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浙江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復試科目
考試大綱
科目代碼、名稱: 569模擬電子技術
適用專業: 光學工程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 及 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由考點提供)相應的位置上。
(三)試卷內容結構(考試的內容比例及題型)
選擇題: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是非題: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填空題: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計算題:4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
二、考查目標(復習要求)
了解半導體器件的工作原理及其性能;掌握放大電路的基本原理及特點,了解放大電路的頻率響應;熟悉集成運算放大電路的構成、特性,掌握模擬信號運算電路、信號處理電路、波形發生電路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反饋電路對放大電路的性能改善的機理;直流電源設計與調試。
三、考查范圍或考試內容概要
章節 概要
第一章 半導體器件 理解P型和N型半導體的特性;掌握PN結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掌握半導體二極管、三極管、場效應管的結構、原理、特性及主要參數。
第二章 放大電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掌握放大的基本概念、主要技術指標的含義,掌握放大電路的靜態工作點以及動態技術指標的分析方法。理解放大電路三種基本組態(共射、共集和共基組態)的電路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點。掌握多級放大電路的電壓放大倍數和輸人電阻、輸出電阻的估算方法。
第三章 放大電路的頻率響應 理解頻率響應的基本概念,掌握放大電路中截止頻率的估算方法,波特圖的意義和畫法。了解頻率失真的含義,三極管頻率參數的含義,多級放大電路的通頻帶與其各級放大電路的通頻帶之間的定性關系。
第四章 功率放大電路 理解功率放大電路的技術指標,掌握OTL和OCL互補對稱電路的組成和工作原理,最大輸出功率和效率的估算方法。
第五章 集成運算放大電路 掌握集成運放主要技術指標的含義;理解差分放大電路的組成和工作原理和性能特點,各種電流源的工作原理和特點,零點漂移和共模抑制比的概念。了解集成運算放大電路內部結構的特點,集成運放各個基本組成部分的作用,各種不同類型的集成運放的性能特點,集成運放使用過程中的具體問題。
第六章 放大電路中的反饋 掌握反饋的基本概念,反饋的類型,會判斷放大電路中是否存在反饋,以及反饋屬于何種類型。理解反饋的一般表達式的含義,負反饋對放大電路性能的影響,以及如何根據實際要求在電路中引人適當的反饋,深負反饋條件下閉環電壓放大倍數的估算方法。
第七章 模擬信號運算電路 掌握比例運算電路、求和運算電路、積分運算電路、微分電路的工作原理和輸人、輸出關系。理解理想運放的概念,以及“虛短”和“虛斷”的概念,模擬乘法器在運算電路中的應用。
第八章 信號處理電路 掌握有源濾波電路的作用和分類,各種電壓比較器的電路組成、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各種有源濾波電路的特點、電路組成和分析方法,集成電壓比較器的特點。
第九章 波形發生電路 掌握產生正弦波振蕩、文氏電橋式正弦波振蕩電路的工作原理、振蕩頻率和電路特點。了解各種非正弦波發生電路(包括矩形波、三角波和鋸齒波等)的工作原理。
第十章 直流電源 掌握橋式整流電路的工作原理,三端集成穩壓器的使用方法。 理解電容濾波電路的濾波原理和電路的特點。
參考教材或主要參考書:
1.楊素行主編.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簡明教程(第三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
2.康華光. 電子技術基礎: 模擬部分(第五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
3.華成英, 童詩白.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四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
4.謝嘉奎主編. 電子線路: 線性部分(第四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2年.
四、樣卷
浙江師范大學2013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試題(A卷)
科目代碼: 569 科目名稱: 模擬電子技術
適用專業: 光學工程
提示:
1、請將所有答案寫于答題紙上,寫在試題上的不給分;
2、請填寫準考證號后6位:____________。
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已知變壓器次級線圈兩端電壓為 (V),負載電阻為 ,則橋式整流電路流過負載的平均電流為 (3) 。
A.0.45 B.0.9 C. D.
