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先說一下自己的情況,我本科是學習經濟學的,可以說沒有一點法律方面的學習。2008年大學畢業后,一直在幫家里做事。去年十月份突然想再回學校學習一陣,由于沒有自信可以在3個月之內考好數學,因此決定避開。在選擇其他專業的過程中,最終選擇了法碩。當時兩天時間自己一點點在這個網站上收集資料,知道了指南、分析是什么,知道了四件套,啃了很多前輩的學習經驗,然后開始復習。
在10月底考研報名截止前,最終決定報考北大。當時自己只復習了10天,但是分析了以往北大的初試分數線,360左右,覺得政治英語各70分保底,專業課拿下220分就可以上線,覺得自己應該有八成以上把握,所以拼了。當時爸爸和哥哥還是不太支持的,因為他們覺得只有兩個月的時間,希望我既然考試就要最好有絕對把握,當時自己也猶豫了一陣子,在清華、廈大之間衡量(因為廈大的金融學很強,再加上學校很美,本科時曾經很喜歡)。最后還是為了自己心中的北大夢想,決定拼一次。
我印象的很清楚,我開始復習的那一天是10月20號,那天書才寄到。由此開始了80天的復習。復習的經驗下邊我會分科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也算是回饋論壇了,雖然我不經常上論壇,但是在做老妖精的1000題和10套題的時候在這里發了帖子請教大家一些疑惑,所以還是很感激的。
(一)政治的復習
我的政治考了85分,很滿意這個分數了。由于我高中學的是文科,所以雖然具體的政治理論沒什么印象,但是腦子里大概有一個整體的框架,對于馬克思理論各個部分有所印象。所以對于政治并沒有花太多時間,有時當天的專業課任務完成不了甚至無暇顧及,但是總的來說大概一天1個小時。
我當時的計劃是:
10.20—11月 第一遍政治閱讀時間 熟悉分析 配套做任汝芬的序列二客觀題
這個階段,我每天閱讀20頁左右,勾畫出自己認為重要的知識點,進行考試分析的熟悉,理解知識點,力求在腦子里對知識點有初步的印象。現在看來這一步很重要,在做真題后我發現,客觀題的出題往往很有邏輯,大部分題的錯誤答案可以憑借常識來判斷,但還有一部分較難的題答案就需要你對知識點的通透理解,而不是死記硬背。
在閱讀完教材后,我會做序列二的相關客觀習題,加深對教材零碎知識點的進一步記憶。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序列二上的客觀習題實際上出的并不是很好,考試是絕對不會出現類似的原題。它只是對教材知識點的簡單重復,且相當之重復,因此題量非常大。而且中間有一部分題,主要是哲學方面,到現在我也不求甚解,絕對屬于超綱范圍之內。所以大家不必題題在意,只是將其當作熟悉教材的手段即可。當然如果大家有更好的習題,也可以使用。
在這個階段,我沒有背任何大題,也不進行任何大題的訓練。
12月中上旬 第二遍閱讀教材 總結知識點 做序列三
這個階段我主要是將各個零碎知識點進行多次熟悉,力求在做選擇題時看著眼熟。把自己認為可能是大題出題范圍的知識點進行簡化。因為我在看真題答案時發現,它的大題答案往往是十分短的,所以重要的不是一個知識點的展開,而是學會如何找到知識點(這一步在后階段進行訓練),并進行簡單敘述,因此我開始進行答題知識點的精簡化工作。
這方面序列三的總結圖表還是不錯的,強烈推薦大家使用。對照著圖表,我將每一部分的大題知識點進行了歸納。現在的政治教材分為5部分,每部分只有1個大題。所以每一部分一定要學會舍棄一些知識點。
馬克思主義理論包括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因此我認為出大題的重心在哲學,而哲學出大題的關鍵在辯證法、認識論方面,所以像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這樣的知識點就不要進行大規模的背誦,只要能用自己的話理解作對選擇題就可以了。至于經濟學我認為出大題的可能性有,在壟斷資本主義的新發展方面(涉及經濟全球化、金融危機),但是有時政治越是當年熱點越是不容易出大題,所以不如哲學來得重要,所以經濟學的關鍵是資本主義形成與本質這一章的深入理解,因為選擇題主要集中在這一章。至于科學社會主義實在是太過于理論,與現實太遠,遠不如哲學理論比較容易出分析題,選擇題的比例也不會很大,所以只要好好讀讀標題,閱讀閱讀文章問題應該不會很大。
