負責人:徐國棟教授)。

廈門大學法律系現有一個博士點(國際法學),六個碩士點(憲法與行政法學、民商法學、刑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國際法學)。同時,廈門大學法律系也是法律專業碩士學位的試點單位之一。秉承廈門大學“自強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訓,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本,走學術建系的路子,形成了較為明顯的教學科研和學科特色。其中,國際法學為國家重點學科,民商法學為福建省重點學科?!?

廈門大學2002年法律碩士報名錄取情況

1.招收人數: 擬招50人,錄取了71人,其中和多是從北大和其他北京的院校調劑過去的

2.報考人數:590人,上國家線人數43人

3.錄取分數線:國家線,71人參加復試。

4.復試課程:復試沒有口試,全是筆試,70人坐在一間大教室,法理、刑法、民法一張試卷,兩小時全部結束。不影響錄取。

5.公費人數:全部自費或委培

6.自費學費:學費11000元/年

7.語種:英語

8.住宿:解決住宿

廈門大學2003年法律碩士報名錄取情況

1.招收人數: 擬招70人

2.報考人數:1000人左右

3.錄取分數線:總分310分,單科50分,專業課85分。

4.復試課程:外語和專業課(差額復試)。

5.公費人數:全部自費或委培

6.自費學費:學費11000元/年

7.語種:英語

8.住宿:1320元/年 

江西財經大學

簡介:江西財經大學是一所財政部與江西省共建,以江西省管理為主的,以經濟、管理類學科為主體,法、工、文、理等學科兼有的多科性大學,創建于1958年。學校現有1個博士點、19個碩士點、29個本科專業和一系列MBA/"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MBA辦學資格;下設會計、工商、經濟、國貿、信息、法學、外國語、成教、職業技術、管理干部、現代經濟管理、資源與環境管理、林學、新一佳國際商學院等15個學院,新聞傳播系、統計學系2個直屬系,馬列部、軍體部2個教學部和雜志社、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2個科研單位。有教授、副教授350余人,博導、碩導120余人,省部級學科帶頭人35人。

學?,F有教職工1600余名,其中教師650余人,教授、副教授300余名,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90余名,已形成一支結構合理、教學經驗豐富、學術造詣較深的師資隊伍。不少專家、教授在國內外學術界具有一定影響,一批充滿活力、嶄露才華的中青年教師正成為教學科研的中堅力量和新一代學科帶頭人。

學校面向全國招生,現有在校生人數21000多人,其中全日制學生12000多人;其中博士生55人、研究生422人,成人教育學生7500余人,高職生1000人。已形成以本科層次為主體,研究生教育為先導、??茖哟螢檠a充的普教與成教并舉的辦學格局。

根據國務院學位辦[2003]99號《關于2003年批準新增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單位的通知》,江西財經大學申請設立的法律碩士專業學位點已于2003年9月9日獲國務院學位辦批準。江西財經大學獲得了江西首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的培養試辦權,成為國內可以招收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39所法學院之一。

華東政法學院

簡介:華東政法學院原系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部屬高等政法院校之一,現為中央與上海市共建院校。校園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區,蘇州河畔,毗鄰中山公園。學校占地面積149162平方米,建筑總面積104772平方米。

1952年6月,經華東軍政委員會批準,華東政法學院由原圣約翰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東吳大學、廈門大學、滬江大學、安徽大學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會系等合并組建成立。其后由于歷史原因,于1958年和1972年兩度停辦。1979年經國務院批準復?!,F任黨委書記祝林森研究員、院長何勤華教授。

華東政法學院現有教職工總數575人,其中教學科研人員近268人,正副高級職稱130余人。目前在校研究生、本科生、成人教育學生共計1萬余人。設有法律系、經濟法系、國際法系、刑事司法系、經濟貿易系、外語系、政治理論部、基礎部和信息技術中心等教學單位及18個科研機構。圖書館藏書約48萬冊,中外文期刊1200種。