2.設已知穩壓管的穩壓值UZ=6V,穩定電流的最小值IZmin=5mA,則圖1-1所示電路中Uo為 (1) _。
A.6V B. -6V C. 5V D. -5V
3.集成運放的輸入級通常采用差分放大電路,目的是: (2)
A.提高共模抑制比 B.提高差模電壓放大倍數
C.提高差模輸入電阻 D.減小非線性失真
4.若要求僅在輸入電壓過零時,輸出電壓發生跳變,除此以外輸出電壓保持不變,則應選 (4) 。
A.過零比較器 B.遲滯比較器
C.積分器 D.反相比例放大器
5.以下失真中,不屬于非線性失真的是 (5) 。
A.截止失真 B.飽和失真 C.頻率失真 D.交越失真
6.圖1-2所示放大電路中, T1、T2分別是 (6) 接法。
A.共集-共基 B.共射-共集 C.共射-共基 D.共集-共射
7.甲類功率放大電路比乙類功率放大電路 (7) 。
A.失真小,效率高 B.失真大,效率低
C.管耗大,效率高 D.失真小,效率低
8.在差分放大電路中,共模輸入信號等于兩個輸入端輸入信號的 (8) 。
A.和值 B.差值 C.平均值 D.迭加
9.已知一放大器的A=100,現要求引入反饋后增益 ,則反饋系數F為 (9) 。
A.0.01 B.0.04 C.0.05 D.0.10
10.已知兩共射放大電路空載時電壓放大倍數的絕對值分別為 和 ,若將它們接成兩級級聯放大電路,則總的電壓放大倍數絕對值 (10) 。
A. B. C. D.
二、判斷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對的打“√”,錯的打“×”)
1.處于放大狀態的晶體管,集電極電流是多子漂移運動形成的。( )
2.因為P型半導體的多子是空穴,所以它帶正電。( )
3.既放大電流又放大電壓的電路才稱其有放大作用。 ( )
4.測得兩個共射放大電路空載時的電壓放大倍數均為-100,將它們連成兩級放大電路,其電壓放大倍數應為10000。( )
5.直接耦合多級放大電路各級的Q點相互影響,它只能放大直流信號。( )
6.有源負載可以增大放大電路的輸出電流。( )
7.應用集成運放的電路中,快速辨認運算電路和電壓比較器的方法:加了正反饋的為電壓比較器,否則為運算電路。( )
8.絕緣柵場效應管的輸入電阻比結型場效應管低。( )
9.變壓器副邊電壓和負載電阻相同的情況下,橋式整流電路的輸出電流是半波整流電路輸出電流的2倍。( )
10.當輸入電壓和負載電流發生變化時,穩壓電路的輸出電壓是不可能變的。( )
三、填空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在P型雜質半導體中,多數載流子是 (1) ,其濃度主要取決于 (2) ,少數載流子是 (3) ,其濃度主要取決于 (4) 。
2.放大電路的三種基本組態中, (5) 組態帶負載能力強, (6) 組態有倒相作用。
3.已知某NPN晶體管三個電極的對地電位分別為 , , ,則該管工作在 (7) 區,是由 (8) 材料制造的。
4.N溝道結型場效應管中,溝道載流子為 (9) ,為使其有放大作用,其柵極偏置電壓為 (10) ,漏極偏置電壓為 (11) (填正負)。
5.產生零點漂移的主要原因是放大器件的參數受 (12) 的影響而發生波動,導致放大電路的 (13) 不穩定。
6.在放大電路中為了穩定靜態工作點,應引入 (14) (直流負反饋或交流負反饋),為了提高帶負載能力,應引入 (15) (電流負反饋或電壓負反饋),為了減小對前級或信號源的影響,應引入?。?6)?。ù撠摲答伝虿⒙撠摲答仯?。
7.差分放大電路的發射極接入一個長尾電阻或恒流三極管的作用是引入一個 (17) 負反饋,以提高 (18) ,減小 (19) 。
8.電壓比較器的輸入信號是連續變化的模擬量,輸出信號只有 (20) 或 (21) 兩種狀態,其中集成運放通常工作于 (22) 區,運放的作用是作為 (23) 元件。
9. 已知一組三極管電流關系典型數據如下所示,則其反向飽和電流為(24), 穿透電流為(25)
四、計算題(共4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
1.圖4-1三極管的 , , , , , , , ,電容C1、C2、C3均足夠大。
①求靜態工作點; ?、诋嫵鑫⒆兊刃щ娐?;
③求Au,Ri和Ro; ?、茉O ,求AuS;
⑤若連續增大 ,則輸出波形將出現何種失真?
2. 在圖4.2所示電路中,已知R1=R=R'=100kΩ,R2=Rf=100kΩ,C=1μF。
(1)試求出uO與 uI的運算關系。
(2)設t=0時uO=0,且uI由零躍變為-1V,試求輸出電壓由零上升到+6V所需要的時間。
圖4.2
3. 圖4.3所示電路參數理想對稱,晶體管的β均為50, =100Ω,UBEQ≈0.7。試計算RW滑動端在中點時T1管和T2管的發射極靜態電流IEQ,以及動態參數Ad和Ri。
4. 電路如圖4.4所示。合理連線,構成5V的直流電源。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