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一位叫“墨子”的女博友給我留言,我覺得她的憂慮反映了今日大學生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
我今年大四,專業是中文,現在準備考研,考的是對外漢語。我身邊的很多同學,包括我自己,都是考研無意識的青年之一,畢業將至,身邊同學的出路,不外乎找工作,考研,考公務員。而我們師范類的專業,工作幾乎是清一色到中學當語文老師。身邊大部分同學當公務員的理由,就是工作穩定或者是家長希望之類。
記得去年放假回去,碰到我爸一個同事,她知道我學中文系但是不想考公務員,就說:哎~學中文的,不考公務員?真是浪費了。。不知道為什么,幾乎所有家長都認為,大學畢業后不考公務員就是浪費大學四年,難道所有人的出路都是考上公務員?成為所謂的吃皇糧?都什么年代了……
其實之前,我考對外漢語的研究生,也沒有特別的想法,就是覺得以后在對外漢語教學方面,應該就不錯的就業前景,還有就是多一個研究生文憑能為以后的就業道路打好鋪墊,至少我爸媽一直是用這種思想灌輸給我,現在想想覺得真是荒謬。
大學四年下來,到現在的大四,我對自己究竟能夠做什么工作,能夠做好什么工作,都只有個模糊的想法,我希望投入的對外漢語教學工作,它究竟適不適合我,我都不知道!可能我們專業很多同學都有類似的想法,但大家還是義無反顧的考這個專業的研究生。21世紀的大學生,如此對未來毫無規劃,在電腦前的小平老師,您應該會苦笑吧。
大學四年,我看了很多書,文學就不用說了,還有心理學,歷史,哲學的,這些書很多同學都不看,所以我在學校里,經常覺得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溝通。說出來不怕您笑話,身邊有很多同學大學四年幾乎不看書,呵呵,每每從圖書館出來,我都有那么一絲孤獨感……
剛大三那會,我覺得自己什么都能干,什么都能干好。大學四年的學習,有中文的底蘊,喜歡思考,長相不錯,口才不錯,性格好,人緣也不錯,三六九等,都能聊得來,而且學的是對外漢語,英語也說得過去。我覺得走到哪都有一番用武之地,大三末,在全家人的一致要求下,加入了考研大潮,經過半年多的復習,我居然覺得自卑了,沒有原來的沖勁,覺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想到如果考不上研,全家人一定會失望……
現在想放棄考研,但是覺得壓力很大……
如何回復墨子的這封信?我想換個角度,假如我是她的系主任、班主任、或就業辦公室主任,總之,假如我是拿了你錢、拿了你的青春、拿了你的希望從而對你們的前途負有責任的人,我大概就會做下列幾件事——而且我堅信,這些事,墨子現在的那些對她前途負有責任的人們根本就沒有做。
假如我是墨子的教育者,我會:
1,開設中文專業學生就業選修課(或系列講座)。課程內容,就是中文系歷屆畢業生的就業分布。主講老師們,就是中文系畢業在各個不同崗位上作出比較不錯成績來的學長們。這樣大家在畢業時,對自己專業的職業未來,以及這些職業對自身的要求,就會有一個全方位選擇和追求。
2,開設對外漢語商務課,選修課或系列講座。課程內容是:對外漢語有哪些就業和商業機會,以及個人如何把握這些機會,其中包括中文系本科生是否需要碩士學位來把握對外漢語機會(答案已經有了,不需要!)。主講老師們,就請已經在對外漢語領域里作出比較不錯成績的業內人士來講。
3, 幫助學生成立中文系學生就業與職業協會,主要活動內容就是研究中文系學生就業與職業出路、就業與職業素質、就業與職業思路、就業實習等與就業和職業發展有關的活動。我要親自擔任協會顧問,并幫助他們聯系實習機會和找活動經費。
