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大綱
科目代碼:857
科目名稱:普通生物化學
適用專業:植物學、微生物學、神經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制訂單位:沈陽師范大學
修訂日期:2020年9月
《普通生物化學》考試大綱
一、課程簡介
生物化學(biochemistry)是研究生命化學的科學,是介于生物學與化學之間的一門邊緣科學。它運用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的現代技術在分子水平探討生命的本質,即研究生物體的分子結構與功能、物質代謝與調節及其在生命活動中的作用。生物化學是生命科學各專業本科生的一門必修基礎課,是學習生物學其他課程最重要的基礎。
使學生掌握生物體內的物質組成、變化與生命現象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運用生物化學認識和解釋生命現象的能力,培養學生科學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為后續課程學習打下一定的化學知識基礎。通過合作式的理論教學方式和自主、探究式的實驗教學方式,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知識、分析與創造知識與組織協調等綜合能力。
本課程包括下列四方面的內容即:1.生物大分子糖、脂、蛋白質、酶、核酸的結構,性質和生物功能。2.物質的合成分解以及能量的釋放、轉變和儲存的代謝過程。3.遺傳信息的儲存,傳遞和表達。4.代謝的調節控制。
二、考試要求
要求學生全面系統地掌握生物化學課程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能夠對基本原理進行靈活運用,具有較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1、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2、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3、試卷題型結構
題型:基本概念、簡答、問答、計算題。
三、考試內容
第一章 緒論
考核知識點:
(1)生物化學的概念和研究內容;
(2)生物化學的發展簡史;
(3)生物化學在生物科學中的地位及其在工農業生產中的作用
第二章 糖類化學
考核知識點:
(1)單糖:了解葡萄糖的分子結構,單糖的分類、性質及其衍生物;
(2)寡糖:了解雙糖及其它重要寡糖的結構及性質;
(3)多糖:了解多糖的種類及生理機能;
(4)結合糖
本章的主要內容是糖的概念、分類以及單糖、二糖和多糖的結構和化學性質。學生應掌握典型單糖的結構和性質,再從單糖的基礎上去理解二糖和多糖的結構和性質。學會比較、分析的方法去認識各種重要糖類的特征。在學習單糖的結構和性質是要聯系有機化學中醛、酮的化學性質。
要求:了解糖的分類,單糖、寡糖及多糖(淀粉、纖維素、糖原)的結構特點和它們的一些重要的性質。掌握糖的重要生理功能。重點:單糖、重要多糖的結構與功能。
第三章 脂類化學
考核的知識點:
(1)脂酰甘油類:脂肪酸及三酰甘油等的化學結構和性質;
(2)磷脂類:甘油磷脂的結構與性質;
(3)萜和類固醇:萜、類固醇及衍生物;
(4)脂蛋白:血漿脂蛋白分類、結構和功能。
要求:了解脂質的分類與生物學作用。掌握甘油三酯的結構;常見脂肪酸及必需脂肪酸的種類;磷脂的種類分子組成與結構。熟悉萜類、固醇類及結合脂的種類和結構。重點:脂肪酸、三酰甘油、磷脂的結構與功能。
第四章 蛋白質化學
考核的知識點:
(1)蛋白質的生物學意義:蛋白質在生物體內的分布及功能;
(2)蛋白質通論:蛋白質的組成、分類、結構與構像,功能多樣性;