第二部分毛概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點在新民主主義理論、社會主義改造理論、初級階段理論、改革開放和涉及教育、就業、民生、醫療、收入分配等現實問題的十七大報告論述。我覺得只要在這些方面準備大題就可以。其他的都是瑣碎的選擇題知識點,看見認識即可。
第三部分中國近現代史與第二部分聯系緊密,是第二部分的事實基礎,因此重要的部分是共產黨領導革命的歷史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不過明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所以值得注意其相關史實的評價)。這一部分一定要準備大題的1.2.3.4知識點的建立。至于其他的選擇題知識點,像毛主席各個著作的主要內容的選擇等,盡量熟悉吧。
至于第四部分,說來慚愧。我本人一向極其不喜歡記憶東西,所以只是做到了多看幾遍教材,我覺得這部分的選擇題大部分憑借這常識就可以做對,至于大題我考前也想記住,總結了幾個重要的,但是覺得這一部分太變態,所以還是沒怎么記會??荚嚨臅r候完全是憑借著常識的邏輯分析進行書寫,沒什么好分享的。
第五部分 這部分是在考前才做了相關的時事政治選擇題,多看了幾遍十七大以來的有關全會報告,以及序列二、三、四和肖秀容最后四套題的大題,沒什么別的經驗,只是盡量多看看真題的回答方法,考前我也是很緊張的在猜題。
12月下旬 真題的深入研究
這個階段,做了近十年的真題選擇題(感覺有很多超綱的,除了09年的題很值得訓練外,其余的就是找出不超綱的同時比較精彩的小題標注起來,以備考前再過一遍),好好的分析大題的回答技巧。
我強烈推薦大家研究大題,你會發現大題的標準答案只有極個別的話語是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大部分都是只需要你知道這個知識點,然后用自己的話進行分析。我總結了近8年的大題,記在一張紙上,好好地進行了分析和研究,看看每年出題人都著重于出什么類型的題。比如,我發現宏觀經濟的實施出過兩次,農業兩次,社會主義的改造兩次,這些知識點的考察是重復的(但又不完全,是從不同角度考察的),而這些題的有些答案你在教材上是找不到原話的,需要你自己的理解和語言的組織,所以這個訓練很重要,考前我沒有進行一次真正的書寫,因為寫字很累。但我總是訓練自己發現真題的出題點以及答案的組織(在腦子里)。所以進行一到兩周這個訓練是很有必要的。
1月考前 時事政治選擇題 模擬題
這個階段我主要是做了序列三的時事政治選擇題、風中勁草的時事政治選擇題,我覺得幾乎已經囊括了所有可以出題的點。由于平時比較看新聞,所以只有很少的題目是我不知道的,這里需要說明的是,一般時事政治的多項選擇只要不是太離譜,與題干比較聯系緊密的話,一般都是對的。
至于大題,我的感覺是個人對國際政治、經濟以及大國關系的敏感把握,平時有興趣的話復習休息的時候多看一些南方周末的評論,我覺得是很有好處的。
模擬題這一塊,我就做了任和肖的四套題,總的來說都是不錯的,可以查漏補缺看看自己還有沒有不知道的零散知識點,同時鍛煉自己對主觀題答題思路,與他的答案對照比較(尤其是哲學)。這里有一點說的是,其實它有一部分大題的答案我是不太認同的,完全是黨的全會報告的照搬,與歷年真題的標準答案思路還是有差別的,但是這些報告的論述本身是很重要的,應該記得關鍵詞,然后能用自己的話說。像今年考察以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有哪些就是如此。
心態很重要
