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考研秘籍考研網!    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考博真題下載    考研真題下載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級搜索   

 您現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網 >> 文章中心 >> 法律碩士 >> 正文  2004年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全國聯考考試綜合課試題及其答案

新聞資訊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單位網上接受咨詢和報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學生“就業之家”研究生專場招聘場面火爆
普通文章 廈大女研究生被殺案終審判決 兇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廣東八校網上試點考研報名將開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碩士北京招生單位報名點一覽
普通文章 洛陽高新區21名碩士研究生被聘為中層領導
普通文章 浙江省碩士研究生報名從下周一開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紖^網上報名時間安排表
普通文章 廣東:研究生入學考試2003年起重大調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國研招上??紖^報名點一覽表
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寧夏大學04年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大連鐵道學院04年碩士接收調劑生源基本原則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學建設工程學院04年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溫州師范學院(溫州大學籌)05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學04年考研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沈陽建筑工程學院04年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05年碩士調劑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調劑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學04年研究生招收統考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廣西大學04年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一、單項選擇題:1-50小題,每小題1分,共50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試題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項的字母涂黑。
1、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法律規則構成要素的是( )
A、假定 B、行為模式 C、法律后果 D、概念
2、對法律所體現的國家意志起最終決定作用的因素是( )
A、國家的歷史傳統 B、國家的階級結構 C、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 D、一定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
1、最早依法建立和維護代議制民主制度的法律是( )。
A、奴隸制法 B、封建制法 C、資本主義法 D、社會主義法
2、一個國家全部法律部門所構成的有機聯系的整體是( )
A、立法體系 B、法律體系 C、法學體系 D、法系
3、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當代中國法律淵源的是( )
A、判決書 B、地方性法規 C、規章 D、國際慣例
4、在法律解釋中,擴充解釋是指( )
A、在法律條文的字面含義比立法原意為廣時,做出比字面含義為窄的解釋
B、在法律條文的字面含義比立法愿意為窄時,做出比字面含義為廣的解釋
C、從法律條文的字面意義上來說明法律規定的含義
D、嚴格要求按法律條文字面的通常含義來解釋,既不擴大,也不縮小。
5、立法體制主要是指( )
A、依法劃分立法權限的體制 B、依法劃分法律部門的體制
C、依法劃分司法權限的體制 D、國家權力分立與制衡體制
6、關于資本主義社會兩大法系的表述,正確的是( )
A、大陸法系是在普通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B、英美法系在訴訟程序方面傾向于職權主義
C、西班牙法律屬于英美法系 D、兩大法系的差別在逐漸縮小,但差別還將長期存在
7、王某打架斗毆,公安機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對其罰款50元,這種處罰屬于( )
A、刑事制裁 B、行政制裁 C、違憲制裁 D、民事制裁
10、關于共產黨的政策與社會主義法律的關系,正確的表述是( )
A、政策對法律具有指導作用,法律對政策的實施具有保障作用,兩者相輔相成
B、政策決定法律,法律對政策具有積極或消極的作用
C、政策與法律在指導思想和制定機關方面相同,兩者不可分離
D、政策是法律的評價標準,法律是政策實施的有效手段
11、關于法律起源一般規律的表述,正確的是( )。
A、由于強制性規范的調整發展為有強制性規范的調整 B、由個別調整逐漸發展為規范性調整
C、由原始社會的習慣發展為習慣法再發展為判例法 D、由公法為主發展為公法和私法并重
1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有法律責任就必定會受到法律制裁 B、違反道德的行為必定為違法行為
C、中國共產黨的監督屬于社會監督 D、法律原則具有可操作性較強、確定性程度較高的特點
13、下列選項中可以成立的是( )
A、西方的理性論認為自然法高于實在法 B、判決書等規范性法律文件可以反復被適用
C、法律事件是指與人的意志無關的,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或消滅的事實
D、法律制定的科學性原則要求法律制定必須從最大多數人的最根本利益出發
14、關于法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法治以尊重和保障人權為核心 B、法律比法治更強調實質意義上的法律至上、權利保障的內涵
C、古希臘的柏拉圖認為法治應當優于一人之治 D、實行法治表明公民的一切權利都由法律加以保障
