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在校園里,這6個女生住在同一間宿舍,穿著同樣風格的服飾,她們一起瘋玩,一起吃零食,現在,她們又一起被保送上了研究生,成為最快樂也最令人羨慕的一群女生了!一位男生說,“我們都挺佩服她們的。”
這就是南京理工大學電光學院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的11舍409室的6個女生!
其中,朱晨昕是被保送到中國科學院,其余5人都還在本校,而楊敏在大二的時候就確定為本碩連讀生了。
南理工電光學院副院長陳建勛說,學校鼓勵品學兼優的學生繼續深造,一般會選送10-15%的學生。電光學院一直注重抓學風,每年繼續深造的學生都超過35%,今年有40%讀研,保研的比例是16%.
學習:比高中輕松多了
6個女孩中除郭俊芳來自安徽以外,其余的都來自江蘇。宿舍里按年齡大小排了一下座次,郭俊芳是老大。李露曦和倉黎黎同年同月同日生,分列第二、第三。露曦英文名叫Lucy,黎黎英文名叫Lily.“按照初中英文課文,我們倆是Twins.在同一個宿舍里我們又是頭靠頭睡的。真是挺不可思議的!”露曦說。朱晨昕、秦劍、楊敏是三個小妹。
一看她們的學習履歷,不由得不贊嘆:6個女生的平均學分積點達到3.5左右。學分積點反映了學生在大學期間課程的平均成績,最高積分點為4.露曦和倉倉的平均學分積點都達到了3.7左右。在年級里她們穩居光電專業前二十,有時候六個人名次會排得很緊。她們基本上每個學期都拿獎學金。郭俊芳還獲得了國家一等獎學金、南京Sharp企業獎學金;朱晨昕獲飛索企業獎學金。她們還都是“三好學生”,露曦和晨昕還是“三好學生標兵”。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們一直相信這一點”。七個女生齊聲這樣說道:“不過學習在我們看來不是一件很苦的事。該學的時候學,該玩的時候玩。我們都不是別人想象中沒日沒夜地學習的書呆子??偟膩碚f,大學里學習要比高中輕松的多。”她們總是集體行動,一起去上課。不論什么課,總是坐第一排。“我們六個剛好坐滿第一排中間六個位子”。后來大家默認那就是她們的“專座”了。即使她們沒有早來,也沒有占座,大家都會把位子給她們空著。她們說:“坐在前排聽老師講課比較清楚”。
她們基本上都是當天的作業當天完成。而且經常集體做作業,因為可以一起討論。有一次做信號與系統,大家做作業的興致很高,就一直做到三點鐘。她們還一起去買輔導書,結伴去聽學術講座。“我們宿舍比較團結,相互帶動,如果自己有點松懈了,看到別人在努力,自己就會被觸動,然后繼續努力。”Lucy說。朱晨昕說:“宿舍良好的學習氛圍對我的大學學習有很大影響。”
方法:適合自己的就是好的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她們除了都有堅持學習的好習慣以外,每個人還有自己的學習策略。
“大姐”郭俊芳大一下學期就進入了學校的培優班。培優班是南京理工大學為優秀學生特別設立相對獨立的班級,每年只選取成績優異的120名左右的學生,按專業大類分班,配備優秀教師任教。
“在培優班里,什么都要學。比如大學化學,跟自己的專業并不相符,但也是必學課程之一,我只好花更多的時間在學習上。對高強度的學習早已習以為常了,再苦再累已經算不上什么了。大三的時候,別人感覺很忙的時候自己倒沒有感覺了。”
李露曦說自己從來不缺課。記得整個大學期間似乎只“蹺”過一次課。還是因為出去活動,周六沒趕回來。她說:“我沒有蹺課的習慣,上課也總是好好聽的”。
倉黎黎的一大特點是筆記做得特別認真??荚嚽?,她的筆記經常被作為范本在同學之間流傳。對感興趣的課程,做作業的速度超級快。楊敏夸她:“倉倉很聰明。有一次做《模電》作業,她第一個就做好了。我們其他人連題目都沒有看懂呢!”不過倉黎黎自己總結說,成功只不過是“循規蹈矩”的結果。“我的學習都是按部就班的。”學習是一種習慣和堅持。“總的來說,大學的時間還是相對寬松的,關鍵是你怎么去利用。”
