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大綱
科目代碼:347
科目名稱:心理學專業綜合
適用專業:應用心理【專業學位】
制訂單位:沈陽師范大學
修訂日期:2020年9月
《心理學專業綜合》考試大綱
一、考試性質
心理學專業綜合考試是沈陽師范大學為招收應用心理學專業碩士研究生而設置的具有選拔性質的入學考試科目,其目的是科學、公平、有效地測試出考生掌握心理學科大學本科階段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的程度和水平,以及運用上述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便于在全國各高校、科研院所篩選出優秀的心理學實踐型人才,進行更高水平的研究與實踐,培養出心理學后備應用人才。
二、考察目標
心理學專業綜合考試涵蓋心理學導論、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咨詢心理學、測量心理學等學科課程,要求考生系統地掌握上述課程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并且能夠綜合地運用上述知識較為熟練地解決相關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
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考試分數及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30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考查內容結構
1.心理學導論約70分
2.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約110分
3.咨詢心理學約60分
4.測量心理學約60分
四、試卷題型結構
1.名詞解釋15題,每小題5分,共75分
2.簡答題10題,每小題10分,共100分
3.論述題5題,每小題25分,共125分
五、參考書目
1.《普通心理學》彭聃齡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5月第4版。
2.《發展心理學》林崇德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第2版。
3.《當代教育心理學》陳琦、劉儒德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4月第2版。
4.《咨詢心理學》樂國安主編,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5.《心理測量》 金瑜主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5年11月第2版。
心理學導論
考察目標:
1.理解和掌握心理學的基本事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了解當代心理學的發展趨勢。
2.能夠運用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分析解決相關實際問題。
一、心理學概述
(一)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二)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1.觀察法
2.實驗法
3.測驗法
4.調查法
5.個案法
(三)主要的心理學流派
1.構造主義心理學
2.機能主義心理學
3.行為主義心理學
4.格式塔心理學
5.精神分析
6.人本主義心理學
7.認知心理學
二、心理和行為的生物學基礎
(一)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
1.神經元
2.突觸
3.周圍神經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