華東政法學院是一所以法學專業為重點,兼具經濟、外語和管理類專業的多科性院校。設有國際法學、法律史學兩個博士點;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國際法學等8個法學碩士點;本科設有法學、經濟法學、金融學、行政管理、偵查學和英語等專業。具有接受攻讀博士、碩士及學士學位海外留學生和招收法律專業碩士學位在職研究生、法學第二學士學位生的資格。國際經濟法和法律史兩個學科為司法部重點學科,國際經濟法、經濟法、民商法三個學科為上海市重點學科。學院的本科教學在1996年11月司法部部屬普通高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價中被評為A級。從1994午起,華東政法學院成為上海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試點院校之一,同年被國家教委批準實行收費“并軌”改革。

華東政法學院擁有一大批頗有學術建樹和敬業精神的法學專家、教授,他們為我國法學教育、法學理論研究和司法實務作出了極為豐碩的知識貢獻。自1979年復校以來,學院的教師和科研人員先后接受立法機關委托,起草、組織起草或參與起草200余部法律、法規承接并完成國家、司法部和上海市大量的科研項目。同時,全院眾多教師和科研人員,不僅在全國性的學術團體中擔任要職,而且還在國家各級立法、司法和行政機關中擔任專家咨詢委員等職。

華東政法學院重視與海外院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先后與世界上15所大學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同時,還與國內諸多著名大學、科研院所及立法、司法、行政機關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

華東政法學院已連續3次獲得上海市教委文明單位稱號,同時也是上海市"市級建筑保護單位"和“上海市花園單位”。校園內至今仍完好地保存了一大批具有歷史紀念意義和建筑史料價值的歷史名樓。這些中西合璧、古樸典雅的建筑群體和參天古樹、茵茵綠草相映成輝,形成優美而獨特的校園環境。

華東政法學院2002年法律碩士報名錄取情況

1.招收人數:擬招150人,實招161

2.報考人數:1024人。

3.錄取分數線:345應屆/340往屆/60單科,130人上國家線

4.復試課程:不詳

5.公費人數:四十個左右

6.自費學費:自費10000/年,公費5000/年。每年9月交納。

7.授課方式:應屆生全日制,非應屆生脫產

華東政法學院2003年法律碩士報名錄取情況

1.招收人數:擬招180人

2.報考人數:1679人。

3.錄取分數線:總分325,單科54分

4.復試課程:外語和專業課

5.公費人數:50人

6.自費學費:自費和委培10000/年,計劃內7000/年

7.授課方式:應屆生全日制,非應屆生脫產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1992年開設法學本科專業,1996年成立法律系,2002年6月成立法學院。法學院成立以來發展勢頭十分強勁。通過傾力集中引進高水平師資,法學院教師隊伍建設和學科建設成效顯著。學院現有教師42人,其中有專任法學教授10人,副教授11人,教師中70%以上有法學博士學位,80%的教師有法律職業經歷。法學院現設有法理學、憲法與行政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環境法學、國際法學等六個碩士點。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具有國內一流的法學師資,法學圖書資料齊全、法學教育配套設施先進、完善。熱烈歡迎有志者踴躍報考。

一、招生計劃
2004年我校預計招收法律碩士專業研究生75名,國家計劃內和計劃外(委托培養和自籌經費生)名額與比例待定。

二、招生對象、報考條件
凡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德良好、身體健康。招生對象:應屆本科畢業生和在職人員,己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的人員;同等學力考生必須是??飘厴I滿兩年并達到大學本科畢業程度的人員。以同等學歷報考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報考時提交由本人為第一作者的已經公開發表的法律專業論文一篇;已通過專升本階段6門以上課程考試,成績合格;已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