朱晨昕告訴記者:“大學對我來說就是一個不斷超越的過程。給自己的目標可以高一點,然后從平時的點滴做起,不懈努力,相信自己一定能達到更高的高度”。朱晨昕寫的字很漂亮,打印出來像印刷體一樣,筆記經常被大家拿去做復印的原本。有些波折的是秦劍。大一上學期她學習只是一個慣性。在取得好成績以后,大一下學期就放松了,結果導致成績明顯下滑。于是就開始反省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大二開始奮起,并且堅持下來,直到保研名單出來才松了一口氣。她是公認的“實驗小強人”,動手能力很好,講問題也非常有條理。舍友評價:“很適合做老師。”在舍友眼里,楊敏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做事情不允許有任何瑕疵。有一次做實驗,她第一天做的不是太好,能勉強過關。一般人是不會再做一遍了。但是第二天早上,她是第一個到實驗室去的人,把實驗重新認認真真地做了一遍。“別人能做好的事情,我也一定能做好。”楊敏如是說。
拓展:書本之外的學習
負責這個年級管理的輔導員朱建飛老師說:“這樣優秀集體以往也有過。但是相比來說,她們的綜合素質比較高。”
6個女生中,李露曦、郭俊芳是預備黨員,其余都是正式黨員。她們都當過學生干部。
李露曦在學生會生活部任職時,先后組織了兩屆“大學生烹飪大賽”,她把宿舍最會燒菜的郭俊芳拉進去參賽。郭俊芳還以一個紅燒栗子雞得了個獎。生活部特別關注食堂飯菜質量,她和同學組織了一次學校食堂的“大鍋菜”評比活動,她們發放問卷給學生,請大家根據色香味衛生與價格等指標,給每個學生食堂的主要菜品進行打分,最后把結果公示出來,幾乎成為學生買菜的“指南”了。
朱晨昕有比較強的社交能力,曾經與“新東方”合作,組織了一場“看電影,學英語”的講座,她還曾在麥當勞打過工。“做學生干部的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認識很多人。”但是搞組織工作的確要付出很多時間和精力,有時會與學習沖突。倉黎黎就碰到過這樣的煩惱,她任班上的團干期間,經常要組織會議,與發展對象談心,做記錄,居然把一個厚厚的筆記本記滿了。不過,她們還是很快就學會了怎樣處理學習與工作、生活的沖突。這也成了她們最大的收獲。
和諧:共同成功的金鑰匙
6個女生都是偏外向型的性格,溫和樂觀。“我們學的時候很認真,玩的時候也挺瘋狂的。”露曦是宿舍里的‘鬧鐘’。每天早上她總是準時叫大家起床。然后大家就一起開始新的一天。
緊張學習之余,她們也像其他女孩一樣很容易跟風,一起去溜冰,一起去K歌,“朱晨昕是麥霸,基本上什么歌都會唱,老歌新歌都難不到她”。學校流行織圍巾的時候,大家也一起現學現織。有的人一口氣就織了四五條。“織好了以后就送給爸爸,媽媽。”
大一上學期大家第一次集體拿獎學金,就每人拿出獎學金的10%出去大吃了一頓。大家的生日每年都要過,一起吃飯,相互之間要送些小禮物。圣誕節的時候也要一起過,買一堆零食,在宿舍里看碟。倉倉揭發道:“有一個晚上楊敏一口氣看完一部韓劇,第二天早上說話都有點韓腔”。
“我們宿舍一直很和諧,關系也比較好,基本上沒什么矛盾”。當然了,大家都是小女生,磕磕碰碰的事兒也是有的。不過,“即使有什么矛盾,能忍的就相互之間包容著,實在忍不了了,就心平氣和說一下,基本上就內部解決了。”她們說“和諧”的竅門就是相處,漸漸地從相處中磨練出來。大家從四面八方相聚在一起,開始都不熟,不可能有多深的感情。但是后來她們一起上課,一起吃飯,一起學習……“感情就慢慢地培養出來了。”大一的時候,露曦上軍事理論課間不小心扭了腳,疼痛難忍,但她堅持要把課上完。從教學樓里出來已經快十點了。大家把她送到校醫院掛急診。一來二去到宿舍已經十二點多了。之后打水,打飯這些瑣事舍友們就都包了。“雖然事情很小,但是也許我們的友誼就這樣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
郭俊芳說,在這樣的宿舍環境下,首先大家都挺好學的,也相互幫助。有什么問題會一起商量著解決。這樣,我們的生活才精彩。
“我們過的是真正的大學生活”。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