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為適應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應用型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的需要,西安郵電學院2011年擬繼續在電子與通信工程(430109)、計算機技術(430112)兩個工程領域招收、培養工程碩士。
一、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簡介
工程碩士專業學位與工學碩士學位處于同一層次,但類型不同,各有側重。工程碩士專業學位側重于工程應用,主要是為工礦企業和工程建設部門,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培養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工程碩士學員以進校不離崗的方式在職攻讀學位,課程按工程領域并結合工礦企業和工程建設部門的實際需要設置,反映當代工程科學技術發展前沿的最新水平;論文(設計)選題直接來源于生產實際或者具有明確的生產背景和應用價值。
二、報考條件
具備以下條件之一的在職工程技術或工程管理人員,或在學校從事工程技術與工程管理教學的教師可以報考:
1.2008年7月31日前獲得學士學位;
2.2007年7月31日前獲得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畢業證書。
報考電子與通信工程、計算機技術等領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入學前未達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錄取為工程碩士生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課程并從事工程實踐兩年以上,結合工程任務完成學位論文(設計),方可進行碩士學位論文(設計)答辯。
注:根據學位辦〔2011〕28號文件要求,錄取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畢業學歷但未獲得學士學位的人數,不得超過本校當年錄取總人數的10%。
三、報名程序
采取網上報名與現場確認相結合的方式。
1.網上報名
2011年7月1日至14日,報名考生登錄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網址為http://www.chinadegrees.cn/)“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全國聯考統一網上報名系統”填寫、提交考試報名信息并上傳本人近期電子照片。
2.現場確認
2011年7月15日至18日,已經報名的考生到各省級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門指定的現場確認點(網上報名成功后得到的具體地點信息提示)校驗身份證件,繳納考試報名費,簽字確認考試報名信息。陜西省的考生須到我校研究生部招生辦公室(雁塔校區行政樓416室)進行現場確認,時間為2011年7月15日。現場確認時考生須攜帶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學歷證書、學位證書原件進行驗證,同時現場打印資格審查表并由考生本人簽字確認。報名信息一經簽字確認,一律不得更改。
3.資格審查
考生須將現場打印的資格審查表交所在單位人事部門(或檔案管理部門,下同),核準表中內容、填寫推薦意見,并在電子照片上加蓋公章,然后按要求將資格審查表并附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證、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復印件一份交我校研究生部招生辦公室完成資格審查。如考生持境外學歷、學位報考,資格審查時須提交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認證報告。
特別注意事項:
1.以上三個階段報名流程必須全部完成,缺一則報考無效。
2.考生在網上報名前務必根據我校2011年招生簡章公布的招生條件自查本人是否符合,不符合報考條件者報名無效。
3.現場確認及資格審查必須考生本人到場辦理,不得委托他人代理,考生務必牢記網報編號。
四、考試方式及科目
工程碩士生入學考試采取兩段制考試方式。
1.全國聯考
所有考生參加國家統一組織的GCT考試,該階段主要測試考生的綜合素質,考生取得的GCT成績一年有效。考生只可選擇1個培養單位報考。
GCT試卷由四部分構成:語言表達能力測試、數學基礎能力測試、邏輯推理能力測試、外國語運用能力測試。GCT試卷滿分400分,每部分各占100分??荚嚂r間為3個小時,每部分為45分鐘。GCT考試的命題依據《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資格考試指南》(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2.學校自行組織的專業基礎課考試和綜合面試
專業基礎課滿分為100分,在GCT考試后進行,具體時間、地點將于2011年7月初在我校研究生部主頁招生工作欄目公布。專業基礎課考試科目及參考書目如下:
領域
|
考試科目
|
參考書目
|
作者
|
出版社
|
備注
|
電子與通信工程
|
信號與系統
|
信號與線性系統分析(第四版)
|
吳大正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二選一
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
|
通信原理
|
通信原理(第六版)
|
樊昌信
|
國防工業出版社
|
電路分析基礎
|
電路基礎(第三版)
|
吳大正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
電子工程學院
|
計算機技術
|
微型計算機
原理
|
微型計算機原理
(第二版)
|
王忠民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
二選一
計算機學院
|
C語言程序
設計
|
C語言程序設計
(第二版)
|
王曙燕
|
科學出版社
|
綜合面試滿分為100分,形式和內容由各學院根據專業領域培養的要求而定,重點考察考生的工作業績、科研成果、專業知識、個人興趣和研究計劃等。綜合面試成績不及格者一律不予錄取。
五、考試時間
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入學考試全國聯考的時間為2011年10月29日、30日。
六、培養與學位授予
工程碩士學習期間不轉戶口、人事檔案關系等,學習期間的工資、福利待遇、醫療費用等均由學員所在單位承擔。工程碩士研究生實行校企聯合培養的方式,每位研究生都要有兩名具有高級職稱的導師聯合指導其論文工作,其中一名來自企業,一名由學校選派。在職攻讀工程碩士學位人員學制一般為2.5~5年,在規定年限內修滿規定學分,成績合格,完成學位論文并通過學校組織的論文答辯,畢業后頒發由國務院學位辦統一印制的工程碩士專業學位證書。
七、工程碩士招生領域介紹
1.電子與通信工程
(1)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
學院介紹: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擁有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碩士學科點及電子與通信工程領域工程碩士點;現有通信工程、信息工程、信息安全、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廣播電視工程和信息對抗技術等6個本科專業。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以陜西省及工業和信息化部的“通信與信息系統”重點學科、“現代通信技術實驗室”部級重點實驗室為依托,形成了通信網技術及應用、移動通信技術及應用、光通信技術及應用、信息處理技術與應用、網絡信息安全、物聯網技術及應用等在國內有一定影響的研究方向。近幾年來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國家242信息安全計劃、國家安全部科研計劃、工業和信息化部科研計劃、陜西省科研計劃以及橫向課題,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20多部,發表學術論文700多篇,被SCI、EI收錄近百篇。獲得了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陜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和三等獎、陜西高等學校科學技術一(二、三)等獎等多項獎勵。
