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近年來,商學院MBA的報讀人數一直在持續增長,2009年MBA報考人數更是增加近兩成。業內專家預測,2010年MBA報考也將持續走熱,報考人數或可突破7萬人。在商學院招生前景一片大好的形勢下,國內外知名商學院卻清醒地意識到,由美國華爾街引起的金融危機,已經敲響了警鐘,商學院想要健康持續地發展,就必須進行反思,做出一些改變。
6月28日,在慶祝與MIT(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合作10周年之際,中山大學嶺南學院邀請到來自美國、港澳、上海、北京和廣州本地的知名商學院院長齊聚中大嶺南堂,共同探討了金融危機下,商學院的責任與未來發展。院長們都表示,商學院不是要教育出更聰明的賺錢機器,而是要培養有社會責任感的商界領袖;不能只顧短期效應,而應有長遠眼光;不應只注重股東利益,忽視社會利益;不應只注重教授經濟模型和獲利方法,而要加強對學生的商業道德和社會責任的教育。
商學院培養的不是“賺錢機器”
澳門大學副校長何順文指出,學生已經迷失在大量的概念模型之中,我們也許比過去更智慧,科技更發展,但我們并沒有變得更快樂。商學院要改變基本的教育哲學,不是教育出更聰明的“賺錢機器”,而是要培養學生更多的責任感。
中大嶺院吳立范院長表示,某些大公司的CEO們通過提高股價而獲利,通過各種金融工具得到高額的分紅,對經濟危機的形成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們的MBA教育背景,讓大家對MBA教育產生懷疑和反思。在中國,很多商學院教授運用中國哲學教育學生,比如“商場如戰場”,將市場競爭比喻成你死我活的較量,大家把商場上的對手看成敵人,因此在競爭過程中采取各種不正當的手段。他指出,這是商學院在教學中應該要避免的,應該給學生灌輸“雙贏”、互惠互利的理念。
華信惠悅咨詢公司總監DeirdreLander從人力資源的角度指出,目前很多職業經理人急功近利,一個重要原因是CEO任期年限越來越短。要在兩三年的任期內為企業贏得較大利益,CEO就會變得只注重短期效益,而不顧長期影響,這樣的CEO可能在短短的三年做很多對社會造成危害的事情。
與會各大商學院院長達成一致共識:此次金融危機的發生是因為人們盲目追求金錢的快速增長,現在商學院需要做的是,思考如何能夠解決眼前的危機,以及未來如何通過商學院教育更好地服務社會。
MBA教育應該去影響學生的商業道德
吳立范教授認為MBA學院應該不斷提高課程質量,為學生提供資源幫助其成長。要改變目前追求金錢的唯一目標,就應該重新定義經理人的目標和責任,并向學生明確傳達。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的付克勛表示,復旦商學院正在對MBA課程進行改革,在必修課程中植入商業道德課程,并不斷嘗試去影響學生的價值觀,避免學生過分追求利潤和金錢,鼓勵學生將智慧投入到社會、咨詢服務、非營利組織中。
中山大學嶺院副院長張艷梅認為,MBA教育可以通過商業道德課程對學生進行一定程度的影響。
MIT斯隆管理學院院長DavidSchmittlein強調,目前商學院教育中最應該改變和加強的是領導力培訓,“商學院的作用不僅僅是教專業知識,應加強領導力、責任感的培養,鍛煉學生在全球環境下的領導力,以及負責任的態度,致力于培養未來的商業領袖。”他還指出,MBA學生的選拔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應該選擇那些正直、有商業道德意識的學生。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