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的越多,做得越少”,意思是做題過程中主動,積極,有效思考的越多,達到同樣復習效果需要做得題目就越少,這是我對數學復習的總結。學好數學是不需要題海戰術的,做大量的題目而不思考,做完題目,對完答案就了事是不可取的。如果說考生做題過程中完全不思考那顯然是冤枉了考生,不過一些考生確實沒有意識到思考的重要性,沒有充分調動大腦來思考,所以通過思考得到的收獲也是有限的。側重于做題而不思考,考生很疲憊,很容易產生對數學復習的焦急,厭惡心理。做題過程中積極,主動的思考,才能更深入的理解、掌握知識,所學的知識才能變成自己的知識,這些知識也才能在大腦中留存更長的時間,才能具有獨立的解題能力,才能激發數學的學習興趣??忌獜膬蓚€方面進行思考!一是看書時要思考。比如碰到定義,公式,推論等教科書中出現的知識點時,通過思考弄懂每個知識點的內涵和外延,并且思考與該知識點相關的其他知識點,也就是思考各個知識點間的聯系,對知識進行梳理,把知識系統化。二是做題時思考。思考解題過程中用到的公式、原理、方法等,思考題目涉及的科目,章節等,思考最優解題思路。
有的輔導老師建議考生數學復習后期“看題”,我覺得這也是有道理的。但復習后期的“看題”并不是簡簡單單的看題,不是被動地看別人的解題步驟,或者看自己以前所做題目的解題步驟。“看題”是對以前做過題目的重新思考,是對各種解題方法的總結,是對所學知識的再次鞏固。看以前做過的題目或者例題時,先在腦海中形成解題思路,盡量試圖用多種方法解題,必要的情況下還要寫出解題步驟,然后與以前的或別人的解題思路對比,比較優劣,取其精華。“看題”是在考生做了大量題目后,考生進行最后一輪復習,以前的一些題目需要重新復習,重新鞏固,并且復習后期時間比較緊時所采用的方法。
數學復習就是這樣,讀書,做題,思考缺一不可。讀書是前提,是基礎,讀懂書才有可能做對題目。做題是關鍵,是目的。只有會做題,做對題目,快速做題才能應付考試,達到目的。思考是為了更有效的讀書和做題。這三者有機結合,缺一不可。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