(二)大腦皮層及其機能
1.大腦皮層感覺區及其機能
2.大腦皮層運動區及其機能
3.大腦皮層言語區及其機能
4.大腦兩半球單側化優勢
(三)腦機能學說
1.定位說
2.整體說
3.機能系統說
4.機能模塊說
三、意識和注意
(一)意識與無意識
1.意識的含義
2.意識的種類
3.意識的功能
(二)注意概述
1.注意的含義
2.注意的功能
3.注意的種類
(三)注意的生理機制和外部表現
1.注意的生理機制
2.注意的外部表現
(四)注意的品質
1.注意廣度
2.注意穩定性
3.注意分配
4.注意轉移
(五)注意的認知理論
1.注意選擇的認知理論
2.注意分配的認知理論
四、感覺
(一)感覺概述
1.感覺的含義
2.感覺的種類
3.感覺測量
4.感覺現象
(二)視覺
1.視覺的含義
2.視覺現象
(三)聽覺
1.聽覺的含義
2.聽覺現象
(四)其他感覺
五、知覺
(一)知覺概述
1.知覺的含義
2.知覺的組織原則
(二)知覺的特性
1.知覺理解性
2.知覺整體性
3.知覺選擇性
4.知覺恒常性
(三)空間知覺
1.形狀知覺
2.大小知覺
3.深度知覺
4.方位知覺
(四)時間知覺和運動知覺
1.時間知覺
2.運動知覺
六、記憶
(一)記憶概述
1.記憶的含義
2.記憶的過程
3.記憶的種類
4.記憶的神經生理機制
(二)感覺記憶
1.感覺記憶的含義
2.感覺記憶的信息加工
3.感覺記憶的特征
(三)短時記憶與工作記憶
1.短時記憶的含義
2.短時記憶的信息加工
3.短時記憶信息的存儲與提取
4.短時記憶的特征
5.工作記憶
(四)長時記憶
1.長時記憶的含義
2.長時記憶的信息加工
3.長時記憶的信息存儲與提取
4.長時記憶的特征
(五)遺忘
1.遺忘的含義
2.遺忘曲線
3.遺忘理論
4.影響遺忘的因素
七、思維
(一)思維概述
1.思維的含義
2.思維的特征
3.思維的種類
4.思維的過程
(二)推理
1.推理的含義
2.推理的種類
(三)問題解決
1.問題解決的含義
2.問題解決的思維過程
3.問題解決的策略
4.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
(四)創造性思維
1.創造性思維的含義
2.創造性思維的特征
3.創造性思維的基本過程
4.影響創造性思維的因素
(五)表象
1.表象的含義
2.表象的特征
3.表象的種類
4.表象理論
(六)想象
1.想象的含義
2.想象的種類
3.想象的功能
八、言語
(一)言語概述
1.言語的含義
2.言語的功能
3.言語的種類
(二)言語感知和理解
1.言語感知
2.言語理解
3.句子理解
4.語篇理解
5.影響言語理解的因素
九、情緒和情感
(一)情緒和情感概述
1.情緒和情感的含義
2.情緒和情感的功能
3.情緒和情感的關系
(二)情緒和情感的種類
1.情緒的種類
2.情感的種類
(三)情緒的腦中樞機制
(四)情緒理論
1.早期的情緒理論
2.情緒的認知理論
十、動機、需要與意志
(一)動機概述
1.動機的含義
2.動機的功能
3.生理動機和社會動機
4.動機與行為效率的關系
5.動機的理論
(二)需要
1.需要的含義
2.需要的種類
3.需要的層次理論
(三)意志
1.意志的含義
2.意志的特征
3.意志行動過程
4.意志行動中的動機沖突
5.意志的品質
十一、能力
(一)能力概述
1.能力的含義
2.能力、才能和天才
3.能力與知識、技能的關系
(二)能力的種類和結構
1.能力的種類
2.能力的結構
(三)智力理論
1.智力因素說
2.智力結構理論
3.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論
(四)智力發展的差異
1.智力發展的一般趨勢
2.智力發展的差異性
3.影響智力發展的因素
十二、人格
(一)人格概述
1.人格的含義
2.人格的特征
(二)人格理論
1.人格特質理論
2.人格類型理論
3.精神分析人格理論
4.人本主義人格理論
(三)氣質
1.氣質的含義
2.氣質的類型
3.氣質的理論
(四)性格
1.性格的含義
2.性格的特征
3.性格的類型
4.性格與氣質的關系
5.認知風格
(五)影響人格形成與發展的因素
十三、社會心理
(一)社會思維
1.自我
2.歸因
3.社會知覺與社會判斷
4.社會態度
5.內隱社會認知
?。ǘ┥鐣P系
1.人際關系與人際溝通
2.親密關系
3.偏見與歧視