(3)氨基酸:氨基酸的結構、分類、重要理化性質及其應用;
(4)肽:肽和肽鍵的結構、肽的理化性質,天然活性肽;
(5)蛋白質的結構;
(6)蛋白質分子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7)蛋白質的性質。
要求:掌握蛋白質的化學組成特點、分子結構及其與功能的關系、重要的理化性質,熟悉蛋白質分離提純步驟、含量的測定方法、純度的鑒定方法及蛋白質對生物體的重要意義,了解蛋白質的分類。掌握氨基酸的種類、結構特點及重要理化性質。熟悉氨基酸的分離方法,了解氨基酸序列測定的一般步驟。重點:蛋白質的結構與生物學功能;氨基酸與多肽的兩性解離。
第五章 核酸化學
考核的知識點:
(1)核酸的概念和重要性;
(2)核酸的化學組成;
(3)核酸的結構;
(4)核酸的性質。
要求:掌握核酸的化學組成、分子結構與特點、核酸的種類、分布及生物學功能。DNA的一級結構及意義、DNA雙螺旋結構模型要點及其對生命科學的重要意義。掌握核酸的物理化學性質,核酸水解、變性、復性及雜交,核酸的紫外吸收。掌握與蛋白質合成有關的三種RNA的功能;掌握tRNA的結構特點以及與該結構有關的生物學功能。熟悉核酸的分離純化及定量方法。了解核酸的發展簡史及核酸對生物體的重要意義。了解RNA的種類。重點:DNA的一級結構、DNA雙螺旋結構模型要點;核酸水解、變性、復性及雜交。
第六章 酶化學
考核的知識點:
(1)酶催化作用的特點
(2)酶的分類和命名
(3)酶的化學本質
(4)酶的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5)酶促反應的速度和影響酶促反應速度的因素
要求:掌握酶的定義、酶的化學本質、酶的化學組成和結構與功能,酶催化作用高效性的因素。了解米氏方程的推導過程,掌握Km值的意義及其應用和求法。競爭性抑制作用與非競爭性抑制作用的判斷方法。熟悉酶活性中心的概念及其與酶專一性的關系、必需基團的概念。熟悉酶的作用機理、酶活性的調節控制。了解影響酶促反應速度的各種因素,抑制劑對酶作用的動力學。寡聚酶,同工酶,誘導酶,調節酶,核酶,抗體酶和固定化酶的基本概念。了解酶的分類與命名,酶的分離提純及酶活力的測定方法和表示方法。重點:酶的活性中心及專一性,酶促反應動力學,酶的作用機理與酶的調節控制。
第七章 維生素化學
考核的知識點
(1)維生素的概念及分類
(2)脂溶性維生素
(3)水溶性維生素
要求:了解維生素的概念及維生素對人類營養的重要意義,維生素命名原則及分類方法;掌握生物體所需要的維生素的種類、結構、性質、生物學功能及其它們的缺乏癥;B族維生素與輔酶的關系等。教學重點:維生素A、D、E、K的生物學功能及其缺乏癥,B族維生素與輔酶的關系及生理功能。
第八章 糖代謝
考核的知識點
(1)糖的分解代謝:糖的無氧酵解、糖的有氧氧化、磷酸成糖途徑
(2)糖異生作用
(3)糖原的合成與分解
(4)糖代謝的調節與紊亂
要求:掌握葡萄糖在體內的分解代謝主要途徑:糖酵解途徑、三羧酸循環、磷酸戊糖途徑及其意義,關鍵酶及作用部位。能量變化及其生理意義。糖異生作用及生理意義。熟悉糖原的生成與分解過程。了解分解代謝、合成代謝、中間代謝、能量代謝、同化作用、異化作用等基本概念,了解多糖在體內的消化或分解過程。了解糖代謝過程的調節機理及代謝異常。重點:葡萄糖分解代謝的主要途徑:糖酵解途徑、三羧酸循環、磷酸戊糖途徑及其意義;糖的無氧氧化與發酵的關系。
第九章 脂質代謝
考核的知識點
(1)脂類的酶促降解
(2)脂肪的分解代謝
(3)脂肪的合成代謝
(4)膽固醇的代謝
(5)脂類代謝調節與紊亂
要求:了解脂類在體內的消化與吸收過程。掌握脂肪酸的β—氧化途徑及乙酰CoA的去路;掌握酮體的合成與分解途徑;掌握脂肪酸的從頭合成途徑;熟悉不飽和脂肪酸的合成過程;了解脂肪的合成、甘油的代謝、磷脂的代謝、膽固醇的代謝過程;了解脂類代謝的調節及脂肪代謝紊亂。重點:脂肪酸的β—氧化過程;酮體的合成與分解過程及生理意義;脂肪酸的合成過程。
第十章 蛋白質降解和氨基酸代謝
考核的知識點
