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2020年寧波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科目
考 試 大 綱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值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由考點提供)相應的位置上。
(三)試卷內容結構
考試內容主要包括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心理統計與測量等相關理論知識。
(四)試卷題型結構
1.名詞解釋
2.簡答題
3.案例分析題
4.論述題
二、考查目標
課程考試的目的在于測試考生對于心理學相關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綜合運用分析和解決心理學現實問題的能力,共包括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和心理統計與測量三個部分。
三、考查范圍或考試內容概要
第一部分普通心理學
1.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和方法。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心理學的任務;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心理學的發展趨勢
2.心理的神經生理機制。神經系統的進化;神經元;神經系統;腦功能的各種學說;內分泌腺和神經體液調節
3.感覺。感覺的一般概念;視覺; 聽覺;其他感覺
4.知覺。知覺的一般概念;知覺的特性;空間知覺;時間知覺與運動知覺;錯覺
5.意識和注意。意識的一般概念;幾種不同的意識狀態;注意的一般概述;注意的認知—神經機制
6.記憶。記憶的一般概念;記憶的神經生理機制;感覺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內隱記憶
7.思維。思維的一般概念;表象;概念;推理;問題解決;決策
8.語言。語言的一般概念;語言的神經生理機制;語言理解;語言產生
9.動機。動機的一般概念;動機的種類;動機的理論;工作動機與組織動機
10.情緒。情緒的一般概念;情緒與腦;表情;情緒理論;情緒的調節
11.能力。能力的一般概念;能力的種類和結構;能力的測量;情緒智力;能力發展與個體差異
12.人格。人格的一般概念;人格理論;認知風格;人格成因
13.學習。學習的一般概念;學習理論;認知和動作技能學習;學習的規律
第二部分 發展心理學
1.發展心理學概述。發展心理學的界說;發展心理學的變遷;發展心理學的進展
2.發展心理學理論。精神分析的心理發展觀;行為主義的心理發展觀;維果茨基的心理發展觀;皮亞杰的心理發展觀;朱智賢的心理發展觀
3.發展心理學研究方法。發展心理學研究概述;發展心理學研究的設計;發展心理學收集研究資料的常用方法;發展心理學研究結果的分析;發展心理學研究方法的新趨勢
4.胎兒的生理一心理發展。胎兒神經生理和心理機能的發展;胎兒生理一心理發展的影響因素;胎兒期的心理衛生
5.嬰兒的心理發展;幼兒的心理發展;小學兒童的心理發展;青少年的心理發展
6.成年早期個體的心理發展;成年中期個體的心理發展;成年晚期個體的心理發展
第三部分:心理統計與測量
[考查目標]
1. 正確理解心理統計與心理測量的基本概念,掌握心理統計與心理測量的基本方法。
2. 掌握有關統計分析的原理和方法,能正確解釋統計分析結果。
3. 掌握各種測量理論和各種測量指標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使用各種測驗,并對其結構進行解釋。具體內容如下:
一、 描述統計
(一) 統計圖表
1. 統計圖
2. 統計表
(二) 集中量數
1. 算術平均數
2. 中數
3. 眾數
(三) 差異量數
1. 離差與平均差
2. 方差與標準差
3. 變異系數
(四) 相對量數
1. 百分位數
2. 百分等級
3. 標準分數
(五) 相關量數
1. 積差相關
2. 等級相關
3. 肯德爾等級相關
4. 點二列相關與二列相關
5. Φ相關
二、 推斷統計
(一) 推斷統計的數學基礎
1. 概率
2. 正態分布
3. 二項分布
4. 抽樣原理與抽樣方法
5. 抽樣分布
(二) 參數估計
1. 點估計、區間估計與標準誤
2. 總體平均數的估計
3. 標準差與方差的區間估計
(三) 假設檢驗
1. 假設檢驗的原理
2. 樣本與總體平均數差異的檢驗
3. 兩樣本平均數差異的檢驗
4. 方差齊性的檢驗
5. 相關系數的顯著性檢驗
(四) 方差分析
1. 方差分析的原理與基本過程
2. 完全隨機設計的方差分析
3. 隨機區組設計的方差分析
4. 兩因素方差分析
5. 事后檢驗
(五) 統計功效與效果量
(六) 回歸分析
1. 一元線性回歸分析
2. 一元線性回歸方程的檢驗
3. 一元線性回歸方程的應用
(七) 卡方檢驗
1. 擬合度檢驗
2. 獨立性檢驗
(八) 非參數檢驗
1. 獨立樣本均值差異的非參數檢驗
2. 相關樣本均值差異的非參數檢驗
(九)多元統計分析初步
1.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2. 主成分分析
3. 因素分析
三、 心理測量的基本理論
(一) 心理測量的理論基礎
1. 心理測量的基本概念
2. 心理測量的特征與分類
3. 經典測量理論及其模型
(二) 測量的信度與效度
1. 測量的信度
信度的定義;信度系數的估計;信度的影響因素與改進。
2. 測量的效度
效度的定義;效度的估計;效度的影響因素與改進。
3. 信度和效度的關系
(三) 心理測量的誤差
1. 測量誤差的定義
2. 測量的隨機誤差來源及控制
3. 測量的系統誤差來源及控制
4. 測量誤差的估計
(四) 心理測驗的項目分析
1. 題目的難度
2. 題目的區分度
3. 題目的綜合分析和篩選
(五) 心理測驗的編制技術
1. 心理測驗編制的基本程序
2. 測驗目標與命題雙向細目表
3. 題目編制技術
(六) 心理測驗的施測
1. 測驗的設計
2. 施測的程序和步驟
(七) 測驗常模
1. 常模與常模團體
2. 分數轉換與合成
3. 常模的編制
4. 幾種常用的常模
(八) 標準參照測驗
1. 標準參照測驗的定義與作用
2. 標準參照測驗的題目分析
3. 標準參照測驗的信度與效度
4. 標準參照測驗的分數解釋
(九) 心理測量理論的新發展
1. 經典測量理論的局限
2. 項目反應理論
3. 概化理論
4. 測驗等值
四、 心理測驗及其應用
(一) 成就測驗
1. 成就測驗的定義
2. 成就測驗的編制
3. 成就測驗的標準化
(二) 智力測驗
1. 智力測驗的定義
2. 個體智力測驗
3. 團體智力測驗
(三) 能力測驗
1. 能力傾向測驗
2. 特殊能力測驗
3. 創造力測驗
(四) 人格測驗
1. 人格測驗的定義
2. 自陳測驗
3. 投射測驗
4. 情景測驗
(五) 其他常用的心理測驗
1. 心理健康測驗
2. 態度測驗
3. 興趣測驗
(六)心理測驗的應用
參考教材或主要參考書:
1、《普通心理學》(第四版) 彭聃齡 著.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發展心理學》(第三版) 林崇德 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心理與教育測量》(第四版) 戴海崎等 著.暨南大學出版社.2018.
4、《現代心理與教育統計學》 張厚粲,徐建平 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