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2021年浙江海洋大學復試科目考研大綱
運籌學
一、考查目標
運籌學是管理學各學科專業的主干技術基礎課,要求考生掌握運籌學主要分支的基本概念、基本模型與基本方法,重點是對各種模型與方法的運用。主要內容包括:線性規劃、整數規劃、目標規劃、動態規劃、圖與網絡分析、存儲規劃、決策論、服務系統規劃的基本原理和建模求解等。考生能夠靈活運用運籌學的方法求解各種問題,從應用的角度理解和掌握定量分析的方法和科學決策。
二、試卷結構
1、題型結構
計算題(40分);應用題(30分);填空題(10分);選擇題(10分);是非題(10分);共計100分。
2、內容結構
線性規劃及單純形法(20%)、線性規劃的對偶理論與靈敏度分析(20%)、運輸問題(10%)、目標規劃(5%)、整數規劃(10%)、 動態規劃(5%)、 圖與網絡分析(10%)、 決策論(5%)、存儲論(5%)、排隊論(10%)。.
三、考試內容和要求
1.線性規劃一般模型;線性規劃的解的幾種情況;線性規劃的標準型;線性規劃的可行解、最優解、基本解等概念及其性質;單純形法的基本原理;線性規劃實際問題建模;單純形表求解線性規劃;只含兩個變量的圖解法。
2.對偶線性規劃問題的定義,原始問題與對偶問題目標函數值之間的關系,原始問題與對偶問題最優解之間的關系,原始問題與對偶問題的四個基本性質等。在線性規劃模型已取得最優解的情況下,目標函數系數變化、約束條件右端常數變化、在原規劃模型中增加一個新變量、增加一個新約束對解的變化影響等。
3.運輸問題的定義;運輸問題的模型。表上作業法的基本原理;表上作業法求解運輸問題;產銷不平衡問題的求解;運輸模型的應用。
4.目標規劃;目標約束和絕對約束;目標規劃問題的一般模型;目標規劃的基本原理;目標規劃問題的建模;目標規劃的圖解法;目標規劃的單純形法
5.整數規劃問題的基本概念,分類與解的特點;指派問題的定義和特點;分支定界法的基本原理;割平面法的基本原理;分支定界法求解整數規劃;割平面法求解整數規劃;整數規劃的建模與應用;0-1型整數規劃。
6.多階段決策問題;動態規劃的基本概念;動態規劃問題的特征;動態規劃求解多階段決策問題的特點;◎動態規劃的最優性原理、基本方法;動態規劃對實際問題的建模;動態規劃方法的基本步驟;資源分配問題、背包問題、生產存儲問題、排序問題、旅行商問題等類型的動態規劃方法的求解。
7.圖與網絡的基本概念;最小支撐數;網絡最大流;關鍵路線;最小樹問題的求解與應用;最短路問題的求解與應用;最大流問題的建模、求解與應用;最小費用最大流問題的求解與應用;雙代號網絡圖的繪制;網絡時間參數的計算及關鍵路徑的確定;網絡圖的工期優化和資源優化;網絡圖的最優工期的求解方法。
8.風險型決策方法;完全信息價值;樣本信息的價值;決策的效用;應用決策樹進行決策分析;不確定性決策問題的分析與應用;悲觀準則,樂觀準則,折中準則,等可能準則,遺憾準則;效用函數方法。
9.存儲模型的基本概念;不許缺貨瞬時補充模型的基本原理及應用;不許缺貨生產需一定時間模型的基本原理及應用;允許缺貨瞬時補充模型的基本原理及應用;允許缺貨生產需一定時間模型的基本原理及應用;◎單周期隨機模型的基本原理;多周期隨機模型的基本原理;需求是離散的隨機變量模型的求解與應用;需求是連續的隨機變量模型的求解與應用。
10.排隊論的基本概念;生滅過程和poisson過程;標準M/M/1模型各指標的計算及應用;標準M/M/s等待制模型,單服務臺各指標的計算及應用
四、推薦書目:
1、韓伯棠,《管理運籌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船舶原理
一、考查目標
《船舶原理》是航海技術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之一。本課程主要掌握船舶舶浮性、穩性和抗沉性等基本性能,掌握船舶阻力的成因、船模換算和阻力估算的方法及螺旋槳幾何特征、水動力性能和船體的相互作用,了解船舶搖擺規律、減搖裝置和船舶操縱性的概念。熟悉船舶操縱性能及其運用,掌握各種環境下的船舶操縱,以達到保證船舶航行的安全。
二、試卷結構
1.題型結構
名詞解(20分);簡答題(30分);計算題(50分),共計100分。
2. 內容結構
船體的形狀(10%)、船體計算的近似積分法(4%)、浮性(16%)、船舶穩性(16%)、吃水差(16%)、抗沉性(7%)、船體強度船舶阻力(7%)、船舶推進(7%)、船舶的搖蕩性(7%)、船舶的操縱性(10%)。
三、考試內容和要求