15、我國現行憲法明確規定的公民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權利的情況是( )。
A、見義勇為 B、年老、疾病或喪失勞動能力 C、有特殊貢獻 D、現役軍人
16、我國現行憲法規定行使憲法解釋權的機關是( )。
A、全國人大 B、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 C、全國人大黨委會 D、全國人大主席團
17、我國憲法修改必須由( )。
A、全國人大代表的二分之一以上的多數通過 B、全國人大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
C、全國人大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 D、全國人大全體代表的四分之三以上的多數通過
18、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法律性質是( )。
A、國家政權機關組織 B、愛國統一戰線組織 C、群眾組織 D、社會團體組織
19、我國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的最高原則是( )。
A、一切權利屬于人民 B、民主集中制 C、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D、政治協商
20、我國現階段的社會主義分配原則是( )
A、按勞分配 B、按需分配 C、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D、以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形式并存
21、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特點是( )。
A、民主和專政的統一 B、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C、存在著一個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D、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
2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核心內容是( )。
A、民主集中制 B、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C、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D、廣泛的人民參與
23、邦聯是一種( )
A、國家聯盟 B、聯盟國家 C、典型的國家形態 D、聯邦制的初級階段
24、我國現行憲法規定,民族鄉的人民代表大會可以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 )。
A、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B、制定具有民族特點的政府規章 C、采取適合民族特點的具體措施
D、自行確定經濟社會發展政策
25、在我國,礦藏、水流的所有權屬于( )。
A、社會 B、集體 C、國家和集體 D、國家
26、在憲法中體現議會至上原則最典型的國家是( )。
A、英國 B、法國 C、美國 D、中國
27、中國的政權組織形式是( )。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民主專政 C、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 D、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28、根據我國現行憲法第31條的規定,有權決定在特別行政區實行的制度的機關是( )。
A、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C、中共中央政治局 D、國務院
29、下列各項中,不屬于特別行政區自治權范圍的是( )。
A、發行貨幣權 B、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 C、國防權 D、立法權
30、我國現行憲法規定,國家舉辦各種學校,國家普及義務教育的范圍是( )。
A、職業教育 B、高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初等教育
31、有權批準省、自治區、直轄市區域劃分的機關是( )。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中共中央書記處 C、國務院 D、民政部
32、具有中國公民資格的法定條件是( )。
A、出生在中國 B、具有中國國籍 C、年滿18周歲 D、沒有被依法剝奪政治權利
33、最早系統規定精神文明建設內容的是( )
A、1787年美國憲法 B、1919年魏瑪憲法 C、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D、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34、在中國,批準和廢除同外國締結的條約和重要協定的機關是( )。
A、外交部 B、國務院 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D、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35、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的法律性質是( )。
A、基層政權組織 B、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 C、基層人民團體 D、地方自治組織
36、我國現行憲法規定,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領導職位是( )。
A、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B、國務院副總理 C、中央軍委副主席 D、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37、西周時期的買賣契約稱為( )。
A、契券 B、券書 C、質劑 D、傅別
38、最早規定重罪十條的法典是( )。
A、北齊律 B、開皇律 C、晉律 D、北魏律
39、秦朝中央最高司法審判機關是( )。
A、刑部 B、大理寺 C、廷尉 D、司寇
40、唐朝規定國家機關具體辦事細則的法律形式是( )。
A、律 B、令 C、格 D、式
41、中國封建社會最后一部法典是( )。
A、大清律例 B、大清律集解附例 C、大清新刑律 D、大清律集解
42、法經的篇目是( )。
A、六篇 B、七篇 C、九篇 D、十二篇
43、大中刑律統類編纂于( )
A、唐朝 B、宋朝 C、五代 D、元朝
44、唐律中有關賦稅征收和徭役攤派的內容規定在( )。
A、職制律 B、徭律 C、戶婚律 D、田律
45、元朝管理全國佛教和受理僧侶訴訟的中央機關是( )。
A、大宗正府 B、理藩院 C、宣政院 D、宗人府
46、欽定憲法大綱頒布于( )。
A、1911年 B、1908年 C、1907年 D、1906年
47、袁記約法是指( )
