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傳播學誕生于20世紀上半葉,是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下的一個二級學科,是多學科分化整合的結果。自引入我國后,傳播學已成為我國高等院校新聞傳播學及相關專業的必修課程。傳播學主要研究人類傳播活動的演進;信息傳播的形態、特點、過程、模式及規律;大眾媒介與社會結構各個層面的互動關系等,為理解人類傳播活動提供理論知識。隨著信息傳播活動的日益發展,傳播學的重要性日益凸現。
由于各個研招單位的學校情況不同,每個學校傳播學專業考試的科目也略有不同,但是,傳播學歷史和理論這一部分內容是所有傳播學專業研招院校都會考到的。為此,教研中心高端教研室專門為考生梳理出2011年傳播學史論考研的重難點知識,希望為考生的專業課復習提供指導和幫助。
傳播學史論考試的主要內容包括傳播學史、傳播基本原理、傳播者和傳播體制研究、傳播內容與文化研究、傳播媒介研究、受眾研究和傳播效果研究等。以下將分部分具體加以分析:
?。ㄒ唬﹤鞑W史:
本章的主要內容包括:1)傳播學誕生的時間、地點、首先產生于美國的原因。2)傳播學誕生的主要背景。3)傳播學的思想來源、學科基礎。4)傳播研究早期重要人物(奠基人與創立人)及其貢獻。5)當代傳播研究的主要發展(批判學派的主要流派、理論基礎、與傳統學派的差異等)。
本章重點:傳播學的思想來源(學科、人物);傳播研究早期重要人物及其貢獻。難點:傳播學的思想來源(學科、人物);
?。ǘ﹤鞑W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本章的主要內容包括:1)傳播學研究對象的界定。2)傳播學研究的方法體系。3)定量研究方法(實地調查法、內容分析法、實驗法、個案研究法)。4)定性研究方法。5)定量方法與定性方法的差異與結合。
本章重點:定量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可能會考名詞解釋。
(三)傳播:
本章的主要內容包括:1)傳播的定義以及對傳播的思考。2)傳播的類型:人向傳播、人際傳播、群體傳播與組織傳播、大眾傳播等。3)人類傳播演進的過程; 符號和信號時代、說話和語言時代、文字時代、印刷時代、大眾傳播時代、網絡傳播時代。4)人類傳播演進的規律。
本章重點:傳播的類型;人類傳播演進的過程;
?。ㄋ模┬畔ⅰ⒎柵c訊息:
本章的主要內容包括:1)信息及相關概念(信息化等)。2)三論(信息論、控制論、系統論)。3)信息的特征;客觀性和普遍性、表達性、流動性。4)信息革命與信息社會。5)符號的概念、特征與類型。6)有關符號的理論:“符號互動論”。7)訊息。
本章重點:信息及相關概念;三論;符號的概念、特征與分類。容易出名詞解釋。
?。ㄎ澹﹤鞑ヮ愋停?/p>
本章的主要內容包括:1)人內傳播的定義。2)人際傳播的定義、特征及相關理論。3)群體傳播的定義、相關概念及相關理論。4)組織傳播的定義、形式與功能。5)大眾傳播的定義與特征。
?。﹤鞑サ墓δ埽?/p>
本章的主要內容包括:1)大眾傳播功能研究的發展歷程。2)大眾傳播的正功能。3)李普曼及擬態環境、刻板印象。4)拉扎斯菲爾德和默頓的“麻醉精神說”。
本章重點:大眾傳播的正功能;李普曼及擬態環境、刻板印象。擬態環境、刻板印象可能出名詞解釋,大眾傳播的功能可能出現在簡答題。