1、考試范圍
船體的形狀、船體計算的近似積分法、浮性、船舶穩性、吃水差、抗沉性、船體強度船舶阻力、船舶推進、船舶的搖蕩性、船舶的操縱性。
2、考試要求
1)掌握船舶主尺度,主尺度比、船體系數及與船舶性能的關系。
2)近似積分法的計算原理,梯形法則,辛氏法則的運用。
3)掌握基本概念、根據船舶重量、重心、排水量、浮心的相對位置判定船舶的漂浮狀態、掌握本章的相關計算及每厘米吃水噸數的應用。
4)掌握基本概念、掌握船內重物變化及船舶裝卸重物的穩性計算、掌握影響船舶穩性的因素及穩性校核的方法。
5)掌握基本概念、掌握船舶吃水及吃水差的計算以及船舶浮態與穩性的關系。
6)掌握基本概念、重量增加法和浮力損失法的計算原理及重量增加法的應用。
7)掌握船舶總縱強度、局部強度的計算及影響的因素和校核。
8)掌握船舶阻力的成因及影響因素、附加阻力的計算。
9)掌握螺旋槳的的主要技術參數,螺旋槳的工作原理,船體和螺旋槳的相互影響及影響螺旋槳推進性能的因素。
10)掌握船舶搖蕩運動的基本概念,自由橫搖和諧搖。
11)船舶變速性能旋回性能、航向穩定性和保向性、船舶操縱性指數的物理意義及其與操縱性能的關系、船舶操縱性試驗等船舶操縱性能。
四、推薦書目:
1、杜嘉立,姜華著.《船舶原理》,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016
船舶安全管理
一、考查目標
《船舶安全管理》是航海技術專業的基礎課程之一。本課程主要學習并掌握船舶安全管理產生背景,船舶安全管理機構和主要方法,與船舶安全管理相關的國際公約、國內法規,船舶登記,船舶檢驗,港口國監督檢查,船舶甲板部各級持證船員的職責,高空作業、舷外作業、救生艇釋放等船上安全操作,航海日志等法定記錄的記載要求,船舶應急行動、演習和培訓等內容。增強學生獨立學習航海技術及其相關的法規發展歷程,掌握涉及船舶、船員的國境管理立法,了解航海安全的規范,為今后進一步學習其他課程和開展科學研究打下扎實的海事保障基礎。
二、試卷結構
題型結構:選擇題(20分);名詞解(40分);簡答題(40分),共計100分。
三、考試內容和要求
1、考試范圍
概論(10%)、與船舶安全管理相關的國際公約和法規(15%)、與船舶安全管理相關的國內法規(15%)、岸上安全管理(15%)、船上安全管理(15%)、船舶應急部署(15%)、海事和海事處理(15%)。
2、考試要求
1)了解船舶安全管理概念,了解船舶安全管理的理論與方法,熟悉船舶安全管理的機構和途徑。
2)掌握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基本知識,掌握海上人命安全公約(SOLAS)基本內容,掌握海船船員考試、培訓、發證和值班標準公約(STCW)基本內容,掌握國際安全管理規則(ISM)基本內容,了解海事勞工公約(MLC)。
3)了解領海及毗連區法,掌握《海上交通安全法》,掌握《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關于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規定,了解《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條例》、《海洋傾廢管理條例》主要內容,了解《船舶污染物排放標準》有關規定,熟悉《73/78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約》的主要內容,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船員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船員注冊管理辦法》。
4)重點掌握船旗國安全管理途徑,重點掌握港口國監督檢查程序,了解船舶進出港管理方法,了解船舶航行安全管理途徑。
5)掌握船員職責,掌握船上安全作業規定,掌握船上法定記錄記載要求。
6)熟悉船舶應變部署的各項規定,掌握船舶消防、船舶救生、船舶抗沉、碰撞、擱淺、觸礁、機器故障應急的主要內容,了解國際商船搜尋救助基本規定。
7)熟悉海事發生規律,掌握預防海事的措施和方法,掌握海事調查處理規定。
四、推薦書目:
1、劉正江,《船舶安全管理》,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016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