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一、在公元前370年,希臘學者瑟諾芬(Xenophon)曾對勞動分工作了如下論述:"在制鞋工廠中,一個人只以縫鞋底為業,另一個人進行剪裁,還有一個人制造鞋幫,再由一個人專門把各種部件組裝起來。這里所遵循的原則是:一個從事高度專業化工作的人一定能工作得最好"。--他的這一管理思想與后來科學管理的創始人泰勒的某些思想非常接近!
二、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杰出的軍事家孫武所著的《孫子兵法》計十三篇,篇篇都閃耀著智慧的光芒。"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一句就是書中的一例。
三、公元284年,古羅馬建立了層次分明的中央集權帝國。在15世紀的意大利,曾出現過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歷史學家馬基埃維利,他提出了四項領導原理:
1、領導者必須要得到群眾的擁護
2、領導者必須具備維護組織內部的內聚力
3、領導者必須具備堅強的生存意志力
4、領導者必須具有崇高的品德和非凡的能力
四、在18世紀60年代以后,西方國家開始進行產業革命。這期間蘇格蘭的政治經濟學家與此同時哲學家亞當、斯密在1776年發表了他的代表作《富國論》。他認為勞動分工之所以能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可以歸納為三個原因:
1、增加了每個工人的技術熟練程度
2、節省時了從一種工作轉換為另一種工作所需要的時間
3、發明了許多便于工作又節省勞動時間的機器
五、在產業革命后期,對管理思想貢獻最大的人物應該算是英國人查爾斯、巴貝奇,他對勞動分工使生產率提高的原因是:
1、節省了學習所需要的時間
2、節省了學習期間所耗費的材料
3、節省了從一道工序轉移到下一道工序所需要的時間
4、經常從事某一工作,肌肉能夠得到鍛煉,不易引起疲勞
5、節省了改變工具,調整工具所需要的時間
6、重復同一操作,技術熟練,工作較快
7、注意力集中于單一作業,便于改進工具和機器
巴貝奇還提出了一種工資加利潤的分享制度,以此來調動勞動者工作的積極性,這樣的做法有以下幾點好處:
1、每個工人的利益同工廠的發展及其所創利潤的多少直接有關
2、每個工人都會關心浪費和管理不善等等問題
3、能促使每個部門改進工作
4、有助激勵工人提高技術及品德
5、工人同雇主的利益一致,可以消除隔閡,共求企業的發展
巴貝奇的另 一貢獻是他在其著名的著作《機械及制造經濟》中對經理人員提出的許多建設性意見:
1、制造程序及成本
2、應用時間研究技術
3、搜集資料時應使用印好的標準表格
4、分析企業機構的實際工作時,宜采用比較分析法
5、應研究各種不同顏色的紙張與油墨的效果,以確定何種顏色不易使眼睛疲勞
6、提問題時,要研究如何發問才能獲得最佳效果
7、應根據以所得為基礎的統計資料,來確定所需
8、生產程序的管理應該集權化,以求經濟
9、應重視研究發展工作
10、應考慮廠址是否鄰近原料供應地,以確定廠址位置
11、應建立一套對人人都有利的建議制度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