A、約法三章 B、中華民國約法 C、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D、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
48、南京國民政府訓政時期的立法最高指導機關是( )。
A、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 B、國民大會 C、中央政治會議 D、立法院
49、新民主主義政權制定的第一部憲法性文件是( )。
A、陜甘寧邊區施政綱領B、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C、陜甘寧邊區憲法原則D、全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50、太平天國初期頒布的綱領性法律文件是( )。
A、十款天條 B、資政新篇 C、太平刑律 D、天朝田畝制度
二、多項選擇題:51-63小題,每小題2分,共26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二至四個是符合試題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項的字母涂黑。多選、少選或錯選均不得分。
51、執法的主要原則包括( )。
A、依法行政原則 B、平衡原則 C、講求效能原則 D、發展原則
52、下列選項中,可以成立的表述是( )。
A、法律條文是表示法律規則的形式 B、正當防衛不屬于法律責任減輕與免除的條件
C、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第一次將法律劃分為公法與私法 D、法不溯及既往是為了更好地保障公民權利
53、關于普通法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普通法是英國在11世紀后逐漸形成的一種判例法 B、普通法是指針對一般人、一般事在全國普通話適用的法律
C、普通法是指中央國家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 D、普通法是調整某一類社會關系的法律
54、下列選項可以成立的有( )。
A、張某參加區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的行為屬于守法行為
B、李某閱報時針對某影星的偷稅行為,對領居張大爺說該影星將被判5年有期徒刑,這體現了法律的評價作用
C、人民檢察院根據群眾檢舉對王局長的受賄行為進行偵查的行為屬于國家法律監督
D、方律師在為一件產品致人傷害案代理時指出,一年前該法院在審理一起類似案件時沒有判予精神損害賠償,所以本案也不應該給予精神損害賠償。方律師的這一思維方式屬于演繹推理。
55、我國現行憲法規定,國家保護的公民合法財產包括( )。
A、收入 B、房屋 C、儲蓄 D、其他財產
56、我國現行憲法規定,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的領導人有( )。
A、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B、中央軍委主席 C、國家主席 D、國務院總理
57、在不與我國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的機關有( )。
A、特別行政區立法機關 B、省、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 C、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城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
D、省會城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
58、我國現行憲法規定的宗教政策是( )。
A、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 B、不得利用宗教破壞社會秩序 C、中國的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的支配
D、不得利用宗教妨礙國家教育制度
59、在下列選項中,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不得在其中擔任職務的有( )。
A、國家行政機關 B、國家審判機關 C、國家檢察機關 D、政協全國委員會
60、西周婚姻制度的主要內容包括( )。
A、父母之命,婚妁之言 B、六禮 C、七出、三不去 D、同姓不婚
61、秦朝的法律形式包括( )。
A、律 B、編例 C、封診式 D、格
62、關于唐律中的刑罰適用原則,下列表述正確的有( )。
A、十惡犯罪為常赦所不原 B、老年人和殘疾人犯罪可減免刑罰 C、禁止以類推方法定罪量刑
D、外國人犯罪一律依照唐律處罰
63、清末沈家本主持的修律活動的主要成果包括( )。
A、大清新刑律 B、暫行新刑律 C、法院編制法 D、大清民律草案
三、簡答題:64-66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
64、為什么說法律是一種特殊的社會規范?
65、簡述民族區域自治與特別行政區自治的區別。
66、簡述中國土地法大綱的主要內容。
四、分析題:67-69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要求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回答問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
67、馬某與趙某系生意上的朋友。2002年7月8日,兩人在飯店喝酒,馬某說起現在生意難做,不講信義的人越來越多。趙某隨聲附和。一向愛開玩笑的馬某說:老兄,憑咱們的關系,我就給你張借條玩玩都放心。馬某隨即寫了今借趙某人民幣6000元的字條,簽署自己的姓名后放在飯桌上。不料,幾日后,馬某收到法院送達的起訴狀,方知趙某竟以該借條為據將他起訴到了法院,要求他償還借款6000元。法院審理后認為,馬某向趙某出具了借據,又沒有證據證明自己非出于真實意思表示,故雙方債權債務關系成立,支持趙某的訴訟請求。請根據法理學的有關知識和原理,談談你對法院判決的認識。
68、某地進行鄉人大代表選舉,一選區應選舉代表3名。在各政黨、各人民團體和本選區選民提名基礎上,鄉選舉委員會分別征詢有關方面意見,最后確定正式候選人3人。經過投票選舉,獲得參加投票選民過半數選票的候選人中,只有1人系原確定的正式候選人,另2人系選民自發投票選出的獨立候選人。鄉選舉委員會認為,獨立候選人非正式確定的候選人,因而不予確認其當選結果,決定進行第二輪投票另行選舉。試問在整個選舉過程中,鄉選舉委員會的行為違反了我國憲法和選舉法的哪些規定?為什么?
69、請對下列文字進行簡要分析:唐律疏議.斷獄律規定:諸斷罪皆須具引律、令、格、式正文,違者笞三十。諸制敕斷罪,臨時處分,不為永格者,不得引為后比。若輒引,致罪有出入者,以故失論。
五、論述題:70小題,20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
70、運用法理學的知識,并適當結合我國現行憲法和古代法律制度的有關規定,論述當代中國公民在法律適用上一律平等原則。