?。ㄆ撸﹤鞑ミ^程與傳播模式:
本章的主要內容包括:1)波洛的傳播過程觀。2)傳播模式的類型:線性傳播模式、控制論傳播過程模式、系統論傳播過程模式。3)線性傳播模式的主要缺陷。4)重要的傳播模式:拉斯韋爾5W模式、奧斯古德—施拉姆模式、賴利夫婦模式等。
傳播過程與傳播模式是傳播學理論復習的一個重難點,對于幾種重要傳播模式的內容、特點和缺陷等內容,考生都要有很好地掌握。本章重點:線性傳播模式的主要缺陷;重要的傳播模式。
?。ò耍﹤鞑フ吲c傳播體制:
本章的主要內容包括:1)傳播體制研究與媒介規范理論。2)“報刊的四種理論”及其修正、發展與批評。3)把關的概念、基本過程及把關人受到的各種影響因素(政治法律因素、經濟因素、社會文化因素、信息自身因素、傳播組織自身的因素、受眾因素、技術因素、傳播者個人因素等)。4)媒介組織及其結構。5)媒介專業主義及其反思。6)文化霸權、意識形態控制和社會順從。
本章重點:“報刊的四種理論”; 把關人;媒介專業主義;文化霸權。難點:“報刊的四種理論”。
(九)傳播內容:
本章的主要內容包括:1)大眾傳播內容的特征。2)信息娛樂。3)對西方大眾傳播內容的一般性結論。4)大眾文化。
本章重點:大眾文化??赡艹霈F在論述題中。
?。ㄊ﹤鞑ッ浇椋?/p>
本章的主要內容包括:1)媒介的概念。2)施拉姆的認識媒介的八個原則。3)報紙的概念、傳播特點、傳播手段及其傳播優勢。4)廣播的概念、傳播特點、傳播手段及其傳播優勢。5)電視的概念、傳播特點、傳播手段及其傳播優勢。6)互聯網的概念、傳播特點、傳播手段及其傳播優勢。7)媒介融合。8)選擇媒介的或然率公式。9)英尼斯、麥克盧漢及多倫多學派的媒介觀。10)公共媒介。11)跨國大型媒介集團。
?。ㄊ唬┦鼙姡?/p>
本章的主要內容包括:1)受眾的概念、特征、類型。2)受眾觀的變遷。3)受眾的分化。4)受眾商品論。5)受眾的選擇性行為與解讀方式:選擇性注意、選擇性理解、選擇性記憶。6)受眾的權利。7)關于受眾的各種理論:個人差異論、社會分化論、社會關系論、文化規范論、社會參與論等。
受眾研究是傳播學研究的一個重點,本章要作為重點章節認真復習。本章重點:受眾商品論;受眾的選擇性行為;受眾的權利;關于受眾的理論。
?。ㄊ﹤鞑バЧ?/p>
本章的主要內容包括:1)傳播效果研究的發展歷程:槍彈論、有限效果論、適度效果論。2)早期重要的傳播效果研究。3)傳播效果的類型。4)認知理論與傳播效果。5)態度勸服研究。6)宣傳研究。7)兩級傳播論。8)創新擴散論、網絡分析。9)群體規范、群體壓力、群體動力及社會認同研究。10)輿論研究與沉默的螺旋。11)議程設置、鋪墊作用、議程建構。12)知識溝、數字溝。13)媒介對現實的建構。14)涵化理論。15)電視暴力研究。16)性別研究。17)媒介效果理論的新發展。18)對傳播效果研究的批判。
傳播效果研究是傳播學研究的核心,也是傳播學理論復習的重中之重。其中的核心概念和理論成果都要求考生好好理解和掌握。
(十三)傳播研究的新領域:
本章的主要內容包括:1)新媒介研究。2)全球化與大眾媒介、發展傳播學、文化依附。3)國家形象與大眾媒介。4)媒介事件。5)公共新聞學、公共領域與市民社會。6)健康傳播學。7)媒介素養。8)消費主義與大眾媒介。9)階層、社會公平與大眾媒介。10)其他傳播研究的前沿課題。
本章重點:發展傳播學;健康傳播學;媒介素養。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