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全國聯考
綜合課模考試題(一) 一、單項選擇題:(1-50小題,每小題1分,共50分。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試題要求的)
1.通過封建君主“自上而下”的改革之后使封建經濟逐漸向資本主義經濟過渡,并在過渡中產生帶有濃厚封建因素的資本主義法的國家是()
A.英國B.美國C.法國D.德國
2.直接體現法律的本質和目的的法的作用是()
A.規范作用B.指引作用C.社會作用D.強制作用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84條規定:“外國法人以其注冊登記地國家的法律為其本國法,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依其本國法確定。外國法人在我國領域內進行的民事活動,必須符合我國的法律規定”。該條款所體現的是哪一原則?()
A.屬人主義原則B.屬地主義原則
C.保護主義原則 D.屬人主義和屬地主義之折衷原則
4.法律規則的本源和基礎是()
A.法律概念 B.法律原則
C.法律條文 D.規范性法律文件
5.下列有關國際法與國內法的表述錯誤的是()
A.國際法包括國際條約
B.國內法是由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在領陸范圍內適用的法律
C.國內法的一切規范性文件并不均在全國范圍內適用
D.我國締結、加入或者承認的國際條約是我國的法律淵源
6.黃某是縣人事局的干部,他向縣檢察院舉報了縣人事局領導葉某在干部調配中收受錢物的行為。兩個月后未見動靜,黃某幾經努力才弄清是檢察院的章某把舉報信私下扣住并給了葉某。黃某于是又向縣人大、市檢察院舉報章某的行為。黃某的這一行為屬于()
A.立法B.司法C.執法D.法律監督
7.按照我國憲法和1981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法律解釋工作的決議》,下列選項中屬于有權解釋的是()
A.最高人民法院對憲法和法律的解釋
B.國務院對憲法和法律的解釋
C.全國人大常委會對憲法和法律的解釋
D.法律專家對憲法和法律的解釋
8.紀某與夏某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登記結婚,婚姻登記機關依法予以登記并發給結婚證書。據此,產生紀某與夏某夫妻關系的事實屬于()
A.法律事件 B.單一的法律事實
C.事實構成 D.事實關系
9.根據我國現行法律,不訴免責()
A.僅適用于民事違法行為
B.不適用于犯罪行為
C.適用于民事違法行為,也適用于大多數犯罪行為
D.一般適用于民事違法行為,也適用于某些犯罪行為
10.法治的終極性的目的價值是()
A.充分尊重和擴展人權 B.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堅持權利義務一致性 D.遵循權力制約原則
11.在社會主義法制的基本要素中,作為依法辦事中心環節的是()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執法必嚴 D.違法必究
12.社會主義法與執政黨政策的區別不包括()
A.表現形式 B.意志屬性
C.社會目標 D.實施方式
13.守法的最低狀態是()
A.不違法犯罪
B.依法辦事,形成統一的法律秩序
C.在外在行為和內在動機方面都符合法的精神要求
D.守法主體以法的主人的姿態自覺、積極地行使權力、履行義務
14.行政法規的制定主體是()
A.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 B.全國人大常委會或國務院
C.國務院 D.國務院或其部委
15.我國社會主義民主制度法律化的基本形式是()
A.憲法 B.選舉法
C.全國人大組織法 D.立法法
16.將公民劃分為“積極公民”和“消極公民”的憲法是()
A.法國《人權宣言》B.美國1787年聯邦憲法
C.日本1946年“和平憲法”D.法國1791年憲法
17.憲法修正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年份是
()
A.1988年B.1993年C.1999年D.2000年
18.當今大多數國家的憲法是()
A.成文憲法和協定憲法 B.不成文憲法和民定憲法
C.成文憲法和民定憲法 D.不成文憲法和剛性憲法
19.在現代各國,制憲權的主體是()
A.君主 B.國民
C.制憲機關 D.一般國會或民意機關
20.法國采用的憲法解釋體制是()
A.由立法機關解釋 B.由司法機關解釋
C.由憲法法院解釋 D.由憲法委員會解釋
21.以普通法院行使違憲審查權的典型國家是()
A.英國B.美國C.加拿大 D.德國
22.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申請解釋憲法:
(一)中央或地方機關,于其行使職權,適用法律與命令發生有抵觸憲法之疑義者;
(二)人民、法人或政黨于其憲法上所保障之權利,遭受不法侵害,經依法定程序提起訴訟,對于確定終局裁判所適用之法律或命令發生有抵觸憲法之疑義者。
這個條文確定的違憲審查方式是()
A.第一項為抽象審查,第二項為具體審查
B.第一項為具體審查,第二項為抽象審查
C.第一、二項均為抽象審查
D.第一、二項均為具體審查
23.有權改變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機關是()
A.全國人大常委會 B.國務院
C.直轄市人大 D.直轄市人大常委會
24.下列規范性法律文件中效力最高的是()
A.行政法規 B.地方性法規
C.部門規章 D.地方政府規章
25.憲法的核心是()
A.國家權力制約人民權利 B.人民權利制約國家權力
C.保證國家權力的行使 D.建立有限政府
26.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社會主義制度
B.人民民主專政