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D 2、D 3、C 4、B 5、A 6、B 7、A 8、D 9、B 10、A
11、B 12、C 13、C 14、A 15、B 16、C 17、C 18、B 19、C
20、A 21、A 22、B 23、A 24、C 25、D 26、A 27、D 28、B
29、C 30、D 31、C 32、B 33、C 34、C 35、B 36、A 37、C
38、A 39、C 40、C 41、A 42、A 43、A 44、C 45、C 46、B
47、B 48、A 49、B 50、D

二、多項選擇題
51、AC 52、ABCD 53、AB 54、AC 55、ABCD
56、ACD 57、BCD 58、ABCD 59、ABC 60、ABCD
61、AC 62、AB 63、ACD

綜合課簡答題答案
64、法是調整人們行為或社會關系的規范,具有規范性,是一種社會規范。
(1)法是一種特殊規范,其特殊性首先表現在它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具有國家意志性,國家意志的法具有統一性和權威性。
(2)法在國家權力范圍內普遍有效,具有普遍性,而其他社會規范只對特定成員在特定范圍內有效,如宗教中的教規,只對教徒有約束力。
(3)一切社會規范都具有強制性,法不同于一般社會規范的特點就在于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具有國家強制性。
(4)法是有嚴格程序規定的規范,具有程序性。

65、(1)民族區域自治必須以少數民族聚居區為基礎,是民族自治與區域自治的結合;特別行政區自治不需要這樣的條件,多是由于歷史歷史、政治或經濟方面的原因而劃定的區域。
(2)民族區域自治與特別行政區自治的立法權限不同。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需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后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或者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后生效,并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也需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但備案不影響該法律的生效。
(3)民族區域自治與特別行政區自治的司法權限不同。民族自治地方不享有司法自治權,法院和檢察院不是自治地方,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律仍屬于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一部分。而特別行政區享有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其法律總體上不屬于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而是屬于資本主義性質。
(4)民族區域自治與特別行政區自治的行政管理權限不同。特別行政區享有更為廣泛的行政管理權,如貨幣發行權,而民族自治地方則不享有這種權力。

66、(1)規定土改的基本任務是廢除封建、半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制度。
(2)規定土改須遵守的原則是依靠貧雇農,團結中農,保護工商者,正確對待地主富農。
(3)規定保護土改的司法措施。對一切對抗或破壞土地法大綱規定的罪犯,組織人民法庭予以審判和處分。

綜合課分析題答案:
67、此題考司法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所謂以事實為根據,指司法機關審理案件時,必須以與案件有關的客觀事實為根據,查清事實真相。而事實有兩層含義,一種是客觀事實,另一種是推定事實。司法機關審理案件時,應當盡量追求客觀真實,當客觀事實無法明確時,就需要根據證據的真實性、舉證責任的承擔等因素判定事實,即推定事實,以此來理訟解紛。該題中,趙某出具了借據作為證據,而馬某又沒有證據證明自己出具借據非出于真實意思表示,則法院只能根據趙某提供的證據推定雙方債權債務關系成立,支持趙某的訴訟請求。

