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以下信息由北京新知文化圖書有限公司授權本網站發布,文章內容來自 《迷失在閱讀中——北大考研日記》,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一個平凡的日子因了去年今天的驚心動魄,而顯得不平凡起來,媒體不斷烘托一種末日氛圍,并宣稱一個新的時代因此開啟。許多人期待和恐懼的事情,終于沒有再次發生,這讓一個蘊含潛在危機的日子顯得有些寂寞。
北大中文論壇(http://chinese.pku.edu.cn/bbs)的聚會就在今天。之所以選擇今天這樣一個有些特殊的日子,我不知曉當初斑竹的考慮。但的確,在很久以前我就將這個日子記在了心中最為明顯的角落,電腦與手機上設置提醒,則是惟恐因為某些事情纏身而淡漠了這個日子,事實上這種可能的遺忘不會發生。
七點半,從圖書館出來,漫步到那個我數次經過且向往的小院(五院,中文系辦公室),門外自行車橫七豎八地放著,我知道很多朋友已經早先來了。雨后的院落濕潤了綠意盎然的草坪和古老的青磚小路??傄詾槲娜藨斢诠爬纤暮显旱难胖路諊校瑢υ伦镁?,吟“小樓昨夜又東風”,縱論古今。而很多情景都如對于江南的想象,不曾真的有。
我到的時候,網友們正好從二樓下來,到一樓會議室,可能上面無法容納這么多人吧。可惜沒有見識那個“氣喘吁吁”的服務器,據說要換新的了,自然是一件好事。二三十人呼啦啦圍坐一桌,我試圖將現實中人與那個網絡中的昵稱對上號,卻總不能。除了“孔子”(即“江湖”,希望和大家交朋友)、“西南風”(熱心提供多年大綜合試題)暴露身份之外,其他一概繼續匿名。論壇負責人全部出席,李鐸老師比我想象的要老練許多,或許是受網上ID頭像的潛在影響,還以為是個小伙子呢;蔡可是現代文學博士生,文學自由談版塊的斑竹;我身旁是負責技術的民間文學研究生未名扁舟(名字沒有記清楚,還有那個和藹可親女老師怎么稱呼?)……聚會并沒有其他不相關的領導和老師出席,似乎也表達了一種自由討論的民間立場,但即使這樣也沒有調動大家更多的熱情。李鐸老師戲稱此情此景是在為9·11表示沉默的紀念。
圍繞版面與內容的討論,并不十分熱烈,更多是為了獲取一些考研信息的網友在傾聽。關于論壇建設,我主要談到版面要力求簡潔雅致,至于內容則需要調動中文系老師的積極性,以及鼓勵廣大寫手的參與。雖然李鐸老師一直強調言論的自由與發言的主動性,但我以為在論壇遠遠沒有聚集巨大人氣的時候,仍然需要一些可能的策劃與推廣。所謂筑巢引鳳,有了一定知名度以后,自然會有更多慕名而來者。而網友對于版面無所謂,重在內容的發言,有一定道理,但好的內容也需要一個賞心悅目、便捷適用的容器,畢竟論壇還沒有達到一種“大象無形”的境界,還不是無論版面多么簡陋粗糙都可以靠其內容的厚重來引領思潮。遠道而來的臺灣女士(似乎是個老師),用略帶澀味的國語講述關于刪帖的故事(因中間離場未能全部領略其內容)。而斑竹最大的權力和最重要的職責恐怕就是刪帖了,放棄這一項權力,斑竹作用何在?李鐸老師如是說。
本來要在會后舉行的考研交流,因沒有已考上研究生到場(研究生新生住萬柳,距離較遠,且下雨,另有部分學生晚上有課,或者走過了一段艱難的日子之后,不愿再回首),只好作罷,李鐸老師介紹了一些經驗,但畢竟有限。最為核心的觀點就是要能侃,自圓其說即可。
會后,不少網友們在交換著復習想法和聯系方式,以期得到更多的交流,助考試一臂之力。我則沒有投入到那種源于考研熱情的親密接觸中,獨自走出雨后的五院。在未來不遠的日子里,一個人走一段寂寞的路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