培養方向:本學科根據現代信息社會的特點,在通信網技術及應用、移動通信技術及應用、光通信技術及應用、信息處理技術與應用、網絡信息安全、物聯網技術及應用等多個層面上培養能進行科學研究、工程設計、設備制造和網絡運營管理的工程碩士人才。培養的學生能夠系統地理解和掌握通信工程領域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了解該領域的最新技術發展;拓寬專業口徑,綜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最新成果,使之具有較強的解決該領域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科研開發能力;培養學員具有一定的科研組織能力和現代企業管理能力;掌握一門外語,能較熟練地閱讀本學科領域的外文資料,并具有外文寫作能力。
(2)電子工程學院
學院介紹:電子工程學院擁有電子科學與技術和光學工程兩個一級學科,涵蓋物理電子學、電路與系統、微電子與固體物理學和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四個二級學科;有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工程、微電子學、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和電磁場與無線技術等7個本科專業,其中,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是國家級特色專業,目前在校本科生和碩士生3400余人。學院目前有教職工160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44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陜西省“百人計劃”1人,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核心課程教學團隊被評為陜西省教學團隊?,F有“陜西省通信專用集成電路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信息產業部重點實驗室“專用集成電路設計中心”等省部級重點實驗室。近年來先后承擔國家“863”重大專項、國家科技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近10項,省部級項目近30項,其它各類科研項目60余項;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20多部;發表學術論文400多篇;在電子科學與技術領域形成了電路與系統、集成電路設計、微波與無線技術、光通信等在國內有一定影響的科學研究方向。
培養方向:在電子、通信及相關領域,培養基礎扎實、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強、具有獨立解決工程技術問題能力的高層次專門人才。本領域特別注重電路與系統,尤其是通信集成電路設計等電子信息系統及相關產品實際開發能力的培養。畢業生應具有扎實的電子通信工程及相關領域的基礎知識;較好地掌握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深入了解該領域的發展現狀和動態,掌握先進的電子科學技術研究手段以及工程設計方法,能夠獨立從事該領域中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究和開發工作。
2.計算機技術
學院介紹:計算機學院現有教師109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2人,有全國優秀教師1人、陜西省教學名師2人,并聘請中國科學院沈緒榜院士為特聘教授。計算機學院下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網絡工程系、軟件工程系和計算機基礎教學部。“計算機應用”學科2003年評為陜西省重點學科;軟件工程實驗室被評為信息產業部重點實驗室;“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2005年評為陜西省名牌專業,2010年評為陜西省特色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團隊”2007年評為陜西省省級教學團隊,“計算機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2009年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團隊;“西安郵電學院IT應用型人才實訓中心”2007年被評為陜西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計算機與微電子學實驗中心”2008年被評為陜西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有國家級精品教材1部,“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2部,教育部---英特爾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2門,省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2門。近年來先后承擔國家及省部級科研計劃項目50余項,廳局級科研計劃38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0項,廳局級科技進步獎8項。本學科近年來與計算機領域相關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與Intel公司、周立功單片機發展有限公司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建立聯合實驗室,在產學研合作方面開展了大量實質性的工作,為計算機技術領域工程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培養方向:計算機技術領域工程碩士的培養依托于我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培養學生系統地理解和掌握計算機技術領域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了解計算機技術領域最新技術發展,具有較強的團隊合作、人際交流和組織管理能力,以及較強的解決計算機技術領域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科研開發能力。具體培養方向有:計算機體系結構、軟件設計與測試、嵌入式系統設計與可信性評估、計算機網絡及應用,移動計算、Web服務、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等。
八、咨詢和聯系方式
工程領域
|
所屬院系
|
聯系人
|
聯系方式
|
電子與通信工程
|
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
|
唐黎
|
029-88166381
|
電子工程學院
|
呂菱
|
029-88166273
|
計算機技術
|
計算機學院
|
王陸海
|
029-88166298
|
西安郵電學院研究生部招生辦公室
地址:西安市長安南路563號
郵政編碼:710061
聯系人:王沛
聯系電話:029-85383458(傳真)
網址:www.xupt.edu.cn 202.117.133.122
電子信箱:yzb@xupt.edu.cn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