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
考試大綱
科目代碼:F30
科目名稱:語文學科及教學綜合基礎
第一部分 目標與基本要求
熟諳《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基本理念,掌握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相關概念內涵、基本原理,對語文學科史以及前沿研究熱點有所了解,能綜合運用所學理論對語文教育問題進行學理性剖析、闡釋,并提出相應教育對策??梢愿鶕嚓P內容與要求,獨立進行頗有新意的教學設計。能把握現代漢語語音、文字、詞匯、語法、修辭的基本知識,對古代漢語的文體、語法、修辭、文化等知識亦能內化于心,比較流暢地句讀、翻譯、欣賞相關文言語篇。
第二部分 內容與考核目標
一、語文課程標準
1.熟諳《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基本理念、設計思路、總體目標與內容、學段目標與內容。
2.熟諳《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修訂版)基本理念、核心素養、課程目標、學習任務群及要求。
3.熟諳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能進行較有深意和新意的文本解讀。
二、語文課程與教學論
1.了解語文課程的含義、特點與價值。
2.熟諳義務教育階段和普通高中階段語文課程目標。
3.熟諳語文課程標準的歷史沿革、基本理念、內容結構。
4.知曉語文課程內容的選擇。
5.理解語文教材編制的新理念及構成要素。
6.知曉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7.知曉識字寫字教學目標、方法與策略。
8.知曉閱讀教學目標、方法與過程。
9.知曉寫作教學目標、方法與過程。
10.懂得口語交際教學目標、方法、過程與設計。
11.懂得語文綜合性學習目標、過程、設計、組織與指導。
12.了解語文學習評價、語文教師評價、語文考試的基本知識。
13.熟諳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建構主義及后現代主義學習理論。
14.熟諳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多元智能理論與語文學習的關系。
15.了解語文學習方式、方法與習慣。
16.熟諳課外語文學習的價值、特點及指導。
17.知曉語文教師的基本素養。
18.了解語文說課、評課與語文教師專業發展。
19.知曉中國古代語文課程、教材與教學。
20.了解中國古代語文教育家及其語文教育論著。
21.了解中國現代語文課程、教材與教學。
22.了解中國現代語文教育家及其語文教育論著。
23.可以根據相關內容與要求,獨立進行頗有新意的教學設計。
三、現代漢語
1.掌握語音的基本概念,了解語音的三個屬性、語音四要素、語音單位、音變等相關概念。
2.了解普通話音節結構的特點,知曉普通話音節聲韻配合的基本規律。
3.正確拼寫漢字的讀音,能指出多音多義字的讀音并分別組詞,分辨形似字,改正錯別字。
4.了解單純詞、合成詞、聯綿詞、義項、義素、同音詞、語義場、同義詞、多義詞及其基本義、引申義、比喻義等概念。
5.了解常見的句法失誤:用詞不當、搭配不當、語序不當、成分殘缺和多余、句式雜糅;能改正病句并說明理由。
6.了解常見的修辭格:比喻、比擬、拈連、摹繪、反復、夸張、襯托、對比、對偶、排比、雙關、借代、反語、婉曲、移就、通感;能指出句中所用的修辭格并分析其修辭效果。
四、古代漢語
1.能句讀、翻譯或賞析選本中的所有文言語篇。
2.了解下述概念:單音詞、復音詞、同義詞、詞的本義、詞的引申義、古今字、異體字、通假字、繁簡字、實詞、虛詞、雙聲疊韻、近體詩的格律。
3.了解“六書”理論: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能通過字形分析本義。
4.了解古代漢語的詞類活用現象:名詞用如動詞、使動用法、意動用法、名詞用作狀語。了解特殊的語法句式: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句。
第三部分 有關說明與實施要求
一、基本要求
熟諳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掌握語文課程與教學理論、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基
本知識,能綜合運用所學理論對語文教育問題進行學理性剖析、闡釋,并提出相應教育對策。可以根據相關內容與要求,獨立進行頗有新意的教學設計。能比較流暢地句讀、閱讀、翻譯、欣賞相關文言語篇。
二、命題說明
1.考試方式為閉卷筆試,總分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2.題型與分值
①名詞解釋5小題左右,約40分。
②簡答題2題,約40分。
③論述題(含文本解讀、教學設計),1-2題,約70分。
三、參考書目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師范大學
出版社2012年版。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2018年版。
3.張中原,徐林祥等:《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新編》,江蘇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4.黃伯榮,廖序東主編:《現代漢語(增訂六版)》(上、下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5.王力主編:《古代漢語》(全四冊),中華書局,2018年版。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