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今年,上海交大MBA再次打破中國傳統的招生方案,首次在商學院中進行改革創新,推出提前面試的辦法。從大幅度提升復試比例,到考生和面試官“同步盲抽”的復試方法,再到現在“提前批”面試,每次交大安泰都走在中國商學院改革的前列。作為國內一流的商學院,下一步還會有哪些改革思路,近日記者專訪了上海交大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的副院長何志毅。
1。明年的招生政策將延續今年的方向
記者:據了解,近幾年交大MBA的招生辦法在不斷調整。像今年首推提前面試,并把復試比例從1:1.5提高到1:2,調整背后的原因什么?
何志毅(下簡稱何):交大MBA招生辦法的每次調整,都是為挖掘社會上最優質的生源而進行探索。由于MBA培養的是綜合性的經營管理人才,其能力是很難通過筆試來了解的,我國傳統的MBA招生方案以應試為主面試為輔的辦法,把一些背景非常優秀的學生擋在了門外。我們今年首次改革創新,采用了“提前批”面試的方法,不僅招到了一批管理潛力很強的學員,還挖掘到一批原本擔心無時間準備報考MBA,僅抱著嘗試心態來參加面試的優秀管理人才。記者:今年采用“提前批”面試的效果如何?
何:效果確實不錯。根據我們的招生辦法,凡是參加提前面試并拿到C線資格的考生,分數線只要達到C線就可以直接被學校錄取。而從今年拿到“提前批”面試C線資格的120名學生筆試結果來看,90%的學生考試成績都達到了學校的B線。這說明,我們招生的“提前批”面試學生,不僅工作背景強,綜合素質高,而且考試成績也不錯。對于部分考生擔心“提前批”面試的招生辦法會影響“正常批”考生錄取結果的問題,從結果來看,實際上只有10%學生低于B線的成績。記者:明年交大MBA的招生政策會作何調整?
何:單就招生政策而言,明年交大MBA的招生將繼續延續2009年招生的做法,如提前批面試等,我們還會沿著這個招生方向走下去,同時會更為考生著想做一些小的調整。
2。高級金融學院會與安泰學院共享資源
記者:上海交大高級金融學院成立后,他們會不會與你們共享師資等資源?
何:我們已與上海交大高級金融學院達成內部協定,共享師資等方面的資源,屆時兩所學院之間將會有很多相互協作的地方,這對我院攻讀金融和投資方向MBA的學員而言,將有更多的學習資源和更寬闊的交流平臺。記者:上海已明確了兩個中心的建設,除金融MBA外,你們會增設海運或物流方向的MBA?
何:我們肯定會在課程中增加這方面的內容,但是目前還沒有討論增設海運或物流方向的MBA的問題。
3。教學或管理體系明年將繼續調整
記者: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你們在教學方面有沒有作相應調整?
何:我們的課程體系一直在作調整。如我們是較早地把企業倫理課程引進MBA的商學院。今后,我們將把這一課程推到EMBA和本科課程中去。另外,我們將把企業的社會責任,貫徹到整個EMBA課程的體系中。像去年我國發生了汶川大地震等那么多大的事情,企業的社會責任在企業管理中日益凸顯出來。
最重要的是,我們作為一所國內一流的商學院,還肩負著總結中國自己的管理經驗和管理思想的責任。以往,商學院的課程大多都是全面引進西方的管理思想。而現在,中國到了總結和提煉自己的管理思想和經驗的時候了。我國的經濟發展用了不到30年的時間,走了國外近200年的路程,這是一個高度濃縮的過程,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背后有一套自己獨特的管理思想和經驗,而目前還沒有人進行系統的總結和提煉過,這是我們商學院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實際上,在我們MBA和EMBA的課程里,我們已加入了中國企業發展史和中國管理思想史的內容。
4。國際商學院認證和排名的獨到見解
記者:去年,你們取得了國際上AMBA和EQUIS的認證,對參加這些認證你怎么看?
何:這些國際認證是世界上形成的基本規范,是國際一流商學院所具備的最基本的條件和要求。所以,若是商學院取得了這些國際認證,不需要對外“自我介紹”,國際同行就會知道你最基本的情況,這便于與國際商學院之間的交流和對話。從實際申請的結果來看,通過這些國際認證,幫助交大安泰經管院系統的梳理了管理流程,使我們的運作更加標準化。記者:國際上有很多MBA排名,排名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商學院的總體情況?
何:實際上,參加這些國際排名,我們是重在參與,我們關心的僅是排名中的部分指標體系。如《金融時報》的排名,其實排的僅是英語教學的MBA項目,并無法全面展現我們的綜合實力。我們更看重的是教育部對國內商學院的評估,以及我們為中國企業服務的能力。
5。中國還沒形成價格標志的商學院市場
記者:目前,許多MBA學生畢業后,薪酬和崗位短期內并沒有得到明顯提升,對此,你如何看待MBA的投資回報比?
何:這里有兩個層面的原因。一是中國還沒有形成像國外那樣的價格標志的商學院市場。在國外,人們一提到一些名牌商學院的名字,就知道這些學院的學生畢業后薪酬馬上就會翻番。而國內,商學院的這一品牌市場還沒形成。不過,從今后發展的趨勢來看,各個商學院之間品牌區分將會更加明顯。另一個就是對于一些在職的MBA學生來說,若回原單位工作,短期內提升薪酬和職位不可能兌現,不過從長遠來看,附加值會慢慢展現。短期內的價值,只有通過跳槽的時候才能立即顯現出來。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