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6月4日晚間消息,安泰經管學院院長王方華教授周四在MBA招生新聞發布會上分析總結了2009年秋季MBA實行提前面試的效果,并正式公布了2010年秋季MBA的政策調整方案。
王方華表示,去年通過提前面試,招錄了一批綜合素質高和實踐經驗強的拔尖創新人才。經過這一年的實踐,主要情況體現在以下五方面:
第一、生源整體素質水平獲得了較大的提高。從2009年秋季錄取的410名考生來看,管理實踐經驗越來越豐富,從事管理工作的年限明顯變長,達到了4年左右;來自大型企業(尤其是大型國企和五百強企業)的考生越來越多,在企業中擔任高層管理職務的考生也越來越多;曾經或正在自主創業的學生人數也越來越多,達到了42人,超過了10%;英語水平也獲得了很大的提高,英語口語水平大幅提高,超過95%以上的考生都獲得過各類外語證書。
第二、C線考生不但綜合能力優秀,聯考成績也非常優秀。2009年秋季獲得C線資格的考生分析了一下數據,可以看出3個“10”:C線考生的背景平均分比所有錄取考生的平均分高出10%,C線考生的面試成績平均分比錄取考生的面試成績平均分高出10分,C線考生的筆試平均分比所有考生的筆試平均分高出10分。從這3個“10”可以看出,在提前批面試中能夠獲得C線資格的考生,聯考成績也是非常優秀的。
第三、綜合素質能力跟年齡無明顯的關系。MBA招生的本質都是能夠招收綜合素質能力較強的考生來攻讀MBA學位,以往很多學校都認為年齡越大,綜合素質能力就越強。然而從今年進入提前批面試的480人來看,26~33歲為主體,但是各年齡的考生都占10%左右,沒有體現出年齡的顯著差異性。另外,這些考生的筆試成績也和年齡沒有明顯的關系。正基于這一點,交大一直以來沒有按年齡來劃分分數線,成為率先堅持以綜合素質能力來劃分A/B/C分數線的高校。
第四、越來越側重綜合素質能力,不片面強調門檻。綜合素質能力強并不意味著各個方面都很強,很多單項較弱但綜合素質評分較高的考生都成功成為了交大2009年秋季學生。比如很多考生雖然是專科背景,但工作背景和筆試成績都非常優秀成功獲得了錄取;很多年齡較大筆試能力較差,由于工作經驗非常豐富通過提前面試獲得C線資格也成功獲得了錄取。
第五、提前面試吸引了相當一部分潛在的優質生源。在我們的調查了解中發現很多非常優秀的考生原來擔心自己聯考筆試不會考好,根本不打算考MBA的考生,但由于交大去年實行了提前面試政策,使自己增強信心因此也參加報名申請并順利成為了交大MBA學員。交大MBA提前面試挖掘了相當一批潛在的優質生源,做大了整個MBA市場。
王方華教授強調,雖然2009年秋季MBA提前面試取得了較大的成績,2010秋季MBA的招生政策仍將在去年實施提前面試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調整。
根據2010年新招生方案,上海交通大學會會根據“全國聯考筆試分+附加分”劃定A/B/C三條分數線。進入全國聯考前“提前批”面試成績優秀的考生聯考成績達到C線且政治成績合格后可直接錄取,其他非C線資格考生按“筆試分+附加分+面試分”的總成績排名從高到低的原則擇優錄取。跟去年相比,今年主要做出以下四點的重要調整:
第一,在去年提前面試政策試行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參加提前面試的考生人數,批次由三批增加到四批,面試人數由480人(包含全日制)增加到640人(不包含全日制),這樣就可以讓更多的考生有機會參加提前面試;對于沒有機會參加提前面試的考生,會專門提供一對一、面對面的診斷咨詢服務。
第二,在去年只給C線資格的基礎上,進一步將“C線資格與分層次加分”相結合,即除了提前批面試優秀的考生給予C線資格外,其他考生根據面試排名情況依次給予13分、8分、5分、3分、2分五檔的附加分。獲得C線資格的考生聯考成績達到C線后可直接錄??;獲得附加分的考生在正常批錄取中根據聯考成績加相應附加分的總成績,達到A線直接具有面試資格,達到B線與正常批考生公平競爭機會。
第三,考慮到全球金融危機對企業的影響,商學院應該承擔應有的責任,交大鼓勵考生能夠報考全日制MBA。因此,2010年將全日制考生的提前面試跟業余制分開單獨排序,不參與和業余制考生的競爭,遞交全日制提前面試申請的考生全都可以參加提前面試,同時對全日制考生的“潛質”要求也將會進一步提高。
第四,簡化申請提前面試的申請流程,進一步加強提前面試的“公開、公平、公正、公信”的四公原則,并保證考生的“知情權”,堅持錄取流程“公開透明”,將任何一個環節如獲得C線資格、附加分人數和評分情況公開告知;在面試過程中,實行“三盲”制度(考生抽簽決定考場、面試官抽簽決定考場、面試抽簽決定分組)、所有考生密封所有通訊設備等等。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