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D.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27.北京市海淀區人大在選舉北京市人大代表時,主持會議的主體是()
A.海淀區人大主席團 B.海淀區人大常委會
C.海淀區選舉委員會 D.北京市人大常委會
28.對外不是一個國際法主體的是()
A.單一制國家 B.邦聯制國家
C.聯邦制國家 D.君合國
29.有權對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的全國性法律作出增減的機關是()
A.全國人大 B.全國人大常委會
C.國務院 D.特別行政區立法會
30.下列關于受庇護權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受庇護權只給予提出避難申請的外國人
B.外國人提出避難申請,必須出于政治原因
C.中國政府對符合條件的避難申請必須同意
D.被給予受庇護權的外國人不被引渡或驅逐
31.根據現行憲法,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的機關是()
A.人民法院 B.人民檢察院
C.公安機關 D.人民檢察院或公安機關
32.全國人大各專門委員會負責的對象是()
A.全國人大 B.全國人大常委會
C.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 D.全國人大主席團
33.國家副主席缺位時,應()
A.由全國人大補選 B.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補選
C.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代理 D.由國家主席提名,全國人大決定人選
34.實行個人負責制的機關是()
A.最高人民法院 B.最高人民檢察院
C.中央軍事委員會 D.全國人大常委會
35.山東省人大常委會無權()
A.決定山東省副省長的個別任免
B.決定山東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代理人選
C.批準任免濟南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D.批準任免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36.擔任法官必須是()
A.年滿18周歲的具有選舉權利的中國公民
B.年滿20周歲的具有選舉權利的中國公民
C.年滿22周歲的具有選舉權利的中國公民
D.年滿23周歲的具有選舉權利的中國公民
37.“刑律統類”這一法典編篆體例最早出現于()
A.唐高宗B.唐玄宗C.唐宣宗D.宋太祖
38.《大統式》制定于()
A.曹魏B.北魏C.東魏 D.西魏
39.實行鞠言獻分司制的朝代是()
A.漢朝 B.唐朝C.宋朝 D.明朝
40.監察機構定型于()
A.秦代 B.漢代C.唐代 D.明代
41.明朝掌復核駁正的機關是()
A.刑部 B.大理寺C.都察院 D.六科給事中
42.開始依據“赦死從流”原則,將流刑列為法定刑,并劃分等級的時期是()
A.秦朝 B.兩漢C.三國 D.南北朝
43.根據《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臨時約法的增刪修改的通過人數要求是()
A.經參議員4/5以上之出席,出席議員3/4以上之贊成
B.經參議員3/4以上之出席,出席議員4/5以上之贊成
C.經參議員4/5以上之出席,全體議員3/4以上之贊成
D.經參議員3/4以上之出席,全體議員4/5以上之贊成
44.《十九信條》的起草機構是()
A.憲政編查館 B.資政院C.咨議局 D.修訂法律館
45.在清朝,督撫可以決定地方上的()
A.徒刑案件 B.充軍案件C.流刑案件 D.死刑案件
46.規定“測定之法”的朝代是()
A.西晉 B.北魏C.南朝宋 D.南朝陳
47.取消國會制的憲法性文件是()
A.“天壇憲草” B.“袁紀約法”C.“賄選憲法” D.“臨時約法”
48.規定關于禮儀方面內容的漢朝法典是()
A.《九章律》 B.《傍章律》C.《越宮律》 D.《朝賀律》
49.1935年《中華民國刑法》在時間效力上一般采?。ǎ?BR>A.從舊從輕主義 B.從新從輕主義
C.從舊從重主義 D.從新從重主義
50.規定沒收一切土地歸政府所有的土地立法文件是()
A.《井岡山土地法》 B.《興國土地法》
C.《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土地法》 D.《陜甘寧邊區土地條例》
二、多項選擇題:(51—63小題,每小題2分,共26分。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有二至四個選項是符合試題要求的)
51.下列關于法的本質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A.一國的法在整體上是取得勝利并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意志的體現
B.歷史上所有的法律僅僅是統治階級的意志的反映
C.法的本質根源于物質的生活關系
D.法所體現的統治階級的意志是統治階級內部各黨派、集團及每個成員意志的相加
52.我國的基本法律部門包括()
A.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
B.憲法、民商法、刑法、訴訟法、行政法
C.婚姻法、仲裁法、律師法、資源環境保護法
D.經濟法、科教文衛法、軍事法
5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A.法與法律規范的概念完全相同,因為法的構成要素等同于法律規范的構成要素
B.表述法和法律規范內容的文件被稱為“規范性法律文件”
C.并不是所有的法都表現為法律條文形式
D.同一法律規則可以通過一個法律條文來表述,也可以通過若干個法律條文來表述
