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復試大綱復試大綱
第1章 緒論 1.1 產品的實現過程 1.2 制造系統 1.2.1 制造系統的概念 1.2.2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及其系統 1.3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系統 1.3.1 系統的功能 1.3.2 系統的分類 1.3.3 系統的特點 1.4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技術及系統的發展 1.4.1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技術的發展歷程 1.4.2 產品數字化定義技術的發展歷程 1.4.3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技術的應用 1.4.4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技術及系統的發展趨勢 第2章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基礎 2.1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軟、硬件支撐環境 2.1.1 CAD/CAM系統的結構 2.1.2 CAD/CAM系統的硬件 2.1.3 CAD/CAM系統的軟件 2.1.4 CAD/CAM系統的軟、硬件選擇原則 2.2 計算機圖形處理技術 2.2.1 圖形變換 2.3 工程數據的計算機處理技術 2.3.1 基本概念 2.3.2 工程數據的程序化方法 2.3.3 線圖程序化 2.3.4 工程數據的存儲與管理 2.4 制造信息系統 2.4.1 制造信息系統的組成及功能 2.4.2 C/S和B/S計算模式 第3章產品建模技術 3.1 產品建模方法概述 3.2 線框建模技術 3.3 表面建模技術 3.4 實體建模技術 3.4.1 實體建模的基本原理 3.4.2 實體建模方法 3.4.3 實體模型表示方法 3.5 特征建模技術 3.5.1 特征建模的概念 3.5.2 特征的分類 3.5.3 基于特征的產品信息模型 3.5.4 特征建模技術的作用 3.6 產品制造信息的表示 3.7 產品模型數據交換標準 3.7.1 初始化圖形交換規范IGES 3.7.2 產品模型數據交換標準STEP 3.7.3 產品數據交換標準存在的不足 3.8 產品建模技術與工程應用 3.8.1 繪制工程圖樣 3.8.2 零件的三維建模 3.8.3 逆向造型技術
第4章計算機輔助產品設計技術 4.1 產品設計過程 4.2 裝配建模 4.2.1 裝配樹與裝配規劃 4.2.2 裝配約束 4.2.3 裝配建模方法 4.2.4 裝配分析與輸出 4.3 質量特性計算 4.3.1 幾何特性 4.3.2 質量特性 4.3.3 裝配體的質量特性計算 4.3.4 質量特性計算實例 4.4 有限元分析 4.4.1 基本原理及其應用 4.4.2 基本方法 4.4.3 有限元分析軟件與CAD的集成 第5章計算機輔助工藝過程設計 5.1 計算機輔助工藝過程設計技術 5.1.1 計算機輔助工藝過程設計的分類 5.1.2 計算機輔助工藝過程設計中的決策方法 5.1.3 計算機輔助裝配工藝過程設計 5.2 成組技術 5.2.1 基本原理 5.2.2 零件的分類與編碼 5.2.3 成組工藝過程設計 5.2.4 成組單元與成組生產組織 5.2.5 成組技術在設計工作中的應用 5.3 計算機輔助工藝過程設計系統 5.3.1 計算機輔助工藝過程設計系統的組成 5.3.2 計算機輔助工藝過程設計中產品設計信息的獲取 5.3.3 工藝信息及過程的管理 5.4 基于模型定義技術的工藝過程設計 5.4.1 基于模型定義的產品開發技術 5.4.2 基于模型定義的三維數字化工藝過程設計
第6章數控系統與數控編程 6.1 機床數控系統 6.1.1 數控原理 6.1.2 機床數控系統的組成及作用 6.1.3 數控機床的分類 6.2 零件加工的數控編程 6.2.1 插補原理 6.2.2 數控機床的坐標系 6.2.3 數控程序結構與格式 6.2.4 準備功能(G代碼) 6.2.5 固定循環指令 6.2.6 輔助功能(M代碼) 6.2.7 子程序的應用 6.3 計算機輔助編程基礎 6.3.1 CAD/CAM的圖形交互自動編程軟件概述 6.3.2 圖形交互自動編程的方法 6.3.3 數控程序的檢驗 6.4 計算機輔助自動編程實例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