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閱讀理解A部分文章的體裁
閱讀理解A部分的文章自2002年起改為四篇,每篇由三個至五個段落構成(也有例外,如:2002年第四篇共九段)。每篇的長度控制在400—500個單詞左右。
從歷年試題命制的情況看,主要是西方國家尤其是美、英、加和日本等國廣泛關注的社會話題。其內容包羅萬象,社會生活類文章在命題中占據了絕大部分,帶有普及性質的自然科學和科技方面的文章以及商業經濟文章基本上每年都會涉及。命題所選文章的題材雖然廣泛,但是按照一般的命題原則,題目的內容應該以不超出短文所給的為限,考生僅憑文章提供的信息就可以做出正確的判斷。
從歷年命制的試題看,被選取的文章的體裁主要有兩種:議論文和說明文,以議論文為主,說明文為輔。從1999年道2003年,閱讀理解A部分共涉及21篇議論文,說明文只占2篇。
議論文的寫作線索是:(1)根據某一現象或者某些人的觀點,提出自己的觀點。(2)圍繞這個中心觀點展開,各個段落之間關系緊密,通過反證或者正面論述中心觀點;(3)每一段也是圍繞一個分論點,段落內部句子之間關系緊密。
說明文大部分是新聞報道,其點是以事實為主,細節題目較多。
六 各類型題的命題原則
(一)事實細節題
對近幾年的試題分析可以發現,事實細節題的比例占一半以上。這和大綱中的規定閱讀理解A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理解具體信息、掌握文章大意、猜測生詞詞義并進行推斷等能力。”事實細節通常指的是作者為論證文章主題特別是論證段落中的分論點而使用的具體信息。無論是議論文還是說明文,作者在闡明準備說明的問題或觀點后,通常會用大量具體的事實細節去說明或支持它們。這些細節可以是理由、例子、數字,也可以采用下定義、作比較、對比、打比方等方法去組織。
事實細節的考查內容和形式眾多,但是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三種類型:
1)According型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the author, what (why,how ,which)______?
考生可以利用題干中的信號詞(或稱關鍵詞、信息詞)去尋找文中對應的詞,在對應詞周圍找答案。
2)隱含的細節型
測試考生對文章展示的細節的綜合概括能力;需要在讀懂全文的基礎上,綜合概括作者展示的各種細節。
We learn from the last paragraph(the first three paragraphs,the text)that______.
(3)正誤判斷題
此類試題多根據文章的一段或數段提問,考查考生快速、準確尋找所需信息的能力。這種題目因為覆蓋面較廣,搜索定位時間較長,因而難度較大。
1)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correct/false/not included?
2)All of the following are(not)true,are(not)mentioned except_______.
3)The author mentions all of the following items listed below except______.
(二)主旨題
在歷年考試中都出現過,比例約占20%。它考查考生綜合、概括、歸納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要求考生通過對文章的閱讀,迅速把握文章或段落的主題中心。主旨題可分為文章主旨和段落主旨兩種。
1.文章主旨題
題干中一般含有下列單詞或短語:mainly about,the main point,the main idea the main topic, the proper subject, the best title
比較常用的主旨題題干還有:
(1)What the author tries to suggest may best be interpreted as_________. (1997年Passage5)
(2)The passage was written to explai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段落主旨題
From the first(2nd,3rd,4th,etc)paragraph,we learn that________/the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that_______.
3.隱蔽的文章主旨題
(1)From the passage/ the first(1ast,etc)we learn(infer)that_____________.
(2)What the author tries to suggest may be interpreted as___________.
(三)作者態度題
在—篇文章中,不管作者對某一觀點是支持、反對還是中立,是同情、冷漠還是失望,是批評還是贊揚,主觀還是客觀,都表達了作者一定的觀點和態度。只是這些觀點態度的提出有的直截了當,有的隱含在字里行間,有的通過所用詞語的褒貶來體現,有的則需要通讀全文,把握主旨才能領會。
此類題型題干中的關鍵詞或詞組有mood,attitude,opinion,tone等等。
(四)詞義/句意題
詞義/句意題要求考生對詞語和句子做出解釋。兩者都主要側重于考查考生通過上下文去判斷詞義、句意的能力。詞義題的考查有兩種:一是超綱詞含義的推斷,另一個是熟詞生義或是在特定場合的意思。
詞義/句意題的題干一般含有下列標志性單詞或短語: most probably means,suggests,
或者陳述句we can infer that the word“……” is________.或問句According to the passage,what is“……”?
(五)推理引申題
推理引申題主要測試考生理清上下文邏輯關系的能力,要求考生領悟所讀材料中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并且根據材料提供的已知信息進行分析、歸納和推理。
命題專家在命制此類試題時通常要求考生對文章或段落進行深層推理和理解,不可能把試題的答案非常直接地暴露于選項中。因此考生應該注意與事實細節題區別開來,推理引申題必須以事實為依據,但是得出的結果又絕對不是事實本身,即不能“就事論事”。
推理引申題考查的不僅是考生對字面意義的理解,更要求考生透過文章的字里行間去推測作者未明說而又意欲表達的含義。解此類題,考生應該根據文中的材料進行有關的判斷、推理和引申。
推理引申題題干中常有“infer,assume,deduce,imply,indicate,suggest,deduce,conclude”等詞出現,常見的命題模式有:
此外,命題者還可能考察針對作者思路的推斷能力和有關文章來源的推斷能力。
針對作者思路的推斷題主要是猜測上下文可能出現的信息:首先,考生應該在分析概括文章的寫作結構基礎上進行推理。其次,如果要求考生猜測短文之后的內容,就應該特別注意其結尾部分;如果要求考生猜測之前的內容,就應該特別注意短文的開始部分。其命題模式如下:
It can be assumed that the paragraph preceding(following) the passage most probably discusses__________.
The paragraph preceding(following)this passage is probably about________.
此類題型到目前為止還未在研究生考試中的閱讀部分出現,但是我們不能排除它是將來的一種新題型。
有關文章來源的推斷題要求考生在讀懂全文的基礎上判斷本篇文章選自何種書、雜志或文章的一部分。這種題目往往在文章中有所暗示??忌部筛鶕恼碌膶懽鹘Y構、行文風格去推斷其文體。
此類題型只在1996年第五篇中出現過:
This passage appears to be a digest of________.
[A]a book review
[B]a scientific paper
[C]a magazine feature
[D]a newspaper editorial
此類題的命題模式如下:
This passage appears to be a digest of ________.
The passage is most likely a part of a________.