4.利他行為
5.侵犯行為
(三)社會影響
1.說服
2.從眾與服從
3.去個體化
4.社會助長與社會惰化
5.群體極化與群眾思維
6.合作、競爭與沖突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考察目標:
1.理解和掌握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論,了解兒童發展和學校教育中涉及的心理學基本事實。
2.能夠運用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的基本概念與基本原理,認識和分析個體學習、發展與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各種現象與相關問題。
發展心理學部分
一、發展心理學概述
(一)發展心理學的研究對象與任務
(二)發展心理學的研究設計
1.橫斷設計
2.縱向設計
3.聚合交叉設計
4.雙生子設計
(三)發展心理學的歷史
l.近代西方兒童心理學產生的歷史原因
2.從兒童發展到個體畢生發展研究
二、心理發展的基本理論
(一)心理發展的主要理論
l.精神分析理論的心理發展觀
2.行為主義的心理發展觀
3.維果茨基的文化-歷史發展觀
4.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
5.生態系統理論
(二)心理發展的基本問題
1.關于遺傳和環境的爭論
2.發展的連續性與階段性
3.兒童的主動性與被動性
4.兒童心理發展的“關鍵期”問題
三、嬰兒心理發展
(一)嬰兒神經系統的發展
1.嬰兒大腦結構的發展
2.嬰兒大腦機能的發展
(二)嬰兒動作的發展
1.動作發展的規律
2.動作發展的順序
3.影響動作發展的因素
(三)嬰兒言語的發展
1.言語發展理論
2.詞匯的獲得
3.語法的獲得
(四)嬰兒心理過程的發展
1.嬰兒感覺的發展
2.嬰兒知覺的發展
(五)嬰兒氣質的發展
1.嬰兒氣質類型學說
2.氣質的穩定性與可變性
(六)嬰兒社會性的發展
1.嬰兒的情緒發展
2.嬰兒的依戀
3.早期同伴交往
四、幼兒心理發展
(一)幼兒神經系統的發展
1.幼兒大腦結構的發展
2.幼兒大腦機能的發展
(二)幼兒的游戲
1.游戲理論
2.游戲種類及其發展
(三)幼兒言語的發展
1.詞匯的發展
2.句子的發展
3.口語表達能力的發展
(四)幼兒認知的發展
1.記憶的發展
2.思維的發展
3.心理理論
(五)幼兒個性與社會性發展
1.幼兒道德認知發展
2.幼兒社會性行為發展
3.性別角色的社會化
4.同伴關系
五、童年期兒童的心理發展
(一)童年期兒童的學習
(二)童年期兒童言語的發展
1.書面言語的發展
2.內部言語的發展
(三)童年期兒童認知的發展
1.思維發展的一般特點
2.元認知及其發展
(四)童年期兒童的個性、社會性發展
1.自我意識發展
2.社會認知與交往技能
3.品德發展
六、青少年的心理發展
(一)生理發育
l.生理變化的主要表現
2.第二性征與性成熟
(二)認知發展
l.形式邏輯思維的發展
2.辯證邏輯思維的發展
(三)自我發展
1.青少年自我發展的一般特征
2.自我同一性的發展
(四)社會性發展
1.科爾伯格的品德發展理論
2.反社會行為
(五)情緒
1.青少年情緒發展的一般特點
2.常見情緒困擾
教育心理學部分
一、教育心理學概述
(一)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二)教育心理學的發展歷程與趨勢
1. 教育心理學的發展歷程
2.教育心理學的發展趨勢
二、學習與心理發展
(一)學習的含義與作用
1. 學習的含義
2. 學習的作用
(二)學習的分類
1.學習水平分類
2.學習性質分類
3.學習結果分類
(三)學習與心理發展的關系
1.學習與個體心理發展
2.學習準備與發展性教學
三、學習理論
(一)學習的聯結理論
1.經典性條件作用說
2.操作性條件作用說
3.社會學習理論
(二)學習的認知理論
1.早期的認知學習理論
2.布魯納的認知一發現說
3.奧蘇伯爾的有意義接受說
4.加涅的信息加工學習理論
(三)學習的建構理論
1.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