54.物理意義上的物要成為法律關系客體,須具備的條件有()
A.得到法律認可
B.為人類所認識和控制
C.能夠給人們帶來某種物質利益,具有經濟價值
D.具有獨立性
55.近代憲法產生的條件包括()
A.資本主義商品經濟普遍化發展
B.資產階級國家政權的建立
C.以普選制、議會制為核心的民主制的形成
D.民主、自由、平等、人權和法治等理論的傳播
56.憲法制定程序包括()
A.制憲機構的設立 B.憲法草案的提出
C.憲法草案的通過 D.憲法的公布
5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A.村民在自留地、自留山種植的林木歸個人所有
B.根據1999年憲法修正案,私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補充
C.資本主義國家均實行共和政體
D.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實行社會主義民主的基本形式
58.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我國國籍法適用于香港和澳門地區
B.基本權利構成了普通法律權利的基礎和原則
C.基本權利均不可放棄
D.公民的范圍窄于人民的范圍
59.可以由全國人大罷免的國家領導人員的有()
A.全國人大常委會秘書長B.國務院秘書長
C.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D.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
60.關于唐朝法制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A.中書省承皇帝命令草擬詔書
B.科舉考試中第者立即實際任官
C.致仕即為退休
D.《唐六典》規定了回避制度
6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A.《至元新格》是元朝的第一部成文法典
B.《大元通制》中只有《通制條格》留存下來
C.《元典章》是元中央政府編輯的法令法規匯編
D.《大元通制》使元代法典定型
62.體例為12篇的法典有()
A.曹魏律B.北齊律C.開皇律D.大業律
63.《法經》中關于訴訟程序方面的篇目有()
A.盜 B.賊C.囚 D.捕
三、簡答題:(64—66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64.簡述法的普遍性。
65.簡述憲政的基本精神。
66.簡述《大清律例》的主要特點。
四、分析題:(67—69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67.甲因乙不能償還欠款將其告上法庭,并稱有關證據被公安機關辦理其他案件時予以扣押,故不能提供證據。法官負責任地到公安機關調查,并復制了相關證據材料。此舉使甲最終勝訴。運用法理學的知識分析該法官的行為是否適當。
68.試運用有關憲法和法律知識分析《行政處罰法》的以下規定:
第九條 法律可以設定各種行政處罰。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只能由法律設定。
第十條 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
法律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行政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69.《唐律疏議•斷獄》規定:“諸斷罪皆須具引律、令、格、式正文,違者笞三十。”“諸制敕斷罪,臨時處分,不為永格者,不得引為后比。若輒引,致罪有出入者,以故失論?!痹嚲痛擞枰苑治觥?
五、論述題:(70小題,20分)
70.試述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的依法行政。
版權聲明:本試題系由萬國學校題庫中心提供
————————————————————————————————————————
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全國聯考
綜合課??荚囶}答案(一)
一、單項選擇題
1.A2.C3.D4.B5.B
6.D7.C8.C9.D10.A
11.C12.C13.A14.C15.A
16.D17.C18.C19.B20.D
21.B22.A23.B24.A25.B
26.C27.A28.B29.B30.C
31.D32.C33.A34.C35.D
36.D37.C38.D39.C40.C
41.B42.D43.A44.B45.A
46.D47.B48.B49.B50.A
二、多項選擇題
51.AC52.BD53.CD54.ABCD55.ABCD
56.ABCD57.AD58.AB59.ABC60.ACD
61.ABD62.BC63.CD
三、簡答題答案要點
64.
(1)法的普遍性,是指法律作為一般的行為規范在國家權力管轄范圍內具有普遍適用的效力和特性(1分)。
(2)法的普遍性具有以下含義:法律效力對象的廣泛性;法律效力的重復性;相同的事項和相同的法律主體適用相同的法律(3分)。
(3)法律的規范性是其普遍性的前提和基礎,而法的普遍性是其規范性的發展和延伸(2分)。
(4)法律具有普遍性,但法律不是絕對和無限的:法律的空間效力范圍以國家權力管轄范圍為限;法律只調整的行為(2分)。
65.
(1)憲法的基本出發點在于保障公民的權利和自由,因此人民權利制約國家權力是憲法的核心(2分)。
(2)這一核心在政治實踐中的集中表現,就是一切公共權力的合法性都植根于憲法之中,也就是說,必須建立有限政府。因此,建立有限政府是憲政的基本精神(2分)。
(3)憲政的基本精神具體表現為兩個憲政原則:一是公共權力是人們通過憲法授予的,不得行使憲法沒有授予的和禁止行使的權力(2分);二是公共權力不得侵犯憲法所規定的公民權利,而且有義務保障公民權利的實現(2分)。
66.