其實考前做模擬題的時候,我客觀題有時錯的也不少。我很清楚地記得自己做09年真題的多項選擇題的時候,錯了5個,不是少選就是多選,當時心里哇涼哇涼的,有點質疑自己了,覺得考試時要是這種狀態肯定歇菜??墒亲詈蟮膸滋爝€是調整過來了,就是每天盡量多熟悉教材,反復地翻翻以前用彩筆標注的知識點??荚嚨臅r候還不錯,最后對了對答案,還想選擇錯了1個,還是很滿意的。所以你沒有上考場永遠不知道出的題是什么,是不是自己對它很熟悉,模擬題做的太好或太差都不意味著考試那一刻你的水平。
最后總結一下自己使用的教材:
考試大綱(其實沒什么用,只是平時用來翻知識點的標題)
考試分析(必備的,什么都不說,你要是有重點的過七八遍絕對腦子里對政治有感覺)
任汝芬序列二(只是用來熟悉教材的知識點,客觀題不是很好,做過可以不用翻,我有些多選就沒有做,太多了。主觀題只有極個別的可以在最后看)
任汝芬序列三(強烈推薦它的圖表,知識點總結一般,題目比二好,時事政治選擇可以放在最后做,大題有些可以推薦)
任汝芬、肖秀容最后四套題(目前市場上公認的最好的模擬題,感覺肖得更好,但任的題有的也有可取之處,只是沒有肖得多)
啟航20天20題(感覺有些分析以外的總結還是比較不錯的,能夠拓展大題思路)
(二)英語的教訓
英語我考了56分,可以說教訓真的是蠻多的。
本科時我英語四六級考試都是一次過,而且考前也沒有進行過訓練,四級558,六級518,而且自己比較喜歡英語,平時瀏覽bbc、economist、New Yorker都沒有太多的問題,當年為了申請出國雅思也考了7分,所以因為只有兩個月多一點的考研復習時間,所以對英語就沒有太在意,閑暇時翻番單詞,每三天寫篇作文,在12月份每三天做一次真題,就這樣考試了,但考完自己就不爽,這次閱讀自己讀得太糟糕,真的是太糟糕。
考前沒有進行必要的的模擬題訓練,使得我對今年英語閱讀有點不適應,尤其是考前十天,就只是練習作文,沒有把自己對于閱讀的感覺提起來,所以在這里很想對后面的考生說,考研的英語真的是不一樣,不管你以前考試怎么樣,都要重新開始準備。熟悉考研出題人出題的狀態,好好地進行適當的題目訓練,真的是很重要。
不過我感覺今年的英語閱讀還是與以往有所不同的,首先它涉及的話題對很多考生不是很熟悉;其次長句的理解難度加大,可能這句話的詞匯你都認識但是它的內涵你不明白;再次,文章你可能明白了,但題目做不對,因為題目的考察知識點可以說很細致。所以希望后面的考生真的既要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又要好好準備考試的訓練,兩者缺一不可。
(三)專業課的復習
我的專業課基礎課考了122分,綜合課考了134分。感覺基礎課有點低,綜合還是比較滿意的。下面總結一下自己的專業復習道路。
我是10月20號拿到第一次寄來的書,是指南和指南的配套練習,當時大綱和分析還沒有出來,然后開始了看書。每天看6個小時左右,剛開始只看刑法,過了幾天覺得只看一科太枯燥,就開始看法理學,于是專業課和基礎課齊頭并進,每天白天看書,晚上做配套練習,就這樣慢慢一點點了解法碩的知識點。
印象中十月最后幾天大綱和分析出來了,于是趕緊訂購。十一月的時候,分析寄過來了,當時指南只看完了刑法和法理學,但是論壇上的學長說分析是基礎,于是剩下的指南也就沒有看了,自己的復習資料變成了分析和指南的配套練習,大概在11月20號那一天自己將整個第一遍的書過完了,當時腦子里還朦朦朧朧,做題也不是很有感覺。
接下來的二十天,做老妖精的1000題,同時看書。做的時候真的是備受打擊,我后來總結一下做錯的題很多,刑法68道,民法90道,法理學47道,憲法30道,做到法制史時當時實在是被打擊了,就不做了,知道考前三天才看著答案把法制史的過了一遍。不過說實話,這1000題大部分出的很不錯,有不少是分析里沒點名但是很重要的,在這個痛苦的過程中,我把自己的知識體系建立起來了,雖然是一個個瑣碎的知識點,但是我大致明白的法碩考什么,哪些是容易出的考點,這點很感激Horace。
十二月份就在做1000題的過程中來到了,我前十天繼續做1000題,中間十天做模擬題10套,最后十天做真題。