2.認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應用
3.社會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應用
(四)學習的人本理論
1.羅杰斯的學習觀與教學觀
2.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應用
四、學習動機
(一)學習動機及其類型
1.學習動機的含義
2.學習動機的類型
(二)學習動機的主要理論
1.學習動機的強化理論
2.學習動機的人本理論
3.學習動機的社會認知理論
(三)學習動機的培養與激發
1.學習動機的培養
2.學習動機的激發
五、知識的學習
(一)知識的表征與類型
1. 知識的表征
2. 知識的類型
(二)陳述性知識的學習
1.概念原理的理解與保持
2. 錯誤概念的轉變
(三)程序性知識的學習
1.心智技能的學習
2.認知策略的學習
3. 動作技能的學習
(四)知識遷移
1.遷移及其分類
2. 遷移的理論
3. 為遷移而教
咨詢心理學
考查目標:
1.理解和掌握咨詢心理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了解當代咨詢心理學的發展趨勢。
2.能運用咨詢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一、緒論
(一)心理咨詢的含義
(二)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的關系
1.心理治療的定義
2.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的相同或相似點
3.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的意義
4.心理咨詢與思想政治工作的關系
二、心理咨詢的內容和類型
(一)心理咨詢的內容
(二)心理咨詢的類型
三、心理咨詢的原則
(一)心理咨詢的一般原則
(二)心理咨詢中的價值干預問題
四、心理咨詢過程和作用機制
(一)心理咨詢過程
1.國內外心理咨詢家有關心理咨詢過程階段劃分的一些觀點
2.關于心理咨詢過程階段劃分的兩點思考
(二)心理咨詢的作用機制
1.心理咨詢作用機制概述
2. 心理咨詢的基本作用機制
五、心理咨詢發展簡史
(一)我國心理咨詢發展簡史
(二)國外心理咨詢發展簡史
六、心理咨詢工作對從業者的要求
(一)專業知識、技能方面的要求
1.國外心理咨詢工作對從業者專業知識、技能方面的要求
2.我國心理咨詢工作對從業者專業知識、技能方面的要求
(二)職業道德方面的要求
(三)個人其他方面的要求
1.要有適宜的心理品質
2.保持心理健康
七、咨詢關系的建立
(一)咨詢關系的意義和特征
1.建立良好咨詢關系的意義
2.咨詢關系的特征
(二)影響咨詢關系的主要因素
1.共情
2.積極關注
3.尊重與溫暖
4.真誠
(三)影響咨詢關系的其他因素
1.具體化
2.即時化
3.對峙
八、來訪者問題的評估與分析
(一)評估來訪者問題的一般程序
(二)適宜咨詢對象的選擇與轉介
1.適宜咨詢對象的特點
2.對來訪者的問題性質進行鑒別診斷
3.咨詢對象的轉介
(三)來訪者問題的評估與分析
1.來訪者一般情況和背景信息
2.來訪者求助解決的問題
3.問題產生的原因
4.對問題的分析
(四)評估來訪者問題的主要手段
1.心理測驗
2.診斷性會談
九、咨詢目標的確立與咨詢方法的選擇
(一)咨詢目標的確立
1.確立咨詢目標的意義
2.咨詢目標的類別
3.有效咨詢目標的主要特征
4.影響咨詢目標確定的因素
(二)咨詢理論和方法的選擇
1.選擇有效的咨詢理論和方法的意義
2.如何識別有效的咨詢理論和方法
3.影響咨詢方法選擇的主要因素
十、心理咨詢中的會談技術
(一)會談概述
1.咨詢性會談的特點
2.咨詢性會談的主要類型
3.影響咨詢性會談的環境(情境)和時間因素
(二)會談中的言語技巧
1.參與技巧
2.影響技巧
3.參與技巧與影響技巧的有效使用
(三)會談中的非言語交流
1.非言語符號的種類及其功能
2.非言語交流與言語交流的關系
3.會談中來訪者的非言語行為
4.會談中咨詢者的非言語行為
(四)會談中其他技巧
1.制約技術
2.記錄與建立檔案技術
3.處理多話現象的技術
十一、心理咨詢中的阻力與干擾