(1)《大清律例》是七篇的結構體例,即名例、吏、戶、禮、兵、刑、工七篇(2分);
(2)《大清律例》是律文和附例的合編結構(2分);
(3)《大清律例》是中國傳統封建法典的集大成者,漢唐以來確立的封建法律的基本精神、主要制度在《大清律例》中都得到充分體現(2分);
(4)《大清律例》的制定充分考慮了清朝的政治實踐和政治特色,在一些具體制度上對前代法律有所發展和變化(2分)。
四、分析題答案要點
67.
(1)該法官的行為是適當的(1分),符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司法原則,不違反司法的中立性和被動性。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要求任何公民的合法權益,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護。甲的合法權益,應當受到法律的同等保護(2分)。
(3)以事實為根據,要求司法機關對案件作出處理決定,只能以被合法證據證明了的事實和依法確定的事實作為適用法律的依據;以法律為準繩,要求司法機關辦理案件,必須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根據法律規定處理具體案件。該法官依法調查證據,并據以作出相應判決,符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司法原則(3分)。
(4)司法的中立性,要求法官在審判活動中不能具有態度上的傾向性;司法的被動性,要求“不告不理”。該法官調查證據是基于甲的合理說明(甲的合理說明隱含了要求法官依法調取證據),因此不違反司法中立性和被動性(4分)。
68.
(1)這是關于法律、行政法規對于行政處罰設定權的規定(1分)。
(2)行政處罰是由特定行政機關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所實施的懲罰性制裁措施。行政處罰是對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有關合法權益的限制或者剝奪,因此應當依法設定行政處罰(2分)。
(3)人身自由是公民所應享有的最起碼的權利,是公民具體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和實際享受其他權利的前提。因此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只能由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法律設定(3分)。
(4)全國人大是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大常委會是其常設機關,它們制定的法律相對于國務院的行政法規而言,具有極高的民主性和權威性,因此法律能夠設定包括限制人身自由在內的所有行政處罰(2分)。
(5)國務院是最高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因此國務院相對于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而言,處于從屬的地位,其制定的行政法規相對于法律而言,也處于從屬的地位,即行政法規必須根據法律制定、行政法規的效力低于法律。因此,法律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行政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2分)。
69.
(1)這是《唐律疏議》關于司法審判適用法律的規定(1分)。
(2)司法審判必須嚴格依照律、令、格、式的正文定罪處罰;對于皇帝針對特定人、特定事項發布的敕令,如果沒有經過立法程序上升為具有普遍效力的“永格”的,不得引用作為判案的依據;如果任意引用而致定罪量刑有出入的,屬于故意的,按故出入人罪定罪處罰,屬于過失的,按失出入人罪定罪處罰(3分)。
(3)《唐律疏議》的這一規定在形式上體現了罪刑法定的要求,這表明《唐律疏議》在立法技巧上表現出高超的水準(2分)。
(4)《唐律疏議》在形式上遵循罪刑法定的要求,這有利于防止官吏濫用比附而出入人罪(2分)。
(5)《唐律疏議》只是在形式上遵循罪刑法定的要求,比如承認皇帝超越法律的“臨時處分”,也承認比附,只是不能出入人罪而已(2分)。
五、論述題答案要點
70.
(1)法治的含義。
法治是與人治相對立的概念,法治是一種治國方略或社會調控方式,是一種依法辦事的原則,是一種良好的法律秩序,還是具有價值規定的社會生活方式(4分)。
(2)依法行政的含義。
依法行政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在全部行政管理活動中要嚴格依法辦事,使國家的行政管理活動完全建立在法治的基礎上。具體來說,第一,執法的主體必須合法;第二,執法的內容必須合法;第三,執法的程序必須合法(4分)。
(3)法治內在地要求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法治在執法領域的具體體現,是國家行政機關的最高準則。法治的終極性的目的價值是尊重和擴展人權;法治的根本目的是確認和保障主體的權利和自由。而行政機關通過各種抽象和具體行政行為直接干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權利和自由,行政權行使的廣泛性、主動性和強制性、單方面性等都要求依法行政,以使行政權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權利自由的干涉限制在法律的范圍內,利于保障人權(4分)。
(4)行政內在地要求法治。
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下,行政從屬于立法,因此行政活動必須依據法律進行;堅持依法行政,既能使行政機關充分行使行政權力,對社會進行有效的管理,又能對權力進行有效的制約和監督(4分)。
(5)如何做到依法行政。
形成完備而良好的法律體系,為依法行政奠定基礎;建立嚴格的執法體制,建立行政權力分工和制約機制;健全對行政權的法律監督制度,尤其是法院對行政機關的監督制度;培養忠于法律和人民利益,高度知識化、專業化的公務員隊伍(4分)。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