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數學難么?相信很多人會表示肯定,真的難么?難在哪里?相信很多做過歷年真題的同學有這樣的感覺:“考研數學也不過如此嘛,沒有想象中的那么恐怖。”是的,考研真題的確沒有那么難,甚至有的時候比我們平時做題難度小很多,可是為什么還是有很多同學談到數學就變色?這其中有思想認識上的盲目性。
如果對考試(專業課歷年考研試卷)的難與易問題有一個理性認識,堅信腳踏實地的努力必將有收獲,那么,任何一個考生,即使基礎較差,只要復習—方法得當,塌實努力,難和 易是可以相互轉換的,歷年來都有不少實現這種轉換的成功考生。每個考生都要有必勝的信心,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這是考試(專業課歷年考研試卷)成功的前提。
考研數學在很大比例上在考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方法的掌握。這些基礎性的東西需要在第一階段充分把握。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把 考研數學的各個考點、知識點系統性的過一遍。在接觸輔導書之前最好先過一遍教材,以便大致有個了解,最好結合考綱,這樣有針對性。同濟版《高等數學》,看教材時,所有定理的證明都可以跳過,比如第一章極限,看上去就讓人頭暈的“ε—δ”語言是數學系的同仁作的工作,不用管它,你只需要看到一個初等函數后會用“代入法”求其在某一點的極限就可以了,書上有很多東西寫得很詳細,看的時候要抓主要矛盾,有所取舍,具體說起來就是著重考綱中要求為“理解”和“掌 握”的部分。但因為了解過程也有助于記憶結論,所以如果時間允許,也可以大致了解一下重要定理的證明思路。不管看不看過程,最終的目的只有一個:記得公式和定理。不同于高考,考研數學要求記憶的知識點非常多,所以必須要像學習英語單詞那樣時常回憶,加深印象。
另外,還須注重運算能力的培養。這里所說的運算能力包括速度和準確率兩個方面,多數人一定有這樣的感受:一張數學卷子發下來,題目都會做,都有思路,但是一做起來就漏洞百出,總有地方出錯,結果時間自然不夠。歸根結底就是因為自己平時從來不練,看到一道題,先想思路,如果方法上沒有什么 障礙的話就認為不會有問題了,其實事實上如果真的動手去做很可能發現并非想象那么簡單。
不要盲目的追求解題速度,而是要注重對基本知識的掌握和對各種題型解題思路的形成。要強調抓住基礎,要重視和加強對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基本方法的復習—和理解,并要熟悉常見考點的題型和解題思路。其次,要加強綜合解題能力的訓練,力求在解題思路上有所突破,具體來說就是要抓住能夠集中體現和綜合各知識點的若干考點,進行重點突破。
運算方面的內容主要有:求極限、求導數、求高階導數、求不定積分、求向量的點積和叉積、復合函數求導的鏈式法則、行列式或矩陣的初等變換、矩陣的乘法。一定要練到熟得不能再熟,基本不出錯的地步。運算速度到后期顯得比較重要,因為沖刺階段都是要整張卷子的做,這時不僅要分配好各部分題目的時間, 而且要確保能在預計的時間里完成相應的任務。
最后提醒廣大考生,任何的輔導機構及輔導書籍都只是學習的一種輔助手段,最終起到決定性作用的還是考生自己!大家一定要勤于動手動腦,充分利用一切學習資源,力求對常見的考研數學考題類型、題型、思路、特點有一個系統的把握,并在此基礎上自己動手做一定數量的綜合性練習題,勤于總結,舉一反三,溫故而知新,不斷鞏固擴大考研數學學習的成果。
(責任編輯:kaoyanmij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