(一)來自來訪者的阻力
1.阻力的主要類型及其表現形式
2.阻力產生的原因
3.如何處理心理咨詢中的阻力
(二)來自咨詢者的干擾
1.干擾的主要表現
2.干擾的產生原因及其應對
十二、咨詢效果的評定與行為改進的維持
(一)咨詢效果的評定
1.咨詢效果的評定內容和工具
2.咨詢效果的評定者
3.咨詢效果的評定時期
4.咨詢效果的臨床顯著性和統計顯著性
(二)咨詢效果的維持和鞏固
1.咨詢效果的維持、鞏固
2.咨詢的結束
十三、精神分析療法
(一)精神分析療法的概觀
1.精神分析的歷史與現狀
2.精神分析治療的特點
(二)精神分析療法的理論
1.無意識和壓抑理論
2.人格構成學說
3.性心理的發展
4.神經癥的心理病理學
(三)精神分析的治療
1.治療的原理
2.治療的方法
3.治療的實施
(四)精神分析治療的發展與評價
1.精神分析療法的發展
2.精神分析療法評價
十四、行為療法的理論和方法
(一)行為治療的基本理論
1.經典條件作用原理
2.操作條件作用原理
3.模仿學習原理
(二)行為治療的基本假設和治療過程
1.行為治療的基本假設
2.行為治療的基本特點
3.行為治療的基本過程
(三)行為治療的常用方法
1.放松訓練
2.系統脫敏療法
3.沖擊療法
4.操作條件治療法
5.自我控制療法
6.模仿法
(四)行為治療的簡要評價
十五、理性—情緒療法
(一)理性—情緒療法概觀
1.理性—情緒療法的歷史
2.理性—情緒療法的特點
(二)基本理論
1.主要的理論概念
2.分析和確定患者的問題:ABC理論框架
3.其他重要概念和觀點
(三)實際運用
1.治療關系
2.治療策略
3.基本步驟
(四)障礙及其解決
1.關系障礙
2.來自治療家的障礙
3.來自患者的障礙
(五)理性—情緒療法評論
1.理性—情緒療法的貢獻和局限
2.RET在我國應用的幾點考慮
十六、患者中心療法
(一)患者中心療法概觀
1.以人為中心療法的發展過程
2. 以人為中心療法的特點
(二)以人為中心療法的有關理論
1.對人的基本看法
2.有關自我概念的理論
(三)治療過程和策略
1.治療的目標
2.治療的過程
3.非指導的治療方式
4.治療者與來訪者的關系
(四)患者中心療法評價
1.患者中心療法的貢獻
2.患者中心療法的局限
十七、 森田療法
(一)森田療法產生的背景及森田正馬其人
(二)森田神經癥
1.關于森田神經質的觀點
2.森田神經質的形成
(三)森田療法的適應癥和治療原則
1.森田療法的適應癥
2.森田療法的治療原則
(四)森田療法的治療方法
1.住院治療
2.門診治療
3.通訊或集體治療
(五)簡要評價
1.治療關系
2.不問
3.治療前的準備和說明
4.關于治療適應癥的擴大
5.新森田療法及現代森田療法的發展
心理測量
考查目標:
1.正確理解心理測量的基本概念,掌握心理測量的基本方法。
2.掌握各種測量理論和各種測量指標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使用各種測驗,并對其結果進行解釋。
一、心理測量與心理測驗基礎知識
(一)心理測量
l.心理測量的基本概念
2.心理測量的特點
3.心理測量的水平
(二)心理測驗
1.心理測驗的基本概念
2.常用心理測驗的分類
3.心理測驗的用途(應用)
二、心理測量的基本理論
(一)經典測量理論
1.測量的信度
信度的定義;信度的種類及估計方法;信度的影響因素;信度的應用。
2.測量的效度
效度的定義;效度的種類及估計方法;效度的影響因素;效度的應用。
信度和效度的關系。
3.心理測量的誤差
測量誤差的定義;測量誤差的來源及控制;測量誤差的估計。
4.項目分析
項目難度;項目區分度。
(二)現代測量理論的基本思想
1.項目反應理論
2.概化理論
三、心理測驗的編制及使用
(一)心理測驗的編制
1.心理測驗編制的基本程序
2.測驗目標與命題雙向細目表
3.題目編制技術
4.測驗標準化
5.測驗等值技術
(二)常模與量表
1.常模和常模團體
2.常模分數轉換與合成
3.常模的編制
4.幾種常用的常模與量表
(1)發展性常模和發展量表
(2)百分位常模和百分等級量表
(3)標準分常模和標準分量表
(三)心理測驗的使用
1.測驗的選擇
2.測驗的施測程序與步驟
3.測驗的評分
4.測驗結果的報告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