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遇到的每一次考試都像是在跨越一個個障礙物,看誰能用更短的時間跨越那些相同的阻礙。同一個問題,對有些人來說是小菜一碟,輕輕一邁腳就過去了;可有些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能如愿。為什么別人能跨過而你不能?跨欄,那得跟劉翔學學經驗啊!
劉翔既是中國人的驕傲,也是亞洲人的驕傲。雅典奧運會上他的110米跨欄奪冠讓人們認識到了中國人在田徑上的實力和潛力,從此也糾正了國際上人們的一種偏見:黃種人缺乏速度。劉翔潛力的挖掘當然離不開他的教練——孫海平。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孫海平教練成就了劉翔,也成就了中國人的夢想。
由此可以看到:每個人都是有潛力的,考試中的一道數學題,別人能做出來,你也一定能做出來,那你怎么樣才能做出來?那就要靠另外一個因素:你的“教練”是不是“孫海平”了。你若找到了他,那你的潛力就會被源源不斷的發掘出來。
看來關鍵是找到“孫海平”教練。你的教練在哪里呢?那首先得明確自己的目標,明確你的考試類型才能找準教練。
以2008年考研數學為例,考生的目的就是攻克考試中遇到的那二十三個題目,那就是要跨二十三個欄桿。從自身角度(以數學水平中等的考生為例)可以把這些欄桿分成以下幾類:容易跨越的矮欄桿,像2007年數一填空題第三題:二階常系數非齊次線性微分方程 的通解為 _____________。這是??碱}型,考的是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學習了相關基礎知識就應該會做了。比前者稍高一些的中欄桿,像2007年數一填空題的第四題:設曲面 ,則 __________。也是??碱}型,考的雖也是基本原理,但需一定的解題技巧,而教材中很少見到對應方法,所以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前提下,需借助相關輔導書籍或參加提高培訓班就可以輕松掌握解決方法;更高一些的高欄桿(比如一些解答題,是為拉開成績檔次而設的題目),這需要久經殺場的教練引導才能跨越。矮欄桿的跨越當然不需要教練了。對付中欄桿,你的教練就是一本(不用多)精而優的輔導書,比如《考研數學必做客觀題1500題精析》的口碑就不錯,不論從選題還是解析來看都稱得上精而優,進一步是否參加培訓班要根據個人的悟性而定??朔邫跅U,你的教練一定要找考研數學經驗豐富的名家,像黃先開,蔡子華等,他們有多年輔導經驗,知道如何找到大多數考生的弱點因漏補缺。如果你不屬于大多數考生,那就要找途徑單獨與之聯系,比如他們的博客啦等等。總之就是要為得到“圣經”不遺余力,這樣才能在自己的努力下挖掘出自身的潛力,定會受益無窮。考研數學是如此,其實不論什么考試都是同樣道理。愿你成為考生中的“劉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