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謂之“進程表”,又曰“計劃內容表”:若得之,則成竹于胸,有的放失,張弛有度,無不克也。
三謂之“日志表”:若務自欺欺人,不出一月,則收獲頗豐,拜謝于此。
吾雖卑鄙,以余心力作此書,不敢妄想,望親試之。若得,吾可了無牽掛,飛身而去...此世人之幸哉,樂哉!
示例:[日程表]
7:30~8:30 早餐+早練 1h
8:30~12:30 上午學習工作 4h
12:30~13:45 午餐+資訊 1,15'
13:45~14:15 午間淺度睡眠 30'
14:30~18:30 下午學習工作 4h
18:30~19:30 晚餐+Nap 1h
19:30~22:30 晚上學習工作 3h
22:30~23:30 靜靜/放松 1h
23:30~7:30 睡眠 8h
[周表] (就考研階段,只需列出工作日和休息日即可,注意建立危機處理機制處理突發事件)
[階段表] (理出考研時期自己的各個階段及其側重點、任務)
注:“學習工作時間”的具體內容由“計劃內容表”提供,其具體安排由個人喜好和階段性側重任務來定,每段可以先從“喜好項目”開始,迅速集中注意力后轉為“重要計劃項目”工作。(請注意每天你的精神最好即注意力最集中的時間,可用來攻堅。普遍是:11:00 和16:00開始)[此表可以告訴你自己,接下來你該去作什么了?注意把此表慢慢培養消化成自己的習慣]
[進程表]
注:把所需完成的計劃內容,按照重要性和難易性區分,映射到時間表內。分清楚輕重緩急。給自己“階段性壓力”以轉化為“階段性動力”。運動時的“沖刺原理”不妨引用過來,可以提高執行的效率。[面對目標,要像游泳運動一樣,游一游,看一看,再游,再看...]
[日志表]
注:記錄每天自己的詳細時間安排情況。
時間 事項 內容 耗時 自我評價
7月7日 起床 9:00 9,30' 差
9:00~9:30 早餐 常規 30' 良
9:30~12:00 高數 10頁 2,30' 中
-- -- -- -- --
14:30~15:30 閱讀 4篇 1h 優良
-- -- -- -- --
20:00~22:30 思考 計劃 2,30' 優
7月8日 休息
7月9日 起床 7:30 8h 優良
-- -- -- -- --
注意“信息挖掘能力”的培養??佳袑W習過程中很多渠道都可以找到各專家對各項技能的方法和建議,哪個是自己的?需要自己親自去試去總結。因人而異。
“積極”。我學英語是為了以后能得到老外的資金、技術、人才和市場;學數學是因為那是個工具,創新時想東西做事情都需要它;學政治是為了了解世界、了解社會、了解自己的環境,思考未來的發展和方向;學專業課嘛,一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二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前三者是工具+工具+人的素質,而只有專業才是現實的用武之地。于是我每次醒來都很想趕快坐到書桌前去。
其他執行過程中的細節、技巧,比如自己的生活原則、思想控制、精神控制和效率控制,都需要自己在磨練中去繼續吸收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