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用史無前例和蔚為壯觀來形容剛剛結束的200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并不為過。此次考試有117.2萬人報名參加,這是自1978年恢復研究生招生以來,報考者首次突破百萬,比去年增加了22.7萬人,增幅為24.1%。其中,應屆本科畢業生有60.5萬人報名,占報名總數的51.6%。
毫無疑問,考研人數的逐年增多,與就業壓力直接相關。找工作難、用人單位的苛刻要求、盲目的學歷崇拜,都是“考研熱”持續升溫的重要原因。
在數以百萬的人蜂擁考研之時,有必要思考兩個問題:
一,有高學歷是否就意味著好工作?
二,上了研究生是否一定能“物有所值”?對學生而言,付出3年的時間和精力,是否有所收獲與回報;對社會而言,是否真正培養了所需之才?
不少人選擇考研,實在是迫不得已。當大學教育從精英教育轉向大眾教育之時,就業的壓力就成為每一個大學生必須承受之重。作為最簡單直接的方式———考研被當成了解決就業難題的“救命稻草”。
此法是否有效?表面上看,現在的用人單位常常打出“高學歷”的招牌,似乎有了研究生這塊金字招牌,就能高枕無憂??墒虑椴⒎悄敲春唵巍?BR> 十幾年前,大學生們不會為工作擔心,研究生們就更是“寵兒”。但眼前的現實是,高校的進一步擴招(在一些知名高校里,研究生的錄取人數已逐年趕上和超過本科生),已使得水漲船高,研究生不再“物以稀為貴”。
顯然,“高學歷”并不能從根本上改善就業困境。其實就是眼前,研究生也并非想像中那般“吃香”??量痰挠萌藛挝辉谔魧W歷的同時,挑起了“出身”。不僅看你是不是名校研究生,還要看你是不是出身名校本科。指望考研解決就業難題,這條路本身就充滿風險。
再來看看“物有所值”的問題。研究生的學制改革和教育質量“縮水”的問題,這兩年頗受關注。來自《南方都市報》(1月22日)的消息說,繼人大、北大等高校之后,暨南大學也對研究生學制進行了改革:除醫學院和理工部分專業外,其余專業全部改為兩年制,且學校對改為兩年制的碩士研究生發表論文的情況將不再作要求。
《中國青年報》(1月19日)刊發了一位研究生的自述:讀了三年研究生,沒上過一次小課。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考上上海名校的研究生,上第一節課就被嚇了一跳。70多人的大課堂尚且不說,導師從來沒有召集過自己的學生“坐而論道”,要不是主動找導師,恐難見其一面,大部分學生都處于“放羊”狀態。而在另一所北京高校,研究生擠百人大課堂“一鍋燴”,老師在講臺上拿著話筒吃力地叫喊,學生們嚼口香糖、聽CD、遲到早退。
不讀研吧,沒出路;讀研吧,后悔———這是學生的兩難困境。
徹底改變現狀,絕非一朝一夕之功。我們當然寄希望于教育改革自身,但是具體到每個人而言,卻實在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在接受現實的同時,還得明白,除了考研之外,還能做些什么?
反省自身,同樣有需要改善之處。
“我也不知道怎么辦,看別人考研,就隨大流”———這幾乎是考研者的一個普遍現狀。這種情況下,只可能是盲目地參加考試,即便考上了,也是在校園里打發時光??陀^地講,人們對研究生教育的質量提出質疑,高校有責任,學生也同樣有責任。當讀研成了就業的“緩沖期”和“救命稻草”時,研究生教育的目標實際已發生了變化。
任何時候,學習都是一種能力,而非考試、就業的工具。當讀研“工具化”時,學習已經失去了原本的意義?!案邔W歷”不可能永遠是稀缺資源,真正的金字招牌不是名校,不是研究生學歷,而是一個人所具備的從業素質和能力。這恐怕是任何一個研究生課堂都無法教給學生的,也是目前我們的教育中最為欠缺的環節。
去年,24歲的女勤雜工許桂英以綜合成績第一的成績在深圳市公務員考試中脫穎而出,就給迷惘之中的考研者和研究生們上了一課。學習,絕對不是簡單地拿個學位,你可以把考研當做工具和手段,但你必須清楚,自己的目標在哪里。為了這個目標,你該做些什么,怎么做。
作者:馮雪梅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