4, 成立中文系考研出路課題小組。主要問題是:我這個系過去歷屆本科考研的學生就業與職業發展如何?與不考研的本科畢業生相比他們畢業半年內就業情況如何?三年、五年內相比,收入如何?心態如何?從而給學生活生生的數據,告訴他們考研與不考研的不同結果。這個課題不大,只要從我們系過去的校友中調查就可以了。
5,成立公務員與其他職業選擇課題小組。主要研究內容和上面相同。從而給學生一個具體指導,即當不當公務員在不同的校友們生活與前途中有什么效應。
我提出的這些措施,都與就業與職業發展有關,其實也可以合并起來變成一件事——這就是,工廠為自己產品銷路負責,學校為自己學生前途負責。這些事情做起來并不難……真正難的,是更加深邃的問題,這些問題,我只能提問,而不能解決:
1, 大學生的就業、職業與人生發展,需要他們擁有清晰而強烈的商業意識、市場意識、金錢意識、以及與中國社會現狀相關聯的現實主義意識。換言之,中國教育應該從計劃經濟時代的價值觀,向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價值觀大踏步轉型。大學生面臨畢業時,他是否擁有這種價值觀和意識,決定了他在職場上的命運。這是中國教育整體轉型的問題。早一天轉型,它就早一點啟蒙和減少墨子這樣迷茫的學生。
2, 大學生的就業、職業與人生發展,與他們的獨立人格與自由意志有直接的關系。但在青年個人意愿和理想,與家長的意志和命令發生沖突時,我們應該聽誰的?我肯定聽我自己的。但如何讓當代青年獲得這種獨立意識和自由意志?這是中國教育的整體問題。
3, 大學生的就業、職業與人生發展,與他們的個性發展、個人喜好、獨特興趣、個人目標直接相關。一個不鼓勵個性發展、不倡導個人風格、不獎勵特殊個性的教育,只能培養出墨子信中所說的人人都考研究生、人人都考公務員這樣一種可憎的大學生人生選擇之現狀。
4, 最后,我寄希望于中國教育的偉大轉型。這個轉型,一個是教育價值觀念的轉型,一個是教育行為方式的轉型。這兩個轉型的依據,其實只要根據我黨實事求是的光榮傳統,從解決中國教育以及大學生實際困境進行改革。因為“解放思想、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從三十年前“瀕臨崩潰”的絕境中,實現了今日的奇跡,我相信,如果教育領域充分實行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墨子這樣可愛而單純但卻陷入郁悶迷茫的學生,一定會對青春前途重燃起希望,對工作生活蕩漾著憧憬。中國教育的崛起,將是中華民族偉大崛起的最重要一道保障!
這里,我忍不住要講一個美國教育的故事,以此證明,教育大環境對人的影響——據說,絕大部分哈佛商學院的MBA畢業時,都會向大公司發簡歷求職;而在斯坦福商學院,絕大部分MBA畢業時,都不投簡歷,而向創投基金發商業計劃書,尋求自主創業!人盡皆知的一個說法是,全球五百強企業的CEO,哈佛MBA占三分之一強,這種學校的校友畢業時,不去五百強企業找工作才怪!而身居創造了硅谷奇跡的斯坦福大學、周邊盡是風險基金、校友中擁有惠普、雅虎、谷歌這些創業巨頭的斯坦福畢業生,自主創業當然就是一個天經地義的選擇!
同理,墨子同學身邊的人都在考研,她不考研簡直就大逆不道!墨子的父母輩都在期待他們考公務員,墨子不考甚至就成了“浪費”!唯一不同的是:哈佛學生求職,職業發展是目標;斯坦福學生不求職,自主創業是目標,這兩者都與這些學生的自由選擇、價值追求與人生終極目標直接掛鉤。而墨子他們的考研與考公務員,我實在看不到其中的自由人生選擇、明確價值追求和終極理想之路!
不幸的是,墨子她自己也看不到!
一個把學生教育了這么多年卻讓學生迷失方向的教育,是必須加速改革的教育。
本文選自徐小平的新浪博客,點擊查看原文。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