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2021年天津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復試考研大綱
課程名稱:生物學綜合
生物學綜合考試包括微生物學(A)、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B)兩個部分。
一、考試的總體要求
A 部分:微生物學
要求掌握微生物的形態與細胞結構、繁殖方式及生活史、生長與控制、營養類型
及產能
代謝特點、基因突變與基因重組、分類等的基本理論;熟悉細菌、酵母菌、霉菌
及主要病毒
種屬的典型生物學特征及增殖方式;掌握基本的微生物學研究方法及操作技能。
掌握免疫學
的基本理論及技術。
B 部分: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了解氨基酸、肽的分類;掌握氨基酸與蛋白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了解蛋白
質一、
二、三和四級結構;掌握蛋白質的變性作用;掌握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的關系;全
面了解核酸
的組成、結構、結構單位以及掌握核酸的性質;了解 DNA 復制的一般規律;了
解轉錄過程和
逆轉錄過程;了解 RNA 的復制;了解轉座的概念以及轉座作用的機制;掌握基
因工程操作的
一般步驟,理解研究基因功能的一些方法和原理,了解蛋白質工程的進展。
二、考試內容
A 部分:微生物學
1.微生物的形態和細胞結構:原核微生物細胞主要結構和組成、真核微生物細胞
結構特
點、繁殖方式等方面的典型特征;顯微鏡操作、革蘭氏染色等基本實驗原理和操
作。
2.微生物營養、代謝、生長繁殖及其控制:微生物的營養類型,營養運輸的生物
學過程;
四種營養類型微生物的營養物質同化代謝途徑、關鍵酶和代謝調控;微生物主要
生長參數的
測定和計算方法;控制微生物生長的常用方法和原理。熟悉主要病原細菌、真菌
的毒力因子,
工業常用酵母菌、霉菌的生物學特征。
3.病毒:病毒的分類依據;主要細菌、人及動物病毒的形態結構、生化組成、增
殖方式
和生活周期,病毒學研究技術。
4.微生物遺傳與基因表達的調控:微生物基因組、質粒、轉座子、原核基因及操
縱子結
構等的基本概念;原核基因及操縱子表達調控機制;微生物基因工程的主要技術
原理及操作
技術。
5.微生物生態學:微生物分布、在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中的作用;腸道及環境生
境微生
物群落,微生物群落研究方法學。
6.微生物分類學:微生物分類單元和命名法則、主要依據,包括 16S RNA、(
G+C)%、
三域系統等的基本概念;原核微生物分類系統“伯杰氏細菌鑒定手冊”,主要真
菌分類系統
“真菌字典”的基本分類特征。
7.免疫學:免疫的主要功能;免疫器官、細胞和重要的免疫分子,主要免疫細胞
(單核
巨噬細胞、T、B 細胞)表達的重要膜分子及其生物學功能;先天性與特異性免
疫的基本特
點,抗原遞呈途徑與免疫應答機制;常用的血清學及細胞免疫學研究技術。
B 部分: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1.蛋白質化學
蛋白質的化學組成,20 種氨基酸的簡寫符號;氨基酸的理化性質及化學反應;
蛋白質
分子的結構(一級、二級、高級結構的概念及形式);蛋白質一級結構測定的一
般步驟;蛋
白質的理化性質及分離純化和純度鑒定的方法;蛋白質的變性作用;蛋白質結構
與功能的關
系。
2.核酸化學
核酸的基本化學組成及分類;核苷酸的結構;DNA 和 RNA 一級結構的概念和
二級結構要
特點;DNA 的三級結構;RNA 的分類及各類 RNA 的生物學功能;核酸的主要
理化特性;核酸
的研究方法。
3.DNA,RNA 和遺傳密碼
DNA 復制的一般規律;參與 DNA 復制的酶類與蛋白質因子的種類和作用(重
點是原核生
物的 DNA 聚合酶);DNA 復制的基本過程;真核生物與原核生物 DNA 復制
的比較;轉錄基本
概念;參與轉錄的酶及有關因子;原核生物的轉錄過程;RNA 轉錄后加工的意
義;mRNA、tRNA、
rRNA 和非編碼 RNA 的后加工;逆轉錄的過程;逆轉錄病毒的生活周期和逆轉
錄病毒載體的
應用);RNA 的復制:單鏈 RNA 病毒的 RNA 復制,雙鏈 RNA 病毒的 RNA
復制;RNA 傳遞加工
遺傳信息;染色體概述;真核細胞染色體的組成;原核生物基因組;DNA 的轉
座;轉座子的
分類和結構特征;轉座作用的機制;轉座作用的遺傳學效應;真核生物中的轉座
子;轉座子
Tnl0 的調控機制。
4.基因工程和蛋白質工程
基因工程的簡介;DNA 克隆的基本原理;基因的分離、合成和測序;克隆基因
的表達;
基因來源、人類基因組計劃及核酸順序分析;基因的功能研究(針對基因功能的
相關研究技
術如基因敲除和 RNA 干擾是近年來的研究熱點,是基礎研究與技術結合的典范
);RNA 和 DNA
的測序方法及其過程;蛋白質工程。
三、參考書目
A 部分:微生物學
[1]沈萍,微生物學(第八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龔非力,醫學免疫學(第 3 版),科學出版社,2012.
B 部分: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1] 朱圣庚 徐長法 王鏡巖.生物化學(第 4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 Benjamin Lewin,余龍等譯.《基因 VIII》(中文版),科學出版社,
2005.
(分子生物學部分主要參考書目建議以《基因 VIII》為主)
[3] 朱玉賢等.現代分子生物學(第 4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四、復試題型與比例
微生物學(A)、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B)兩個部分,各占復試筆試試題
1/2。其中
包括概念題及問答題,概念題分為名詞解釋、判斷兩類,約占總分的 40%;問
答題約占總分
的 60%。
五、考試形式及時間
考試形式為筆試,考試時間按照學校統一要求。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