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2011考研政治史綱沖刺考點(五)
中國近代史綱要涵蓋了中國包括“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前夜—風云變幻的八十年”(1940至1919)、“從五四運動到新中國的成立--翻天覆地的三十年”(1919至1949)和“從新中國成立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輝煌的歷史征程”(1949至2007)三段近170年的歷史。
由于該科目覆蓋面廣、記憶難點多、易混淆內容多,我們結合2011年考研大綱總結出了史綱部分十章的易考點,以此來方便考生在最后沖刺階段更好的記憶和復習。
第五章易考點總結
第五章內容分為兩大部分“對革命新道路的艱苦探索”和“中國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進”。
一、對革命新道路的艱苦探索
1、八七會議
(1)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秘密召開緊急會議(即八七會議),徹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并選出了以瞿秋白為首的中央臨時政治局。
?。?)毛澤東在會上著重闡述了黨必須依靠農民和掌握槍桿子的思想。
?。?)會議還提出了“整頓改編自己的隊伍,糾正過去嚴重的錯誤,而找著新的道路”的任務。
?。?)八七會議是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轉折。
2、三大起義
(1)1927年8月1日,以周恩來為書記的前敵委員會及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人,率領北伐軍在南昌舉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這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端。
(2)9月9日,毛澤東等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爆發。起義軍公開打出了“工農革命軍”的旗幟,并于10月7日抵達江西省寧岡縣茅坪,開始了創建井岡山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斗爭。
(3)12月11日,中共廣東省委書記張太雷和葉挺、葉劍英等領導了廣州起義,對國民黨的屠殺政策發動了又一次英勇的反擊。
中國革命由此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即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或稱十年內戰時期。
3、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探索
(1)1929年9月,中共中央給紅四軍前委會的指示信中指出:先有農村紅軍,后有城市政權,這是中國革命的特征,這是中國經濟基礎的產物。
(2)毛澤東不僅在實踐中首先把革命的進攻方向指向了農村,而且從理論上闡明了武裝斗爭的極端重要性和農村應當成為黨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a、早在1928年10月和11月,毛澤東就寫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和《井岡山的斗爭》兩篇文章,明確地指出以農業為主要經濟的中國革命,以軍事發展暴動,是一種特征;同事還科學地闡述了共產黨領導的土地革命、武裝斗爭與根據地建設三者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強調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是共產黨和割據地方的工農群眾必須具備的一個重要思想。
b、1930年1月,毛澤東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進一步指出:紅軍、游擊隊和紅色區域的建立和發展,是半殖民地中國在無產階級領導之下的農民斗爭的最高形式。
c、1930年5月,毛澤東在《反對本本主義》一文中,提出了“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和“中國革命斗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的重要思想。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理論的提出,標志著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即毛澤東思想的初步形成。
二、中國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進
1、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建設
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工農兵代表大會在江西省瑞金縣葉坪村舉行。大會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毛澤東當選主席。
2、土地革命戰爭的嚴重挫折
從1927年7月大革命失敗到1935年1月遵義會議召開之前,“左”傾錯誤此案后三次在黨中央的領導機關取得了統治地位。
第一次是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傾盲動錯位,認為革命形勢在不斷高漲,盲目要求“創造總暴動的局面”。
第二次是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為代表的“左”傾冒險主義,錯誤地認為中國革命乃至世界革命進入高潮,盲目要求舉行全國暴動和集中紅軍力量攻打武漢等中心城市。
第三次是1930年1月至1935年1月以陳紹禹(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教條主義。
這幾次“左”傾錯誤,尤其是以王明為代表的“左”請教條主義錯誤,使中國革命受到了嚴重挫折。
3、遵義會議
?。?)1935年1月,中國中央在遵義召開了擴大會議(史稱“遵義會議”),會議集中解決了當時具有決定意義的軍事問題和組織問題。
?。?)會議決定由張聞天代替博古負總的責任;博古任紅軍總政治部代理助人;并成立了由周恩來、毛澤東、王稼祥組成的新的三人團,全權負責紅軍的軍事行動。
4、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
?。?)1935年12月,毛澤東作了《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批判黨內的關門主義和對于革命的急性病,系統地解決了黨的政治路線上的問題。
(2)1936年12月,他寫了《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總結土地革命戰爭中黨內在軍事問題上的大爭論。系統地說明了有關革命戰爭戰略方面的諸問題。
(3)1937年夏,他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講授《實踐論》、《矛盾論》,深入論證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共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原則, 科學地闡明了黨的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
相關文章>>>>>>
2011考研政治史綱沖刺考點(一)
2011考研政治史綱沖刺考點(二)
2011考研政治史綱沖刺考點(三)
2011考研政治史綱沖刺考點(四)
2011考研政治史綱沖刺考點(六)
2011考研政治史綱沖刺考點(七)
2011考研政治史綱沖刺考點(八)
2011考研政治史綱沖刺考點(九)
2011考研政治史綱沖刺考點(十)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