(1)蛋白質的酶促降解
(2)氨基酸的一般代謝:脫氨基作用、脫羧基作用;氨的代謝、尿素生成、酰胺生成。
要求:了解蛋白質的消化與水解過程;掌握氨基酸的分解途徑:脫氨基作用、轉氨基作用與脫羧基作用,重點掌握聯合脫氨基作用;掌握氨基酸分解產物的代謝途徑:氨基氮的排泄及尿素循環、α—酮酸的代謝途徑;了解氨基酸合成的原料與過程;熟悉一些重要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過程;了解生酮氨基酸、生糖氨基酸、必需氨基酸的概念;了解一碳化合物與氨基酸代謝的關系;了解氨基酸合成過程中的反饋調節。重點:氨基酸脫氨基作用、轉氨基作用與聯合脫氨基作用的過程;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第十一章 核酸降解和核苷酸代謝
考核的知識點
(1)核酸的酶促降解
(2)嘌呤和嘧啶的分解
(3)核苷酸的生物合成:嘌呤核苷酸的合成;嘧啶核苷酸的合成;脫氧核苷酸的合成。
要求:掌握核酸的降解過程以及降解的酶類;掌握嘌呤堿、嘧啶堿的分解過程和產物;掌握核苷酸的從頭合成途徑及補救合成途徑;了解脫氧核苷酸的合成途徑。重點:核苷酸的合成途徑及過程。
第十二章 生物氧化
考核的知識點
(1)生物氧化的概念和特點
(2)呼吸鏈、呼吸鏈的組成、與呼吸鏈有關的酶和酶傳遞體。
(3)氧化磷酸化作用機制
要求:掌握線粒體生物氧化中氫與電子傳遞體系及能量的生成,各種傳遞體的化學本質及作用機理。掌握生物化學中有關生物能學的基本概念和規定。掌握呼吸鏈的抑制劑,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聯劑和抑制劑。熟悉生物氧化與能量轉換。重點:呼吸鏈與能量的生成,氧化磷酸化的機理。
第十三章 物質代謝的相互聯系及其調節控制
考核的知識點
(1)物質代謝的相互聯系
(2)代謝的調節
要求:熟悉糖、脂類、蛋白質、核酸代謝間的相互關系;掌握乙酰CoA在糖、脂類和蛋白質碳架分解中的作用;了解細胞水平、神經系統、激素對代謝的調控機理;酶活性與酶濃度的調節方式。
第十四章 DNA的生物合成
考核的知識點
(1)DNA的復制
(2)逆轉錄過程
(3)DNA的損傷與修復
要求:掌握遺傳信息傳遞的中心法則;掌握DNA復制的一般規律:DNA的半保留復制、DNA的半不連續復制的概念;了解原核生物DNA的復制過程;了解逆轉錄的過程;了解使DNA損傷的因素;DNA損傷的修復機制:錯配修復、堿基切除修復、核苷酸切除修復、直接修復、重組修復及傾向差錯的修復的過程及過程所需要的酶類;了解DNA損傷修復的意義。重點:分子生物學中心法則; DNA復制的規律:DNA的半保留復制、DNA的半不連續復制。
第十五章 RNA的生物合成
考核的知識點
(1)RNA的生物合成
(2)RNA的轉錄后加工
(3)端粒的作用及合成方式
要求:理解并掌握轉錄、模板鏈、有意義鏈、啟動子、終止子等概念;RNA聚合酶的組成與功能;理解原核生物轉錄的過程,了解真核生物的轉錄過程;了解三種RNA(mRNA、tRNA、rRNA)前體的加工過程;了解真核細胞染色體端粒的作用及合成方式。重點:轉錄的過程及其酶的組成與功能。
第十六章 蛋白質的生物合成
考核的知識點
(1)遺傳密碼的概念、數量及特點
(2)核糖體的組成、結構和功能
(3)轉移RNA的功能
(4)蛋白質生物合成的分子機制
要求:從中心法則理解蛋白質合成的信息來源,理解三種RNA在蛋白質合成中的作用;掌握翻譯、遺傳密碼的概念,理解遺傳密碼的破譯方法;理解遺傳密碼的幾個重要特性及這些特性的重要意義;了解核糖體的組成、結構和活性部位;了解蛋白質的生物合成過程和該過程主要的蛋白質因子和酶的作用;了解多肽鏈的折疊與加工過程;了解各類蛋白質的運輸過程。重點:遺傳密碼及特點;原核生物蛋白質生物合成過程。
四、參考書目
《普通生物化學》第5版,陳鈞輝 張冬梅,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