蘇州大學

蘇州大學法學院座落在“人間天堂”蘇州市,東眺金雞湖、西依大運河,與“中國新加坡蘇州工業園區”一路之隔。是江蘇省法律人才培養的首要基地。蘇州大學法學院淵源于前東吳大學法學院。東吳大學法學院在中國法學教育史上聲名顯赫,素有“南東吳,北朝陽”之盛譽。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由東吳大學、蘇南文教學院和江南大學數理學院合并建立蘇南師范學院(后更名為江蘇師范學院),在東吳大學余址辦學。1982年,經國務院批準改為蘇州大學,同時恢復法學教育,建立法律系。1986年,經省政府批準成立法學院,成為當時全省唯一的法科學院。蘇州大學法學院弘揚了東吳大學法學院辦學傳統,在黨的改革開放政策指引下,獲得了勃勃生機。1993年行政法學成為江蘇省重點學科,1994年建成行政法學碩士點,1995年獲法理學碩士學位授予權。同年,被江蘇省考試委員會審定為“省律師專業自學考試點”。1998年獲國際經濟法碩士點。并被國家教育部批準成立“憲法與行政法學”博士點,成為華東地區高校中被批準的第三個法學博士點,江蘇省內高校中第一個法學博士點,以及全國省屬高校中第一個法學博士點。最近法學院又獲準訴訟法學碩士點,成為本院的第四個碩士點。

經過16年的發展,法學院現有法律學、經濟學、國際經濟學和律師4個系,開設法律學、經濟法、國際經濟法、律師4個專業及方向。有行政法學,法理學和國際經濟法3個碩士點,和憲法與行政法學1個博士點。行政法學又為江蘇省重點學科。面向“21世紀中國憲法與行政法的發展”已列入國家“211工程”標志性項目。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憲法與行政法學基本理論、經濟行政法(包括涉外經濟行政法)、中外行政法制史比較研究,以及地方政府法制建設,顯現出前瞻性、比較性和服務性的創新研究的鮮明特點。

全院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100多人,其中研究生100多人。法學院擁有一支科研素質高,教學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有數名享譽全國的法學教授,高級職稱教師比例占總數的50%以上,還有一批海內外兼職教授經?;钴S在教壇上。

十八年來,學院教學、科研的物資條件不斷改善?,F有容納1000人上課和實驗的教學大樓,面積4000多平方米。資料室藏書40000多冊,中外文期刊500多種。并保存了一批完整的港臺期刊和書籍,圖書館被列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項目“江蘇省法學文獻中心”,文獻將向全省開放服務。法學院還有設備齊全的微機房,配置486-586計算機70多臺,以及多功能的語音室和電化教室,為教學、科研和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法學院素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十分重視教學與科研工作。在1986年和1994年先后建立了東吳律師事務所和東吳比較法研究所,將教學、科研和司法實踐融為一體。東吳律師事務所原有公正誠實、業務精湛的執業律師32人,其中高級職稱律師16人,從國外及境外學成歸來的律師6人。與國外及港澳地區十多家律師事務所建立了緊密的合作,取得了良好的社會信譽。根據國家規定,最近該所已與法學院在行政上脫鉤,但仍為法學院師生理論聯系實際的一個便捷的基地與窗口。東吳比較法研究所從事中西法學的比較研究工作,進一步增強了對外的學術交流和國際協作,為法學院贏得了聲譽?!稏|吳法學》是法學院出版的學術刊物,創刊以來得到了海內外學者的大力支持。

法學院在重視基礎理論、基礎知識的教學和訓練的同時,十分注重開展各類生動活潑的校園及社區活動。學生會定期編制《東吳法苑》、《獨角獸》等法學刊物,開展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深受各界歡迎。

十八年的幸勤耕耘,法學院已形成以本科與研究生教學為主,普通教育與成人教育相結合,校內辦學與社會聯合辦學相結合的多層次、多渠道的辦學體系,為省內外輸送了各類法律專門人才4000多人。

2000年5月,蘇州大學校慶100周年之際,入籍美國的東吳大學校友王健先生回訪母校,其子王嘉廉先生為其父表示對母校的報答,決定捐款1000萬美元為蘇州大學法學院硬件建設和軟件建設作出貢獻。5月18日舉行了王健法學院新辦公樓和行政樓奠基儀式,爭取在兩至三年內峻工。