在做模擬題十套的過程中,其實還是很受打擊的。下面是我客觀題錯題的分布:
基礎課 17 14 14 21 14 15 6 11 11 14
綜合課 17 15 26 19 12 24 15 12 18 13
我當時每次都想把分值控制在10分以下,但是不是粗心就是在兩個答案之間反復猶豫,總之做的并不是很好。至于模擬題,我只是大致總結了一下思路,看看有沒有字跡知識中的盲點。
考前的最后十天,我做了真題,在這個過程中我找到了自信,因為錯的很少。我發現真題的重復概率很高,你想想就這些知識點,他又不能完全回避重要知識點,所以肯定是要重復的,只不過題型不一樣。
考前的兩三天,我也開始了抓瞎猜大題的階段,配套的指南練習、10套模擬題、歷年真題,在其中不斷地找認為今年概率大的大題,主要是在找簡答、辨析題,還別說,婚姻法的那道題就是考完英語的那個晚上翻指南的配套練習時看見的,只不過覺得他的答案不是很好。另外就是不斷的系統看分析以及一些司法解釋,還有法制史的后兩章。
需要提醒大家,考前兩天記憶真的是很好,我其實平時很少背書,都是在不斷重復中大致知道這個知識點,即使是考前一個月開始背,可是在不斷地背不斷地忘,所以后兩天的效率最高,全部又過了一遍,考專業課的那個早晨,我在過刑法的分則,就又背了黑社會那道題,中午,我還將法制史的瑣碎知識點又過了一遍,真的是很有效的。
最后總結一下自己專業課的書籍:
指南(感覺有很多地方與分析不一樣,建議不必看)
配套練習(感覺還是不錯的,可以隨著看書進程進行練習,主觀題可以挑著看)
分析(必備,反正我是翻的很舊,上面記得密密麻麻,司法解釋的重點條目以及好的試題案例都記在旁邊)
大綱(感覺里面的基礎課樣題很不錯,綜合是04年的真題,沒什么價值)
老妖精版歷年真題(強烈推薦,里面的每一個真題都要細扣,徹底明白為什么答案是這樣,有些多選題可能會是來年的大題,不信大家可以看看)
老妖精四件套(感覺習題都很不錯,用來拔高,錯的很多也沒關系;加強版在過第2、3遍書時跟著走,感覺思路還是挺清晰的,如果自己沒有邏輯體系的話推薦使用;至于背誦版看過一點,但是感覺與分析中的原話有不少不一樣的,也就沒有再看了,我只認準分析)
萬國司法考試歷年真題精選900題(做了一部分法碩會考的,感覺還是很不錯的,推薦大家學有余地可以做做)
法制出版社的學生常用法規第九版(大綱要求的主要法規和司法解釋都有,而且以后可以作為工具書)
自己下載的其它大綱要求的司法解釋(很重要,在做題中可以發現那些容易考察)
總之,由于我復習的時間比較短,所以只能抓主要的復習,那就是分析,所以現在開始復習的同學,建議不要把戰線拉得過長,我在最后幾天有時也感覺厭煩,覺得該看得都看了,沒有新鮮感,自己已經不會提高了。所以我建議現在最后提高英語水平,專業課的復習9月份開始一點都不晚,政治到時復習完全可以。
我的建議就是這些,至于復試,我的成績并不是很理想,感覺需要注意的有幾點:
1.英語聽力強烈推薦托福聽力原題,從1989年開始到現在,網上可以下的,我只做了兩套,考試時最少碰見了3道原題,所以不多說。
2.考專業課筆試時中午一定不要喝多水,當時我就忘記了,結果到考前半個小時時那個郁悶,完全沒心思做題了。
3.邏輯題做上5年10套MBA真題就可以了,把握一下傳統邏輯題的感覺,至于非常規題目,完全靠個人平時的思維是否發達,這個碰到自己看過題的概率還不如準備作文。
4.作文語言一定要專業學術一點,我感覺自己這方面吃大虧了,大家可以多咨詢Billy,感覺他的作文就很棒。
5.案例分析多看看美國著名案例的論述,感覺收獲不少。
考研的日子過去了,未來還有很長的道路,你的職業發展不能僅僅考上就行,還有出色的實習經歷,完善的個人職業性格,所以大家一起加油吧。
2010.4.7于家里
帖子地址:http://bbs.kaoyan.com/t3151527p1 轉載請注明本帖地址。
※ 來源:考研論壇 bbs.kaoyan.com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