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行政法》考試大綱
一、考查目標及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系統地掌握《行政法學》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原則和基本制度,能夠熟練運用行政法的基本知識與理論解決實踐中出現的問題,給出相應的法學分析。
二、考試內容
1. 行政法學基本概念
1.1 國家行政、社會行政與公共行政的關系
1.2 行政法的基本特點
1.3 行政法體現的新特點和新趨勢
1.4 行政法的界定
1.5 行政法的基本理論學說及其主要觀點
2. 行政法的法律淵源
2.1 行政法的制定法淵源
2.2 行政法的非制定法淵源
3.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3.1 行政法基本原則的功能闡述
3.2 依法行政原則
3.3 尊重與保障人權原則
3.4 越權無效原則
3.5 信賴保護原則
3.6 比例原則
3.7 正當法律程序原則
3.8 行政公開、公正、公平原則
4. 行政法主體
4.1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概念
4.2 行政主體的概念和組成
4.3 《行政組織法》的功能
5. 行政機關
5.1 行政機關的一般性職責與主要職權
5.2 服務型政府的特點
5.3 市民社會與有限政府之間的關系
6. 其他行政主體
6.1 其他行政主體的界定和主要類型
6.2 行政委托的定義、條件和范圍
7. 公務員制度
7.1 公務員的定義和法律地位
7.2 公職關系的概念
7.3 公職關系的發生、變動與消滅
8. 行政相對人
8.1 行政相對人的概念
8.2 行政相對人的法律地位
9. 行政行為概述
9.1 行政行為的定義
9.2 行政行為的意義
9.3 羈束行政與裁量行政
9.4 依申請行政與依職權
9.5 行政作為與行政不作為
9.6 外部行政與內部行為
9.7 對于行政裁量存在的合理性分析
9.8 對于行政裁量的規制措施
9.9 行政行為的法律效力及其變化
9.10 行政行為的生效、失效、廢止的具體規則
10. 行政立法
10.1 行政立法的概念
10.2 行政立法不作為
10.3 行政立法的基本原則
10.4 目前我國對行政立法的監督機制
10.5 行政規范性文件的概念
10.6 行政規范性文件的法律地位
10.7 目前我國對行政規范性文件的監督機制
11. 行政許可制度
11.1行政許可的概念
11.2行政許可的功能
11.3《行政許可法》中確定的基本原則
12.行政給付制度
12.1 行政給付的概念
12.2 行政給付的基本原則
12.3 行政給付的功能
13.行政獎勵制度
13.1 行政獎勵的概念
13.2 行政獎勵的基本原則
14.行政確認制度
14.1行政確認的概念
14.2 行政確認的種類
15.行政裁決制度
15.1 行政裁決的概念與基本特點
15.2 行政裁決的基本原則
15.3 行政裁決的救濟方式
16.行政規劃制度
16.1 行政規劃的概念與特點
16.2 行政規劃的作用
16.3 行政規劃的救濟方式
17.行政征收制度
17.1 行政征收的概念和特點
17.2 稅費制度
18.行政處罰制度
18.1 行政處罰的概念與特點
18.2 行政處罰的法定種類與定義
18.3 行政處罰的基本原則
18.4 行政處罰的作用
18.5 行政處罰的程序
19.其他行政活動
19.1 行政指導的定義與特點
19.2 行政指導的具體救濟辦法
19.3 行政合同的定義與特點
19.4 行政合同的基本原則
19.5 行政合同的具體救濟辦法
19.6 行政事實行為的定義和特點
20.行政程序
20.1 行政程序的概念和特點
20.2 行政程序的價值
20.3 行政參與原則
20.4 行政效率原則
20.5 行政回避制度
20.6 行政聽證制度
20.7 信息公開制度
20.8 說明理由制度
20.9 審裁分離制度
20.10 案卷排他制度
21.行政復議制度
21.1行政復議的概念與基本特點
21.2 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的銜接方式
21.3 行政復議的范圍與排除性事項
21.4 行政復議管轄制度
21.5 行政復議的審理程序
21.6 行政復議的決定與適用條件
22.行政賠償制度
22.1 行政賠償的定義與特點
22.2 行政賠償與民事賠償與行政補償三者的關系
22.3 目前建立行政賠償制度的理論基礎
22.4 行政賠償的范圍
22.5 行政賠償的具體程序
22.6 行政追償的定義和特點
23.行政補償制度
23.1 行政補償的定義和特點
23.2 目前行政補償制度的理論基礎
23.3 行政補償的相關立法問題
三、試卷結構
名詞解釋5*3=15
簡答3*5=15
論述1*20=20
四、參考文獻
1.《行政法學》馬懷德,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第七版),姜明安,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