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浙江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復試科目
考試大綱
科目代碼、名稱:
|
604高等教育學
|
適用專業:
|
040100教育學(一級學科)-06高等教育學
|
|
|
|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
(三)試卷題型結構(考試的內容比例及題型)
簡答題: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論述題: 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案例分析題:2小題,每題30分,共60分
二、考查目標(復習要求)
全日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復試科目《高等教育學》要求考生系統掌握高等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論,并能運用高等教育理論分析高等教育實踐問題。
三、考查范圍或考試內容概要
第二章 高等教育與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
1.高等教育與社會發展
2.高等教育與人的發展
3、高等學校主要社會職能
第三章 教育方針、教育目的和高校學校培養目標
1.高等教育學校培養目標
第四章 高等學校教育制度
1.高等學校的招生和就業制度
第五章 高等教育結構
1.高等教育的結構與功能
2. 我國高等教育結構的現狀及改革趨勢
第六章 高等學校的學生與教師
1. 大學生
2. 大學教師
第七章 高等學校的德育
1.高等學校德育的原則
2.高等學校德育的方法
第十一章 高等學校的教學過程與教學原則
1. 高等學校教學過程
2. 高等學校教學原則
第十二章 高等學校的教學內容
1. 學分制與學年制
2. 高校教學內容和方法
第十四章 高校學業成績評定
1. 檢查學生學業成績的方式方法
2. 學業成績評定
3. 成績檢查與評定后的質量分析與處理
第十五章 研究生教育
1. 研究生教育制度與機構
2. 學位制
參考教材或主要參考書:
1.《新編高等教育學》,潘懋元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四、樣卷
一、簡答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1. 高等教育的本質是什么?
2.高等學校的基本職能有哪些?它們之間有什么內在的關系?
3.中國大學教育中最需要加強的能力素質是什么?
4. 影響人的發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它們分別起到什么作用?
二、論述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1. 請論述大學教育的社會功能。
2. 你認為當下中國大學教育中最大的問題是什么?請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或建議。
三、案例分析題(共2小題,每小題35分,共70分)
1. 2015年10月24日,國務院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要求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以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為核心,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堅持“以一流為目標、以學科為基礎、以績效為杠桿、以改革為動力”的基本原則,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根據《總體方案》,到2020年,中國若干所大學和一批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學和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學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一批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前列,高等教育整體實力顯著提升;到本世紀中葉,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數量和實力進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強國?!犊傮w方案》提出,國家將鼓勵和支持不同類型的高水平大學和學科差別化發展,總體規劃,分級支持,每五年一個周期,2016年開始新一輪建設。建設將更加突出績效導向,通過建立健全績效評價機制,動態調整支持力度。不斷完善政府、社會、學校相結合的共建機制,形成多元化投入、合力支持的格局。 (材料來源:中國政府網)
請根據上述資料,分析我國當前為什么要進行“雙一流”建設?你認為我國大學應該如何進行“雙一流”建設?
2.請根據下面的表格作分析。
下面這個表格美國學者Simon Marginson 在2016年出版的專著中的一個片段,請對這些數字分析20世紀世界高等教育的發展進程,并結合我國實際分析我國當前的高等教育發展。
全球第三級教育從精英到大眾化的變化(1972-2002)
|
|
|
|
|
|
|
|
|
|
|
|
|
|
|
第三級教育毛入學率超過15%的國家(馬丁特羅的“大眾化”
|
|
|
|
|
第三季教育毛入學率超過50的國家(馬丁特羅的“普及化”)
|
|
|
|
|
|
|
|
|
|
|
|
|
|
|
資料來源:根據2015年UNESCO統計局的數據整理而來。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