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經過基礎階段的復習,考生們對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考試的基本結構,考查范圍都很清楚了,也對所有的知識點進行了第一遍的學習。在接下來的強化階段,考生要針對具體考試科目做全面深刻的復習。教育學專業課的知識點很細致也很多,如果全部都理解并記住對大多數考生來說都非常困難,同時這也是沒有必要的事情。因為真題不可能將每一年將每一個知識點都考到,所以將最大的精力放到最需要重點把握的知識點上對考生來說是最有利的。
近年來,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考試試題的導向十分明確:突出基礎,考查主干知識。即引導學生對所學過的主干知識進行分析、理解和運用。因此,不能全面、準確理解和掌握學科主干知識,就不可能有效地提高應試成績。所謂主干知識就是反映整個歷史發展最主要特征、概貌的基本知識。換句話說,就是支撐學科知識體系的主要內容。因此,幫助學生構建學科知識體系,是落實主干知識最有效的方法。
一、構建框架知識結構
構建框架知識結構是以現行各個科目的體例和順序,歸納、整合出各科目各個發展階段的知識結構,即從大的角度幫助學生把握各個科目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內容。如教育學原理的“課程”部分,框架知識結構歸納整合為:
因為教育學的許多知識點非常零散,尤其是在中外教育史中,所以建立知識框架能夠幫助考生建立起學科的總的輪廓,有助于考生在整個框架中去理解、記憶以及區分各個知識點。考生可以在基礎復習之后,先試著搭建框架知識結構,如果哪里不能順利搭建,就需要將哪里的知識點再進行強化。
二、框架式的專題知識結構
在對學科層面進行知識體系的搭建之后,還要結合不同的學科特點對該學科的各個不同專題知識點進行體系搭建。通過專題搭建有利于考生對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聯,異同以及重要性進行更加深刻的認識。在此,以中外教育史為例搭建一個專題知識結構。
專題 |
中國 |
外國 |
思想史 |
孔子 |
蘇格拉底 |
孟子 |
柏拉圖 |
荀況 |
亞里士多德 |
… … |
… … |
在這個知識結構圖中,可以看到專題內容是“思想史”。作為想要報考教育學專業的考生,一定要首先知道,教育史分為思想史、制度史和改革史三種類型。然后找準專題之后,以時間為導向來實現中外對比??忌梢詫⒋笾律钤谕瑫r代的思想家進行對比,從各個方面去分析他們教育思想的異同。這樣既有利于考生記憶知識點,同時也是對中外教育史中常見的比較式題型進行準備的過程。
強化階段通過以上兩種方式來對各個學科的知識框架進行梳理之后,相信考生在對理論和知識的把握將會更上一個層次。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