68、(1)選舉法第30條規定:全國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候選人的名額,應多于應選代表的名額。由選民直接選舉的候選人名額,應多于應選代表名額三分之一至一倍。這一規定表明我國實行差額選舉,即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候選人的名額,應多于應選代表的名額,而該案中正式候選人與應選代表人數相等。
(2)選舉法第31條規定:由選民直接選舉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候選人,由各選區選民和各政黨、各人民團體提名推薦。選舉委員會匯總后,在選舉日的十五日以前公布,并由各該選區的選民小組反復醞釀、討論、協商,根據較多數選民的意見,確定正式代表候選人名單,并在選舉日的五日以前公布。該鄉選舉委員會沒有經過公布就確定了正式候選人。
(3)選舉法第37條規定:選舉人對于代表候選人可以投贊成票,可以投反對票,可以另選其他任何選民,也可以棄權。所以,只要選舉過程是合法有效的,選民自發投票選出的獨立候選人也就是合法有效的,選舉委員會不得因此不予確認當選結果。
(4)選舉法第41條規定:在選民直接選舉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時,選區全體選民的過半數參加投票,選舉有效。代表候選人獲得參加投票的選民過半數的選票時,始得當選。此題中,只說明當選的候選人獲得了參加投票的選民的過半數選票,而參加選舉的人數有沒有達到選區全體選民的過半數,即該選舉是否有效無法判定。

69、諸斷罪皆須具引律、令、格、式正文,違者笞三十。其大意是:法官判案定罪必須根據律、令、格、式等正規法律條文,若有違反,受笞刑三十,即法官定罪必須有法律明確規定,這是中國封建時代援法斷罪、罪刑法定的最簡明的概括。諸制敕斷罪,臨時處分,不為永格者,不得引為后比。若輒引,致罪有出入者,以故失論。其大意是:法官依據制敕臨時判案定罪,制敕沒有上升為格的,在今后的斷案中不得援引,如果輕易援引致使定罪有出入的,以故意失職論。唐代的格又稱永格,與律同有法的效力,制敕是可格的后備或原型,其效力低于格,然而凡制敕一旦被承認為格,則就變成實質的法律,與律令正文有同等效力。這兩條規定實質上是我國古代法制上所確立的援法斷罪,罪刑法定原則。援法斷罪,罪刑法定原則的出發點是維護法律的統一適用,約束司法官權力的濫用,它作為一項原則性的法律制度是世界法制史上的首創。

綜合課論述題答案:
70、(1)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這是我國的一項憲法原則,也是司法的基本原則之一。其基本含義包括:首先,司法機關在適用法律時對于一切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社會出身、宗教信仰、財產狀況等,都統一適用,不允許有任何優待或歧視。其次,一切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法律賦予的權利,承擔法律賦予的義務,不允許存在權利義務不統一的現象;對于公民的權利,司法予以平等保護,對違反法律的行為平等予以追究。第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2)我國古代法律制度中不存在法律適用上一律平等的原則,當社會主義法律確立這一原則是對司法公正和平等的肯定,是尊重和保障人權原則的真正體現,在我國司法制度上是一個飛躍。我國古代法律制度中就有因為身份歧視而在法律適用上不平等的制度,如西周時的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唐代的八議制度。而當代中國公民在法律適用上一律平等的原則,首先要求任何公民都不得因身份地位上的優勢而獲得超越法律之外或者凌駕于法律之上的特權,也不能因身份地位上的劣勢而構成遭受法律制裁的根據。只有當身份地位不同的個體因同樣的違法犯罪行為而受到同樣的處罰時,才意味著平等原則的實現。其次,身份不僅不應成為逃避或者受到法律懲罰的根據,也不應成為得到或者失去法律保護的原因。這些都是對古代身份不平等所造成的法律適用不平等的徹底否定。
(3)公民在法律適用上一律平等原則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公民在法律適用上一律平等原則是對我國幾千年來封建身份等級觀念的徹底否定,在我國法律制度尤其是司法制度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是歷史性的飛躍。在我國現階段,認真貫徹公民在法律適用上一律平等原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可以使公民的合法權益在法律上得到充分保障。其次,可以防止任何人有超載法律之外,凌駕于法律之上的特權。再次,認真貫徹這一原則還可以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最后,公民在法律適用上一律平等原則是社會主義經濟、政治、社會平等在法律上的表現,貫徹公民在法律適用上一律平等的原則,能夠維護和促進人民各項平等權利的實現,增強人民對社會主義的信賴,使國家建立起政治上的凝聚力,推動社會各項事業的進步。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詢QQ 3455265070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考研咨詢 QQ 3455265070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郵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稱:昆山創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考研秘籍網 版權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日本免费人成网ww555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