目前,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憑借雄厚的基礎,依托“211”工程的強大后盾,以及海內外友人的全力支援與幫助,在科研、教學、為社會服務等各方面努力更上一層樓。展望未來,全院師生充滿信心,決心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培養第一流的法學人才,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出更大的貢獻。我們的總目標是:“努力創建全國一流、國際有影響的法學院”。

蘇州大學2002年法律碩士招生錄取情況

1.招收人數:擬招 50個,

2.報考人數:818人報考

3.錄取分數線:復試線351分

4.復試課程: 9個參加復試,最高分403分,分數主要集中在365以下,365以上也就不到20個,復試是等額復試,主要是問了一些小題目

5.公費人數: 有50%的公費比例

6.自費學費: 8000一年。

7.授課方式:全日制培養

8.調劑:沒有接受調劑

安徽大學

簡介:安徽大學于1928年建校時即設有法學院并轄法律、經濟等專業系科。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法律系并入華東政法學院。1958年安徽大學在合肥恢復重建。1979年春,經教育部批準,安徽大學在全國較早地恢復重建了法律系。1996年10月,在原法律系的基礎上組建成立了法學院,下轄法律系、經濟法系、國際經濟法學系、法學研究所和律師事務所?;謴椭亟ê蟮氖兹蜗抵魅螢橹▽W家陳盛清教授,現任院長為法學博士王源擴教授。

安徽大學法學院設有法理學、法律史、憲法與行政法、刑法、民商法、經濟法、訴訟法和國際法教研室,并設有法學研究所?,F有在職教職工60余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6人。中青年教師占90%以上,且其中80%以上獲得碩士學位,有9人在職攻讀博士學位,其中3人已獲得博士學位。同時,一批已離、退休的知名教授如陳盛清教授、周枬教授、朱學山教授和王镕教授等仍在學校教學育人。

名師:

汪漢卿教授 男,1937年生,北京大學法律系畢業。曾任安徽大學常務副校長,法律系主任,并兼任教育部高校法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會理事,中國法律史學會執行會長,安徽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等職。學術專長為法律史學、行政法學,先后招收、培養法律史專業碩士研究生十余屆、六十余人。主編《中國法律思想史》、合著《中國法律思想史綱》、《中國法律思想通史》等著作和教材8部,在學術刊物發表專業論文數十篇。目前承擔國家重點項目《中華大典·法律典》的編纂并任《行政法分典》主編。

李學寬教授 男,1937年1 月生,安徽霍邱人。1958年畢業于華東政法學院?,F為法學院教授、法學研究所顧問、訴訟法學專業碩士生導師、訴訟法學科帶頭人。

王源擴教授 男,1955年4月生,安徽省壽縣人。1982年2月安徽師范大學政教系本科畢業,獲法學學士學位;1984年12月安徽大學民法經濟法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獲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碩士學位;后在安徽大學法學院任教,歷任教研室副主任、系副主任、系主任,現為安徽大學法學院教授、院長,經濟法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其間1988年3月公派到澳大利亞莫拿什大學(Monash Univ.)法學院在職攻讀碩士學位,1990年8月期滿獲法學碩士學位回國工作;1995年9月至1996年7月公派到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做高級訪問學者;1999年起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在職攻讀經濟法學專業博士學位。

儲育明教授 男,1964年4月生,安徽省潛山縣人。1985年安徽大學法律系法學專業本科畢業,獲法學學士學位。1988年安徽大學經濟法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同時獲中國政法大學法學碩士學位?,F為安徽大學法學院教授,安徽大學法學研究所所長,經濟法學專業碩士研究導師,安徽省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培養對象。

王先林教授 男,1965年11月生,安徽省霍山縣人。1987年、1990年和2001年分別獲安徽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1996年曾赴美國巴爾的摩大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詢QQ 3455265070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考研咨詢 QQ 3455265070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郵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稱:昆山創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考研秘籍網 版權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日本免费人成网ww555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